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I临床状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对于本病,尽管近年来介入性疗法和手术治疗已开展,但药物治疗仍不失其重要性。为寻找药物治疗此病的有效途径,我们自1996年1月—1998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葛根素和肝  相似文献   

2.
降纤酶伍用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4例临床观察崔玉泉王朝光(阳信县人民医院,251800)关键词降纤酶;肝素;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极易发展成心肌梗塞或猝死。近年本院应用降纤酶伍用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4例,并与同期706代血浆+丹参组26例...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心绞痛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时猝死。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梗甚至猝死。我所1992年1月~1998年12月的住院病人以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90例,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间的临床综合症,具有病情变化快、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的特点,积极治疗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我们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临床经过凶险、多变,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本组病人采用充分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中间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或猝死。目前主张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本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患者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杨守忠韩学华靳同启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心肌梗塞、猝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为探讨治疗UA的有效措施,我们用肝素皮下注射治...  相似文献   

9.
孔劲松  勾先哲 《中外医疗》2009,28(20):100-100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病情变化快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若经合理控制,病情向稳定性心绞痛转化;若病变进展,有可能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传统治疗以硝酸酯制剂为主,对于顽固性心绞痛易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增加心肌氧耗量,疗效较差。本文旨在观察静脉滴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性心绞痛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时猝死.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J],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绞痛,使之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十分重要.我们用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徐州市第三医院(221005)周伦发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如不及时有效处理,部分病人可迅速进展为AMI,甚或猝死。因此,治疗UAP具有重要临床意...  相似文献   

13.
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梅  孙绍纲 《医学综述》2005,11(4):352-35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一种严重并有潜在危险的急症,如治疗不及时,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2个月以内新发生的或恶化劳累型心绞痛,达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制定的劳累型心绞痛分级Ⅲ级(即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在平时一般活动或行走时可发生心绞痛)或Ⅳ级(轻微活动即可诱发)以及静息心绞痛。目前经临床观察和验证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普通肝素(SH)、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李守贵付鹤堂(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临沭县276700)关键词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监护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近期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较高,甚至猝死,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中间状态。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或猝死。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深入研究的热点。我科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部分使用软肝降脂胶囊,结果发现使用组对心绞痛的控制疗效明显高于未使用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属于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病,之所以称之为“UCAD”,就是UAP或NQMI既可以好转为稳定性心绞痛;也可以发展为Q波心肌梗死或猝死。其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理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斑块上纤维帽发生裂隙或破裂出血,导致血小板聚集与激活、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病人80例,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叶酸、弥可保(VitB12)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共4周。监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ey)浓度及临床症状、心电图。随访3个月,观察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明显改善(P〈0.01),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猝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叶酸、弥可保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确切,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AMI甚或猝死.因此,防治发生心肌梗死及猝死甚为重要.近1年来,我们利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绞痛病状不稳定的统称,易导致心肌梗死(AMI)或猝死。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绞痛分型,将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及自发型心绞痛总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同时又指出不如诊断各自的名称为好。在医疗实践中体会卧位型心绞痛和梗塞后心绞痛应属于不稳定性心绞痛。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之间的中间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概 述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多年来,不稳定性心绞痛被认为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个中间‘综合征’。最近几年,其病理生理学已被阐明并在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