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慢性口腔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口疮”、“口糜”,患者反复口腔黏膜溃烂,舌边尖生疮,甚则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证属脾胃虚弱,温热内蕴者,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中医称“口疮”,又名“口疡”。一般虚证居多 ,实证少见。本病常反复发作 ,疼痛剧烈 ,语言、进食均感困难 ,病员痛苦殊深。近年来 ,笔者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此病取得了治验的效果。1 临床资料18例中 ,年龄在 11岁~ 4 5岁之间 ;男性 13例 ,女性 5例 ,病程最短的 1年 ,最长的 7年。全部病例均有复发史 ,最多复发过 9次。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生甘草 12 g、法半夏 15g、黄芩 9g、党参10 g、干姜 9g、黄连 6 g、大枣 3枚 ,水煎服每日 1剂煎 2次 ,早晚饭后分服。 4~ 7天为 1疗程 ,最短 3~ 5天 ,最长 5~…  相似文献   

3.
高余武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43-943
口疮即现代医学之“口炎” ,本病在小儿时期较为多见 ,尤其是婴幼儿 (可单独发生 ,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 ,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多由病毒、真菌、细菌和螺旋体引起 )。笔者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口疮 34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收集 2 0 0 1年 4月至 10月门诊病人。其中鹅口疮 18例 ,溃疡性口炎 11例 ,疱疹性口炎 5例。其共同临床表现有 :口腔粘膜、舌、牙龈溃破 ,有时延续至咽部 ,灼热疼痛 ,进食不利 ,舌质红 ,苔黄、脉数。或有大便秘结 ,或有小便黄赤。治疗方法 :运用甘草泻心汤加减 ,每日 …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近况零陵地区卫校(425000)苏盛柱主题词口炎,口疮性/中医药疗法,口炎,口疮性/针灸疗法,口炎,口疮性/穴位疗法复发性口疮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口疮”、“口疳”范畴,因“心开在于舌”,“舌为心之苗”,“脾气通于口”,所以中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口疮”,“口瘠”。本病属中医“口糜”,“口疳”范畴。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泄火、活血化淤、健脾化湿、补气补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指以周期性复发为特点的口腔黏膜病。属于中医“口疳”、“口疮”、“口糜”、“口破”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研究报道的发病病因甚多,但尚无统一的确切说法,所以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在临床中从肾论治复发性口疮二例,获得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病,与中医学中"口疮""口糜""口疳"类似.西医多采用局部对症治疗,全身治疗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大的不良反应.中医临床治疗时,不可纯用清热之法;遵《金匮要略》"狐惑病"之论,以甘草泻心汤加减,寒温并用,守"清热除湿,扶正解毒"之法,治疗该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临床以口腔、舌面满布白屑或白色片状物,状如鹅口为特征。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中西药治疗均较烦琐。本人采用民间验方——甘草煎汤擦洗治疗鹅口疮,方法简单,效果显著。现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治疗复发性口疮58例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刘桂春 《光明中医》1998,13(4):49-50
中草药治疗复发性口疮58例疗效探讨张军刘桂春山东省青岛市骨伤医院(266021)关键词:口疮/中医药复发性口疮,又名口疳,亦有口破、口糜之称。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的临床病症。祖国医学认为:“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此病可发生任...  相似文献   

10.
<正>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性损坏,病程可迁延数年之久,发作频繁。笔者自2000年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45例,效果确切、稳定,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为“口疳”、“口疮”,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疮4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航 《河南中医》2000,20(2):68-68
甘草性味甘平无毒,入十二经。不同炮制,功效迥异,生可泻火,炙能温补。常用量6~10g。《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甘草泻心汤所用甘草,即有生炙之分,主治病证大相径庭,不可不察。笔者临床尝以大剂量生炙甘草治疗疑难顽症,取效明显。简述如次。1重症口疮 沈某,女,28岁,1991年12月12日初诊。患者1周前突然发热至38.7℃,无上感症状。翌日出现口腔糜烂,日益加重,不能进食。经当地医院静滴抗生素,局喷西瓜霜,口服维生素B2片等治疗,体温正常,但口腔溃疡未减,仅能进食流质,因舌体溃烂痛疼,言语欠清,…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口疮,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疳”、“口破”、“口糜”等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该病具有长期反复发作,此愈彼发、疼痛难忍、经久不愈等特点,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清热健脾滋肾法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收获了一些临床体会,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疡”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黏膜灼痛,缠绵难愈。现代医学尚不清楚其病因,治疗也无特效药。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显示出了一定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甘草泻心汤为主治疗白塞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塞氏病又称“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是在同一病人身上出现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口腔粘膜疼痛性溃疡、生殖器或阴部溃疡这三联症状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征。《金匮要略》早有明确记载:“目赤如鸠眼、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其病名、定义及特征均与白塞氏病相似。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发病原因,看法尚不统一。有人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在治疗上,眼科基本同色素膜炎,以激素治疗为主。祖国医学则认为狐惑由湿热内蕴心经,上炎则至目赤,视物不清,口舌破溃,下移则至阴部肿痛、溃疡。在治疗上则以清热利湿、凉血解…  相似文献   

16.
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新梅  赵金岭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11-1711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叫复发性口疮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为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大约有10%~20%的人罹患此病,虽不引起严重后果,但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影响进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笔者近年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炎23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袁晓清湖南省宁乡县龙田镇杨柳医院(410600)罗谦主题词口疮性口炎/中医药疗法复发性口腔炎是一种口腔粘膜反复溃疡的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口疮”、“口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施治治疗23例,疗...  相似文献   

18.
口腔溃疡属祖国医学“口疮”、“口疳”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以口舌点状溃烂、反复发作、灼热疼痛为特征。《杂病源流犀烛·口齿舌病源流》中指出:“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中焦气不足,虚火上泛亦口糜;服凉药不效,阴亏水泛亦口糜:内热亦口糜”。可见本病与脏腑关系密切。现将本人从脏腑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用黄芪配伍治疗口疮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疮也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本病是周期性复发史,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的特征,散在分布于角化较差的区域,祖国医学称本病为“口疳、口糜、口疮”等。近几年笔者根据本病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的特点,以生黄芪为君,辅以它药,辨证施治48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属于祖国医学“口疮”、“口疳”等范畴。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粘膜疾病,治疗棘手,复发率高。我们采用自拟“口疮饮”治疗153例患者颇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