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模块式教育计划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113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模式,实验组57例采用模块式教育计划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疼痛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教育计划可增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下肢功能,减少疼痛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肺部并发症组13例,无肺部并发症组107例,统计术后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3%。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30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手术时间在2 h以上、术前卧床时间2d以上、机械通气、入住ICU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术前卧床时间2d以上、机械通气、入住ICU是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BMI>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出现。方法:对过去5年间在我院外科住院的老年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1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16例,吻合口狭窄5例,吻合口瘘5例,胸部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2例,乳糜胸1例。对上述并发症均做出了对症处理,症状得到控制。结论: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易发,应积极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蕊   《中国医学工程》2014,(9):185-18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手术,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并发症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5例患者术后10例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11.76%(10/85);术后感染2例、穿刺部位出血2例、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烦躁失眠、便秘、尿潴留各1例。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介入手术后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临床应加强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且均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术后出血2例,并发症发病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3例,术后出血5例,肺部感染2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27.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及早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于预防并发症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如有并发症发病的表现应立即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如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6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75例70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发生并发症23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肺癌病人的年龄不应作为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应争取手术根治的机会。虽然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性高,但只要正确评估手术风险、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并积极地处理并发症,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诊疗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某三级综合医院2013-2015年70岁以上1 932例手术患者病案首页记载的诊疗信息:收治科室、入院方式(急诊或门诊入院)、切口类别、手术方式、手术级别.统计患者手术后转归死亡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诊疗方式与术后转归对并发症或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入院情况、切口类别是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情况、切口类别、是否微创、手术级别是老年手术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为减少老年患者术后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应评估入院情况和切口类别对老年患者手术后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及术中医护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39例,全身麻醉11例,术中、术后无一例感染与严重并发症,均临床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3个月,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时,做好术前评估、术中观察、术后护理三个环节的管理,可以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对照组给予正常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和预防。比对2组患者在进行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人工关节感染。结论:对髋骨实施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5月收治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38例。对所有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系统的整体护理,观察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及康复情况。结果 238例老年患者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经术前术后有效的系统护理,术前患者恐惧心理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减少,平均住院9d。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了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状态评估及其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7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将其分为衰弱组(133例)和未衰弱组(138例),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衰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并发症组(54例)和无并发症组(7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衰弱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7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衰弱133例,衰弱发生率为49.08%。衰弱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60%,高于未衰弱组(19.5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异常、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均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衰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77、2.983、3.059、2.399、3.607、2.672,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衰弱的发生可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老年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疼痛情况与参考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耐痛情况较差,同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因此在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能够纠正上述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金莲顺  齐海峰 《吉林医学》2010,31(11):1508-1509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52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研究。结果:152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中并存104例(68.4%),术后并发症32例(21.1%),病死2例(1.3%)。结论:老年胆道患者并存病多,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控制并存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全部成功,术后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汤伟忠 《吉林医学》2010,(27):4769-4770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46例老年肺癌患者中,44例行手术切除治疗,2例探查,手术切除率为95.65%;围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为2.17%;术后并发症发生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高龄老年肺癌组(≥70岁)患者术后发生心率失常的比例高于非高龄老年肺癌患者组(60~70岁),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P<0.05);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解剖、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导致老年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制定合理有效的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案,术前认真准备、术后加强围术期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症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东  母绍琼 《四川医学》2009,30(10):1636-1636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GLS〈8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70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治愈36例,死亡34例,其中3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术后病死率高,约占49%,而90%的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人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临床纳入2016 年9 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踝关节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并发症和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2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22. 65% ),未发生并发症99例(77. 34% ).发生并发症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在年龄、手术时机、饮酒史以及糖尿病史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上述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手术时机、饮酒史以及糖尿病史均是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踝关节骨折老年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并发症较为常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医师术前应充分考虑患者临床资料,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单号20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双号20例为观察组,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对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老年复发性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老年复发性疝患者28例,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入院,基于28例老年复发性疝患者的情况,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8例老年复发性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所占比例为10.71%,其中2例发生脂肪液化,所占比例为7.14%;1例发生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7%;随访结果显示:复发者0例。结论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老年复发性疝治疗中在使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可以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复发率低,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宜应用于老年复发性疝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11年5月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A术后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TKA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方式更适合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A术后患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