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84例(85眼)在局麻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2个月左右拔管,拔管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84例(85眼)中有4例拔管后下泪小管再次阻塞,行泪道激光治疗.一次治愈率达95.24%.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中的效果。方法:对68例68眼此类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并留置硅胶管,术后随访1~3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治愈62例(91.2%),好转4例(5.9%),无效2例(2.9%),有效率97.1%。结论: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合并泪总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泪小管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合并上、下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48例(51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合并上、下补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采用泪小管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治愈44眼(86.3%),好转5眼(9.8%),无效2眼(3.9%)。结论 泪小管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合并上、下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形导管泪道留置术加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1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施行环形导管泪道留置术加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通畅变化情况。结果:61例患者仅1例仍有溢泪,但症状较术前好转,且泪道冲洗通畅,其余均无溢泪症状,泪道冲洗均通畅。结论:环形导管泪道留置术加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琳 《当代医学》2014,(25):15-16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泪道钻通配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9月~2012年10月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施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研究组则施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配合置管术。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67.31%、23.0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5%、31.67%。结论 内窥镜下泪道钻通配合置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相对,但前者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祝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2024-2025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5例临床采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同时合并上泪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周~6个月冲洗泪道通畅率100%。术后2年随访复查判定:治愈43例,无效2例,治愈率达95.6%。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泪道全程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53例(63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泪道全程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12个月。结果在53例(63眼)患者中,治愈52眼(82.54%),好转8眼(12.70%),无效3眼(4.76%),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率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背景]比较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病例报告]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73例(73眼)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治疗,B组给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3个月时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时的疗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与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合并多部位阻塞的泪道病的疗效。方法:常规鼻腔泪囊吻合,做好泪囊及鼻腔黏膜瓣,从下泪小点插入硬外腰麻管,硬外腰麻管两端固定。结果:全部病例为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合并多部位阻塞的泪道病,患者术后定期随访12~36个月。120只眼治愈好转106只眼,占88%;无效14只眼,占12%。结论: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合并多部位阻塞的泪道病效果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王一平  纪春霞  石芹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10-911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对43例(51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43例(51眼)中,42例(50眼)手术1次成功,1例手术2次成功。本组40例(47眼)获随访,溢脓、溢泪症状均消失,冲洗泪道通畅。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泪道插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泪囊炎69例(70眼),分为泪道插管术组24例(25眼)和泪囊鼻腔吻合术组45例(45眼),观察2组疗效.结果 随访6~42个月,泪道插管术组治愈18眼,好转2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80.00%;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治愈38眼,好转6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97.78%.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插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泪道插管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微创,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选取的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1例(31眼)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硅胶导管经泪道实施逆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冲洗,通畅后放置3~6个月拔管,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冲洗泪道的情况,共观察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泪道逆行置管对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为81.3%,有效率为93.8%.结论 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5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结果1023例(1025眼)经随访1~6个月,1001眼治愈,20眼好转,4眼无效。结论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治疗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用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 2 5眼 ,泪囊炎 2 8眼。结果 :痊愈 4 4例、4 8眼 ,占 90 .5 7% ;有效 5例、5眼 ,占 9.4 3%。结论 :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 ,泪囊炎成功率高 ,患者损伤轻 ,痛苦小 ,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并对泪道不同阻塞部位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利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822例(910只眼),按泪道阻塞的部位分为泪小点阻塞(21只眼)、泪小(总)管阻塞(122只眼)、鼻泪管阻塞(402只眼)、慢性泪囊炎(228只眼)。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泪小点阻塞、泪小(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治愈率为75%,79.4%,82.3%,70.1%,有效率为87.5%,89.7%,90.2%,75%.经Ridit分析,4种疾病激光泪道成形术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泪小(总)管阻塞、泪小点阻塞、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6.
王兵 《当代医学》2014,(1):72-73
目的:观察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24例慢性泪囊炎,术前泪囊碘油造影检查及鼻腔疾病排查,术后药物治疗,泪道冲洗、拔管,及鼻腔处理。观察6~12个月术后溢泪、流脓等情况。结果治愈19眼,好转3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8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慢性泪囊炎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柳雅桢 《中外医疗》2014,(22):55-56
目的探讨逆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8月慢性泪囊炎患者49例56眼,在局部麻醉下行逆行泪道插管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置入硅胶管,3~6个月后拔除引流管。56眼中49眼拔管后泪道冲洗通畅,有效率91%。结论逆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和下泪道逆行植入硅胶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86例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2种手术方式,即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B组)和下泪道逆行植入硅胶管术(A组),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术后1年内及≥1年的疗效。结果:下泪道逆行植入硅胶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台术术后<1年及≥1年总有效率(91.6%vs 80.4%,93.0%vs8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泪道逆行植入硅胶管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下泪道逆行植入硅胶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疗效及远期疗效相近,且下泪道逆行植入硅胶管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无皮肤切口和瘢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