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近来的报道,全世界有5000000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000000人死于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的广泛流行将给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研发一种安全而有效的HIV疫苗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到目前为止,研究显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以有效的控制HIV复制并减慢AIDS病程,因此成为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以重组蛋白为主的传统疫苗不能够有效的诱发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不能有效的控制HIV-1的复制和传播。近来,一种被称为基因疫苗(geneticvaccine)的新技术平台给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带来新的希望。这种以包括DNA疫苗和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为主的基因疫苗可以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胞内并表达为内源性蛋白,并凭借MHC Class I旁路提呈给免疫系统而诱发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以基因疫苗为主的技术策略正被广泛应用于抗HIV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rTV)艾滋病疫苗的结晶紫蚀斑病毒滴度检测方法,为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测定提供更稳定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Vero细胞浓度、病毒吸附时间及温度、病变判定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的结晶紫蚀斑检测方法,并应用BioSpot Reader进行蚀斑计数及分析,比对仪器蚀斑计数和人工蚀斑计数的相关性;应用血球吸附法、中性红蚀斑、结晶紫蚀斑3种方法,对多批rTV艾滋病疫苗及天坛株痘病毒滴度进行检定,进行3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结晶紫蚀斑法重复测定样品,计算变异系数(CV),对方法的精密性进行验证;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确定Vero细胞浓度为5.0×105 ~9.0×105个/ml时,病毒37℃吸附2h后加入含甲基纤维素的维持液,培养72 h,应用BioSpot Reader进行蚀斑计数,与人工计数的相关系数r=0.985,能客观反映不同大小的病毒蚀斑,降低了人工计数引起的非客观因素误差;经过3种方法对不同批次的rTV艾滋病疫苗及天坛株痘病毒进行病毒滴度检定,结晶紫蚀斑与血吸附法的相关系数r=0.997,结晶紫蚀斑法与中性红蚀斑法相关系数r=0.980 (P<0.01),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建立了可用于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检测的结晶紫蚀斑方法.  相似文献   

3.
HIV感染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经HIV感染后能否产生免疫反应?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能否有效地清除病毒和控制感染?减毒病毒可否诱导出免疫反应?能否通过建立疫苗启动免疫反应的方法达到控制HIV感染的目的?本文提供例子说明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CAVI)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艾滋病疫苗论坛上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国内从事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几十家研发单位自发组成,是我国第一个艾滋病疫苗研究组织。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84年发现HIV是AIDS的病因以来,科学家们为开发艾滋病疫苗进行了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鉴于目前每天有1.6万人新感染上HIV的严重状况,科学家们认为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阻止艾滋病流行的唯一可能的途径。目前研制的艾滋病疫苗主要有诱导抗体的疫苗、HIV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巨分子颗粒化疫苗等。本文综述了各种疫苗的研究现状、新的进展及其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日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强力抗体——2F5和4E10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机制。该发现为研制新的、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指出了一个新方向。相关研究刊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7.
1  HIV-1 DNA疫苗的特点自 1 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 ,艾滋病病毒 ( HIV)的感染在全世界迅速广泛流行。到2 0 0 0年底 ,我国在 HIV感染人数已达 60万。由于药物的昂贵和耐药株的产生影响艾滋病的治疗。科学家认为预防 HIV传播的最佳措施是研制和应用安全而有效的预防性疫苗 ,而且认为研制有效的 HIV疫苗是可行的。目前科研人员研究了多种类型疫苗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基因疫苗。HIV-DNA疫苗之所以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是因为 :基因疫苗与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比 ,有以下优点 :1直接接种 DNA疫苗 ,生产成本低。 2接种基因疫…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尽管目前尚未出现抵抗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艾滋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进展已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公共卫生官员以及政治家相信,利用现有技术设备可以终止艾滋病疫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近日的一项公告讨论了如何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抗击艾滋病快速通道: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疫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艾滋病感染或许不会消失,但是艾滋病疫情作为一项全球性卫生威胁却可以被终结,”该报告称。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0):26-26
当美法两国科学家在1984年揭示出HIV是艾滋病的病因时,科学界曾为之一振,甚至有人预言,艾滋病疫苗3年内即可问世。但事与愿违,二十多年过去了,预言仍旧没有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嵌合疫苗是应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基因能表达两种以上病原体抗原的一类新型疫苗,应用嵌合疫苗可解决多次接种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世界一些国家研制的嵌合疫苗,如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及人乳头瘤病毒等相关嵌合疫苗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免疫学评价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电,法国科学家在美国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能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动物实验显示这种疫苗有效。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丙肝疫苗都属于治疗性疫苗,还没有疫苗能起到预防丙肝的作用。与甲肝和乙肝不同,大多数人无法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丙肝病毒,这是因为丙肝病毒在受到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后,会转为更强大的变种。  相似文献   

16.
<正>在5月11日上海举行的第五次中国科协论坛中国艾滋病疫苗高层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邵一鸣透露,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新华网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6日批准名为“特鲁瓦达”(Truvada)的药物上市,以帮助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这是美国药管局首次批准预防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上市。“特鲁瓦达”为日服一次的丸状药物,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吉利德科技公司生产,适用人群为同性恋、双性恋和性伴侣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高危人群。美国药管局要求“特鲁瓦达”服用者同时注意性行为安全如使用避孕套等,以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他们每隔3个月还要接受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以保证一旦感染尽快接受治疗。美国药管局局长马格丽特汉伯格说,批准“特鲁瓦达”上市是抗击艾滋病的重要里程碑,美国每年新增约5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对于美国抵御艾滋病非常重要。美国药管局此前曾批准“特鲁瓦达”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控制病毒蔓延。该局的一个外部专家委员会今年5月建议允许用“特鲁瓦达”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过,该专家委员会也担心,高危人群可能因此减少使用预防艾滋病病毒效果更好的避孕套。  相似文献   

18.
对高致死埃博拉病毒的控制一直是公共健康关注的热点。埃博拉病毒的防治方法中最有效的是疫苗。早期较为常见的是以载体疫苗和DNA疫苗为代表的亚单位疫苗以及用DNA激发配合腺病毒增强疫苗。本主要综述针对灵长类动物埃博拉病毒的快速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19.
SARS病毒N蛋白的表达与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并构建其DNA疫苗。方法:构建含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N,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N蛋白。采用NP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将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B中,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SecN。以其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并用ELISA法检测其与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N蛋白及天然全病毒N蛋白的反应性。结果:重组N蛋白能与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以及SARS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SARS—CoV病毒颗粒也可与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重组N蛋白保留了病毒的一些特异性抗原表位,可作为用ELISA法检测SARS—CoV的抗原。构建的DNA疫苗可在小鼠体内产生高效价的抗SARS病毒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从而为该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美国马里兰州生物模拟公司的最新测试结果表明,旅居非洲的中国艾滋病专家田圣勋开发的两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活性,同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