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9):1195-1196
目的探讨不同遮盖时间对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双眼立体视重建及患眼视力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配镜加健眼遮盖联合弱视训练进行治疗,连续随访12个月;根据遮盖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2 h/d)、 B组(6 h/d)和C组(12 h/d)各35例。比较三组患儿双眼立体视重建情况及患眼视力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 B组、 C组的双眼立体视重建和患眼视力提高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 <0.05),但B组与C组的双眼立体视重建和患眼视力提高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采取中长时间的遮盖治疗,能有效提高双眼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视觉训练系统(VTS)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对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弱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TS4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率及BCVA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重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4~5岁组基本治愈率、 BCVA、立体视重建率均高于6~10岁组(P <0.05)。结论 VTS4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可提高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视力,可促进患儿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轻中度弱视的疗效。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弱视儿童,均为单眼弱视,随机分为遮盖组和阿托品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立体视建立情况。结果遮盖组总治愈率为90.00%,阿托品组总治愈率为8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76,P>0.05);治疗前后,两组有无立体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两组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遮盖法和阿托品扩瞳法在治疗儿童轻中度弱视简单、可靠,易为患儿所接受,且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阿托品法的依从性比遮盖法高,患者容易接受,应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渠继芳  李璐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4):4696-4698
[目的]研究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对儿童单眼中重度弱视的临床疗效和对立体视重建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的依从性进行比较. [方法]选取254例3~10岁单眼中重度弱视儿童,随机分成2组,126例为压抑组,弱视眼过矫+2.50D,优势眼作全部屈光矫正或调整优势眼屈光度,使优势眼戴镜视力低干弱视眼,隔天晚上涂1%阿托品眼膏于优势眼下睑结膜囊内,施行近压抑;128例为遮盖组,弱视眼配适矫镜,优势眼每天遮盖6 h或以上.在9个月时从视力恢复和Titmus立体视重建两方面进行疗效比较,并比较患儿及家长对两种方法的依从性. [结果]压抑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4.3%;遮盖组为85.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4,P>0.05).Titmus立体视重建压抑组为37例,有效率为72.5%;遮盖组为29例,有效率为5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8,P<0.05).两组的依从性分别为74.8%和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P<0.05). [结论]本研究显示压抑疗法与遮盖法在治疗儿童单眼中重度弱视具有同等的临床疗效;对立体视重建压抑疗法优于遮盖法;依从性压抑疗法优于遮盖法.  相似文献   

5.
曾建雄  郑碧清 《医疗装备》2023,(10):74-76+79
目的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仪治疗新生儿黄疸(NJ)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14例NJ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黄疸治疗仪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给予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经皮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皮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NJ临床疗效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治疗NJ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及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眼科接收的远视性弱视患儿12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64例,每天遮盖远视性弱视眼6 h;观察照组患儿64例,每天遮盖远视性弱视眼12 h。两组患儿同时接受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进行7 d散瞳。对弱视眼遮盖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治疗时间及立体视功能的重建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1%、BCVA为(0.96±0.15)、立体视功能重建率为64.06%,均高于对照组的84.38%、0.78±0.11、43.75%(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1.64±1.52)月,短于对照组的(13.85±1.84)月,(t=7.408,P<0.05)。结论 每天遮盖12 h能够更好治疗远视性弱视眼患儿,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儿BCVA,缩短治疗时间,更有利于立体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眼部分遮盖屈光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接受单眼部分遮盖屈光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双眼交替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力水平、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情况。结果治疗后1、2、3、4周时,观察组患眼视力(0.45±0.07)、(0.71±0.11)、(0.74±0.10)、(0.78±0.12),高于对照组的(0.20±0.04)、(0.32±0.04)、(0.47±0.06)、(0.61±0.08);观察组患者的P-VEP P100波幅(542.15±69.35)Uv/deg2、大于对照组的(451.52±58.37)Uv/deg2;潜伏期(29.47±3.94)ms、短于对照组的(42.58±4.84)ms。结论单眼部分遮盖屈光治疗有助于提高视力水平、改善视觉敏感度和视神经传导功能,是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新霞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4):263-264,267
目的:研究三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联合散瞳验光配镜及间断遮盖在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05~2018-07我院弱视患儿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采用散瞳验光配镜及间断遮盖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水平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70%(34/43)(P0.05)。治疗6mo后,两组矫正视力水平、波幅、潜伏期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矫正视力水平及波幅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联合散瞳验光配镜及间断遮盖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儿视觉功能,提高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遮盖法及阿托品压抑法治疗中度弱视儿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单眼中度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75例。B组予以常规遮盖法,A组采用阿托品压抑法。随访6个月,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记录其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治疗后,A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2.67%,明显高于B组的68.00%(P<0.05);2A组患儿视力由0.31±0.07提升至0.86±0.11,B组患儿视力也由0.32±0.07提升至0.67±0.10,但明显不及A组增幅大,对比差异显著(P<0.05);3A组在治疗途中及随访期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同B组的16.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中度弱视儿童予以阿托品压抑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视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冯娟 《现代养生》2014,(14):74-74
目的:对单眼弱视患者进行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观察其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76例7~14岁单眼弱视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135例给予遮盖法治疗和相关健康教育措施,B组141例给予阿托品压抑法治疗和相关健康教育措施。结果:A组与B组依从性分别为83.1%和9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健眼均未发生弱视。结论:采用阿托品压抑法依从性比遮盖法高,患者容易接受,更适合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阿托品联合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疗法(PVEP-CD)对高度弱视患儿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高度弱视患儿15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阿托品组和联合治疗组各76例,其中给予阿托品组患儿阿托品进行治疗,给予联合治疗组患儿阿托品联合PVEP-CD进行治疗。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x30、Cx43、Cx45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NOS、蛋白激酶A(PKA)表达,使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对比两组患儿立体视觉重建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Cx30、Cx43、Cx45水平上升,且与阿托品组相比,联合治疗组Cx30、Cx43、Cx45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EB、NOS、PKA表达下降,且与阿托品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儿CREB、NOS、PKA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VEGF、TGF-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效果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回顾性抽取2014年11月-2017年1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0例(140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遮盖疗法治疗,依据患儿是否接受综合训练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和对照组72例(单纯遮盖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视觉敏感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1°和15°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及潜伏期变化,分析两组患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视力、1°和15°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及潜伏期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视力、1°和15°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及潜伏期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不同空间频率的视觉敏感度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不同空间频率的视觉敏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6岁年龄段治疗有效率87.88%明显高于7~12岁年龄段有效率65.71%和对照组≤6岁年龄段有效率78.95%,对照组≤6岁年龄段有效率78.95%高于7~12岁年龄段有效率41.18%。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采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对于治疗年龄≤6岁患儿疗效优于7~12岁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网络训练对儿童弱视辅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具有中高度远视性弱视的患儿6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40眼)与对照组(29例,40眼)。对照组患儿均采取阿托品散瞳验光,佩戴合适屈光矫正眼镜,及辅助一些手动精细作业。如果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以上,进行好眼遮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网络训练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总结儿童弱视病因。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则为82.5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弱视采取网络训练辅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视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立体视觉缺损对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游标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采集了257例弱视患者的立体视觉及弱视眼的视力、游标视力、边界对比敏感度和光栅视力数据,并用SPSS及MatLa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相同的光栅视力水平下,成人弱视中有立体视觉组(立体视≤800 s)弱视眼的视力、游标视力和边界对比敏感度与无立体视觉组(立体视>800 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P=0.006 2,P=0.031 8);②在相同的光栅视力水平下,弱视儿童中有立体视觉组弱视眼的视力与无立体视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③在相同的光栅视力水平下,弱视儿童中有立体视觉组弱视眼的游标视力、边界对比敏感度与无立体视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 8,P=0.260 2)。结论: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在无立体视觉的情况下缺损更严重,而游标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无显著的变化。但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后,无立体视觉的弱视患者弱视眼的游标视力显著差于有立体视觉的患者。因此,在弱视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无立体视觉的患儿,当弱视眼的视力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应该积极配合立体视觉训练,以助于弱视眼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同视机脱抑制疗法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2例(116眼)弱视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60眼)应用常规弱视综合治疗和同视机主动脱抑制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56眼)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视力提高速度较快,6个月的基本治愈率为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结论:同视机主动脱抑制治疗可有效消除弱视眼的抑制,快速提高弱视患儿视力,加快弱视治疗速度。  相似文献   

16.
10004名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弱视患儿就有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和重建立体视功能。为了做好湖州市弱视儿童的防治工作,于2005~2006年对我市10004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市城区27所幼儿园和10所乡镇幼儿园。共10004名学龄前儿童,男5406例,女4598例;城区6478名,乡镇3526名。2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的同时行系统眼部检查以排除眼部其他疾病。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与去遮盖法检查眼位。对视力≤0·8或有斜视者给予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6月15日—2019年6月15日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合计192眼,及观察组96例,合计192眼。观察组患儿接受单眼部分遮盖疗法;对照组患儿则接受双眼交替遮盖疗法。观察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P-VEP P100潜伏期及波幅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P-VEP P100潜伏期及波幅密度均较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视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4周各时间点,观察组患儿患眼视力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应用单眼部分遮盖疗法治疗,能明显提高病患儿视力,还能提高视觉敏感度、视神经传导能力,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间断遮盖治疗对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于该院治疗弱视的患儿17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88例,行间断遮盖治疗,对照组患儿88例,行常规光学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治愈率、与不同时间节点时的视力(1个月、3个月、6个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观察组患儿6个月弱视治愈率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58%(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视力与对照组患儿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间节点的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组内前一时间节点相比,视力明显高于同组前一时间节点(P0.05),观察组患儿于治疗后每个时间节点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后,观察组p100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振幅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振幅、B/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断遮盖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优于光学矫正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在完全遮盖法与部分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前后的变化.方法 73例3~6岁弱视患儿分为完全遮盖组36例和部分遮盖组37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进行完全及部分遮盖半年,对其治疗前后进行PVEP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弱视患儿经过遮盖治疗后,振幅增加,潜伏期缩短,但完全遮盖法和部分遮盖法治疗后相比,振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EP是弱视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项客观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儿童弱视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时期是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中常见的眼科疾患。我院自 1995年以来采用Cuppers后成像法 +传统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 180例 2 48只眼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年龄在 4~ 12岁 ,眼球无器质性病变 ,双眼矫正视力≤ 0 .8者。1.2 弱视分类程度 矫正视力 0 .6~ 0 .8为轻度弱视 ,0 .2~ 0 .5为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 0 .1为重度弱视。1.3 治疗前检查 治疗前检查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位及眼底 ;同视机检查视功能 ;观测镜检查注视性质 ,均以 1%阿托品眼膏点眼 ,进行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