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管切开手术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管切开手术观念的变迁宋国平气管切开术最早仅用于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但近年来,因下呼吸道及中枢性病理因素所行气管切开已大大超过了上呼吸道阻塞因素。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气管切开术的意义。近10年来,我院行气管切开术29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侵犯喉和气管较为少见。著者报告8例侵犯喉或气管的淋巴瘤病人,采用放疗、化疗、氦氧混合吸入、湿化和严密观察等处理,气道阻塞的解除取得满意效果,避免了气管切开。淋巴瘤是对放疗高度敏感的肿瘤,用放疗局部可以得到控制。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初期量每日300~400Rad。联合化疗(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bleomycin,vineristine 等)对解除继发于淋巴瘤的压迫症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276例报告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3~1996年行了276例气管切开术,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气管切开276例病人中,男197例,女79例,年龄4~74岁,本科门诊、住院病人58例,其它科会诊行气管切开的218例。因炎症、外伤、肿瘤、异物等致喉阻塞而行气管切开的2...  相似文献   

4.
硫酸锌治疗气管插管后并发喉肉芽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气管插管后并发喉肉芽肿。2例均发生严重喉阻塞,其中1例于确诊后服硫酸锌治愈;另1例作了气管切开术,直至拔管困难始确诊,也经服硫酸锌治愈。本文就缺锌原因,肉芽肿形成机理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百余年来,全喉切除后不少作者创用各种方法连结气管和咽部,以获得差堪听懂的语言。作者在准全喉切除术后创用肌粘膜瓣制作新声门。方法:围裙式皮肤切口,分离掀开皮瓣。于气管第3、4环处作气管造口术。切断带状肌,保留健侧喉上神经与血管、甲状腺下血管及喉返神经,切断病侧喉上及喉下血管神经束。将舌骨上肌群从舌骨分离,以便使舌骨与病侧喉一起整块切除。在健侧甲状软骨上切开一条裂缝,试看切口处离癌瘤确有一定距离,则延长切口到杓状软骨和气管。视瘤肿在声门下扩展范围,切至第一或第二气管环。仔细察看喉内部,切开喉后壁。延长切口使与前壁切口连接。这时就可将含癌瘤的喉连同部  相似文献   

6.
舌瓣形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舌瓣形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0例患者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均顺利。318例气管切开麻醉均成功。16例术后需更换气管套管患者无并发呼吸困难。56例全喉切除、35例近或次全喉切除术后由于喉狭窄原因不能拔除气管套管外,余下259例拔除气管套管,均未发生气管狭窄。全组有15例并发皮下气肿、4例伤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0)5.4%。结论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气管插管麻醉,对气管及甲状腺损伤轻,可避免气管狭窄。气管套管更换方便。目的探讨舌瓣形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0例患者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均顺利。318例气管切开麻醉均成功。16例术后需更换气管套管患者无并发呼吸困难。56例全喉切除、35例近或次全喉切除术后由于喉狭窄原因不能拔除气管套管外,余下259例拔除气管套管,均未发生气管狭窄。全组有15例并发皮下气肿、4例伤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4%(19/350)。结论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气管插管麻醉,对气管及甲状腺损伤轻,可避免气管狭窄。气管套管更换方便。  相似文献   

7.
伴随喉癌治愈率的提高,对呼吸、发音、声门闭合等喉功能的保存就成为现代喉癌治疗上的努力方向。作者报告6例局限于会厌的喉癌,均采用Ogura氏法进行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手术方法如下:先行气管切开术,经气管切口全麻,甲状软骨上缘水平皮肤横切口,切断两侧舌骨甲状肌及胸骨舌骨肌,暴露甲状软骨,再沿甲状软骨上缘切开软骨膜,向下剥离,切除甲状软骨上1/3,保留舌骨,切开舌骨甲状膜进入喉咽部,将会厌向前上牵引,使对侧技裂向外翻转,此时病变部位、披裂、声带及假声带等均能看清,切开喉咽外侧壁,横切喉室,声门上予以切除,软骨膜与舌根部缝合,关闭喉咽部,缝合皮下及皮肤。  相似文献   

8.
环状软骨是喉部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通常认为对于支撑呼吸道保持其通畅特别重要。通常认为损伤后,常并发喉狭窄。抢救喉阻塞病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呼吸困难、开放气道的常规方法。该手术往往是在紧急情况实施,受抢救现场条件,  相似文献   

9.
双侧声带麻痹(BVCP)是指双侧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起的双侧声带运动障碍,占儿童先天性喉部异常疾病的第二位。主要症状为上气道梗阻、喘鸣、声音嘶哑等。其病因包括神经性、医源性、特发性及其他病因。临床可行病因评估、声带运动振动评估、影像学检查、喉肌电图及喉超声等检查评估。缓解呼吸道阻塞为治疗的主要目的,恢复喉的生理功能为治疗的最终目标。治疗方法有无创正压通气、气管切开术、环状软骨裂开术、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后端切断术、声带外移固定术、选择性喉神经修复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喉内肌及其他新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1921年Jackson提出气管切开部位只能在第2~4气管环以来,临床界一直保持高位气管切开多并发喉狭窄的观点。但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对高位气管切开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值得商榷,通过大量实践,指出有选择地应用环甲膜切开术比标准气管切开术引发的合并症还少。Brantigan等(1976)曾报道环甲膜切开术665例,除5例并发气管狭窄外未见声门下狭窄;  相似文献   

11.
改良气管切开术防止脱管窒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气管切开用以解决上呼吸道梗阻及某些原因的下呼吸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段,在耳鼻咽喉科及头颈外科,部分肿瘤病人在术前、术后,或放疗过程中,需要气管切开后带气管套管,尤其近年来部分喉手术在许多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临床上有时会遇到因各种原因气管套管从气管内意外脱出,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窒息甚至死亡的例子时有发生。原因是套管从气管内脱出后再插入气管时遇到阻力,这种阻力是由于脱管后气管病口缩小,通气不够,强力呼吸形成的负压使气管晨四周围的软组织吸向疾口,使呼吸困难进一步加剧,气管套管插入时常易进入到气…  相似文献   

12.
喉肌电及神经电检测对声带固定或发音障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对38例临床诊为带声或发间障碍患者行喉神经电及肌电检测的结果:(1)环榴关节运动障碍6例;(2)神经性损伤29例;(3)肌源性病变1例;(4)正常2例,神经性损伤分:完全神经性损伤15例,部分性生损伤14例。提示喉神经电及肌电检测对鉴别声带麻痹的病因;确定喉神经损伤程度,是两种互补且不可缺少的手段,具有较高的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些研究已提到喉切除后的嗅觉减退,最常见的机理是鼻气流的减少导致嗅阈提高。鼻阻塞的儿童亦表现鼻气流减少致嗅阈提高。气管切开的患儿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喉切除者。如果嗅系统的正常发育需要适当的早期刺激,气管切开可能会引起持久的嗅觉减退,即使在除管之后。Cincinnati儿童医院医学中心将15名4~16岁的气管切开患儿为试验组与357名正常儿童对照,对前者作内窥镜检查狭窄气道,其中9名因后天性声门狭窄而行气管切开。试验组没有嗅区或鼻腔病理改变。方法。先给测试儿看一张图,内有20种(可吹成泡泡的口香糖,火鸡肉,巧克力糖,牙膏…  相似文献   

14.
喉切除后气管切开处癌病复发为一严重而可致命的并发症。Kiem等(1965)谓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周围癌病复发为“气管切断端与皮肤交界处的瘤组织弥漫性浸润”。其外观似肉芽、溃疡或斑状,围绕气管口亦可见软组织块或坚实浸润。本文目的为分析可能的诱发因素,总结这种病变的经验,提出预防的措施。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喉部病变大小及部位,为解除气道阻塞的紧急气管切开术,肿瘤已侵及  相似文献   

15.
小儿喉尖锐湿疣诊治中几个临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小儿喉尖锐湿疣(ILCA)诊治中的几个临床问题及ILCA与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的关系。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1994年3月-2001年3月诊治的38例ILCA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ILCA患儿平均初诊时间1.5岁,平均手术次数5.6次,平均手术间隔期2.2个月;在213次手术中,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目前,缓解15例,正在随访的9例,失访9例,死亡5例,手术加有治疗目的的气管切开(延长手术间隔期)和手术加中药两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结论 ILCA和JORRP存在广泛的共性。应视为同一开(延长手术间隔期)和手术加中药两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结论 ILCA和JORRP存在广泛的共性。应视为同一疾病,ILCA的治疗仍是一个临床难题,应尽量避免用气管切开术来缓解ILCA病灶所引起的喉阻塞,手术加有治疗目的的气管切开和手术加中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避免气管切开的喉裂开术周晓红1杨森1喉裂开术是治疗喉部疾病的一种手术进路,一般用于病变范围小的喉内病变,通常该手术是先行气管切开后做喉裂开术,以防术后发生呼吸道梗阻。我院曾遇4例病变范围小的患者在局麻下行喉裂开术,未行气管切开,术后无1例发生喉梗阻...  相似文献   

17.
难以控制的误吸是喉保护功能受损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原因包括脑血管意外、神经变性疾病、肿瘤、外伤等,治疗方法很多,如Teflon声带注射、会厌瓣或肌瓣关闭声门、气管外移、全喉切除等,均有不足之处。气管食管转向和喉气管分离术方法简单,可以有效地控制误吸,同时保存功能障碍的喉体及其神经支配,喉功能恢复后可以施行逆转手术,是治疗难以控制的误吸的可靠方法。手术方法:气管食管转向术适用于手术前未作气管切开或已作低位气管切开的病人,对  相似文献   

18.
急性喉阻塞是肢端肥大症罕见和致命的并发症,因此肢端肥大症有永久性配戴气管套管者。本文报告两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因并发喉气管粘膜肥厚致喉阻塞而作了气管切开术。两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含量均高,垂体肥大。作了垂体~(90)钇植入,第一例植入两个月、第二例植入9个月后血  相似文献   

19.
在心肺复苏和脑复苏患者急诊抢救中,气管切开是不可缺少的抢救措施。急诊抢救由于时间限制,消毒往往不严格,气管切开并发感染不可避免;即使是规范的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并发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近2年来,我们将气管切开并发严重感染患者的气管插管更换为吸痰式气管插管,感染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在60年代,首例犬喉移植就得以实施。既往报道供体喉耐受暖缺血时间为45分钟。最近研究证实用4CUWS液灌注冷藏器官对器官保存有效。作者取杂种犬3条,体重25kg左右。首先静脉麻醉,取仰卧位,经口气管插管,继以氟烷吸入麻醉。自舌骨至胸骨切迹沿中线切口,气管切开插管维持通气。游离双侧舌静脉弓,结扎其头侧属支,小心保护覆盖舌静脉弓中部组织。解剖两侧顿总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以保留粘膜的F咽切开法切取喉体,横断带状肌,以微血管夹阻断颈外静脉,结扎两侧颈内动脉。通过两侧颈动脉向喉体内灌注4℃UWS液35ml至喉体内流出清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