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系统检查的重要方法,可以显示肾盏肾盂的形态,并且可以推测出肾脏分泌的功能,是泌尿系统检查的重要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常规静脉尿路造影通常采用病人仰卧、腹部加压后注射造影剂,阻断输尿管,先显示双侧肾盏肾盂,待双侧肾盂肾盏显示满意后,松腹压,让肾盏肾盂内的造影剂自然排泄显示双侧输尿管形态、走行,因此又称为排泄性尿路造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在肾脏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考虑肾脏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肌注黄体酮20 min后,于静脉注入造影剂,30 min后行低张尿路造影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8例中输尿管结石22例,输尿管狭窄1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巨榆尿管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转移灶压迫输尿管6例),输尿管肿瘤9例,肾盂肿瘤7例,输尿管结核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2例,输尿管囊肿2例,定位诊断准确.手术病理结果与16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比较,术前16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输尿管肿瘤1例漏诊,1例误诊为炎性狭窄,1例输尿管结核误诊为输尿管癌,余55例均获得诊断,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5%.结论 16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对肾脏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可以取代常规静脉肾孟造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戴永雄 《华夏医学》2007,20(4):762-763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尿路造影与B超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静脉尿路造影与B超检查资料.结果:B超检查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显示不如静脉尿路造影.对于结石直径<0.5 cm 者,静脉尿路造影也优于B超,如结石直径>0.5 cm,则两种检查方法均有较高的检出率.结论:对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和小结石,B超易漏诊,需做静脉尿路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尿路造影、CT、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以输尿管近膀胱段<2 cm保持正常管径的功能性梗阻段、上输尿管显著扩张为特征,扩张可延及肾盂肾盏.透视观察见扩张输尿管蠕动频率减慢,蠕动幅度增大,排空延迟.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主要的诊断方法,逆行尿路造影、CT、MRU等为必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都进行了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另有4例行逆行尿路造影,并与临床诊断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4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又经静脉尿路造影,其中3例正常,39例也诊断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42例患者的病因包括:输尿管结石17例,先天性异常11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外压性改变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风刚  刘舒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2,(4):56+59-56,59
目的静脉尿路造影为常用的泌尿系检查方法,又称静脉肾盂造影。其原理为静脉注入造影剂,利用肾脏的排泄功能,来显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形态与走形,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可因为多种原因造成肾盂、尿路及膀胱显示不佳或不显示,如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受损时。方法为使全尿路显影,将双倍或双倍剂量以上的造影剂通过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滴注。结果单位时间内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的造影剂浓度增加,能更好的使全尿路显影,达到常规造影剂用量所不能达到的显影效果。结论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对一些特殊的患者而言,为一种较为合理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盂穿刺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为肾积水而静脉肾盂造影和尿路逆行造影失败或禁忌的2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肾盂穿刺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片。结果25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中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9例,输尿管下段狭窄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6例,输尿管上段肿瘤1例,输尿管下段晚期直肠癌压迫尿路1例,肾盂旁巨大囊肿2例。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呕吐,很快自行缓解,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肾盂穿刺造影安全易行,弥补了静脉肾盂造影和尿路逆行造影的局限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尿路造影是常见的特殊造影之一。在国内大多采用输尿管压迫法,少数单位采用静脉点滴大剂量造影法。近来,我们用头低足高位(Trendenburg position),床面倾斜20°—25°,大剂量造影剂,不加腹压法(以下简称头低位法)做分泌性尿路造影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图1、2)。现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静脉尿路造影传统取"压迫法",检查时间较长,病人不易耐受.1987年我们对这一技术进行探索和改进,采取不加压,快速静脉推注造影剂,对150例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行静脉尿路造影,效果好,现报告如下.造影方法 (1)造影前的准备:同常规压迫法,(2)造影剂和用量:成人用76%复方泛影葡胺20ml,儿童酌减.(3)步骤:患者头低足高15度,仰卧于摄影床上,然后在2分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