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奕冉  姜玉新  李朝品 《安徽医药》2010,14(11):1257-1259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取复合氨基酸液的工艺。方法以黄粉虫为原料,以碱法提取黄粉虫蛋白,采用胃蛋白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取复合氨基酸液。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底物浓度、pH值、酶浓度、水解温度及水解时间与水解率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L16(4^5)优选水解工艺条件。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pH值4.0,酶浓度1.5%,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5 h。水解率达到24.15%。结论按最佳条件水解完毕后,通过酶灭活,中和,脱色等处理可得到黄色澄清的黄粉虫蛋白复合氨基酸液。所制得的复合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野菊花中刺槐苷的水解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含量,探讨影响刺槐素提取效率的因素,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水解工艺为盐酸与药液比为5∶2,盐酸浓度3 mol/L,水解时间为3 h,水解温度为100℃。结论 HPLC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含量的方法,快速、可行。均匀设计法优选的野菊花中刺槐素提取工艺,操作简单,节约时间,提取率比原工艺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茜草中大叶茜草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大叶茜草素含量为响应值,选择盐酸浓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进行优化工艺研究。结果:在盐酸浓度为10.5%,加热时间41.0min,加热温度82.0℃条件下,茜草中大叶茜草素含量为2.53%,接近预测值2.51%。结论:优化工艺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茜草中大叶茜草素的水解提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 Box Behnken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CO2)微乳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工艺。方法考察压力、温度、孵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并采用 Box Behnken 法,以压力、温度和时间为自变量,以包封率为响应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初步考察了脂质体的粒径。结果Box Behnken 设计优化超临界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9.59 MPa,温度52.78℃,孵化时间1.81 h,预测最佳包封率为59.29%,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最佳包封率为59.35%,平均包封率为59.26%,实验值与预测值吻合。测得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平均粒径1.304μm,粒径分布0.3~3μm。结论通过对超临界 CO2微乳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工艺的考察,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工艺简单,为脂质体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脂灵胶囊的水解条件,以便准确测定脂灵胶囊中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考察了盐酸浓度、加热时间、加酸量三因素对结合型蒽醌水解为游离型蒽醌的影响。结果:最佳水解条件为1.5mo1/ml盐酸10ml,水浴加热煮沸1.5h。  相似文献   

6.
银杏黄酮醇苷水解条件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黄酮苷含量测定的水解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水解时间(A)、水解温度(B)、盐酸浓度(C)3个因素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水解条件为:水解1.5h,80℃恒温水浴,10mol·L-1盐酸.结论:该水解条件稳定,为准确测定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黄酮醇苷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臣药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最佳水煎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水提条件为用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减压提取温度75℃。结论该提取工艺所得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较高,经验证,合理可行,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乌鸡增乳胶囊中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6 mol/L盐酸溶液110 ℃水解22 h后,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乌鸡增乳胶囊中含有17种氨基酸,各氨基酸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均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在0.999 6~0.999 9之间,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除水解样品中的胱氨酸与甲硫氨酸外, 其他氨基酸的回收率在94.55%~99.43%之间,RSD在1.07%~1.97%之间(n=9),均达到定量要求.6 个批次的乌鸡增乳胶囊中,总氨基酸在150.5~179.0 mg/粒之间,平均氨基酸约为164.9 mg/粒.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乌鸡增乳胶囊的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紫杉醇自微乳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累积释药量。方法以自微乳与基质的比例、滴距、滴制温度、滴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差异、硬度、圆整度为指标,优选紫杉醇自微乳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药的测定。结果优选的紫杉醇自微乳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自微乳与基质配比为1∶3,滴距15cm,滴制温度80℃,滴速30滴/min。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紫杉醇自微乳滴丸溶出度高。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确定乌药叶中槲皮素、山奈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 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RSM)分析法,以槲皮素、山奈酚之和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优选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的最佳参数。结果: 水解温度对乌药叶槲皮素、山奈酚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4.1%,水解温度83℃,水解时间4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槲皮素含量6.97 mg·g-1、山奈酚含量2.82 mg·g-1。对5个产地乌药叶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其中台州天台乌药叶槲皮素、山柰酚总量和最高。结论: 利用Box 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了乌药叶槲皮素、山奈酚优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熊果酸大剂量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自然滴制法制备熊果酸滴丸,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及溶出度为考察指标,正交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载药量为20%,药液滴制温度为7075℃,Poloxamer 188用量4%,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350。结论优选出的熊果酸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制得滴丸质量稳定,体外累积溶出度高。  相似文献   

12.
廖庆文  马莉  金城 《中国药房》2010,(43):4078-4080
目的:优选左金丸生物碱部位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得膏率以及三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并确定醇沉浓度。结果:最佳提取精制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70%乙醇沉淀。结论:该提取精制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张涛  毕小平  孔杰娜  谢茵  张凯  金伟 《中国药房》2012,(39):3721-3723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浓缩丸中总三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山楂浓缩丸中总三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显色剂的用量、水浴温度、显色时间进行了考察。结果:熊果酸检测浓度在3.313×10-3~16.560×10-3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RSD=2.6%(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良好,可用于山楂浓缩丸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及其制备工艺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影响复方车前子滴丸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滴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确定最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配比为1:2.5,药液温度为90℃,滴速为每分钟55滴,滴距为6cm;毛蕊花糖苷质量浓度在17.4~139.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RSD为1.25%(n=9)。结论优选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姚曦  何伟 《中国药师》2012,15(2):183-186
摘 要 目的:优选复方头风宁滴丸中川芎的渗漉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阿魏酸、藁本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渗漉工艺中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浸渍时间、渗漉速度四个主要因素。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浸渍时间为36 h,控制流量为4 ml·min-1,收集12倍量。结论:渗漉提取法适用于川芎药材的提取,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实验室酶法提取的基础上,优化苦豆草生物碱酶法提取小试工艺条件。方法以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小试条件下优化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并与传统提取法比较。结果酶法提取最佳的小试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h,溶剂pH=6,温度为50℃,加酶量为1∶1 000,酶解后,加入盐酸至浓度为4mL·L-1,料液比1∶16,提取2次,第1次2h,第2次1h。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率达到2.17%结论实验室提取工艺与小试生产存在差异,经条件优化基本达到实验室提取生物碱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7.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中游离氨基酸及肽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定量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中游离氨基酸与肽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以外标法定量测定游离氨基酸与酸水解后总氨基酸的含量,总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差值即为肽的含量.结果:各氨基酸在各自测定浓度20%~180%的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均在0.999以上);游离氨基酸回收率在97.2% ~ 103.9%之间,总氨基酸的回收率在93.1%~ 101.7%之间,RSD均小于2.0%(n=9).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及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刺五加8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采用水解原位萃取的方法将结合态异秦皮啶转化成游离态异秦皮啶。方法确定的工艺条件为每克80%体积分数乙醇浸膏按固液比1∶100加入0.6 mol.L^-1盐酸,加入同体积的1,2-二氯乙烷,搅拌下85℃回流水解2.5 h。结果在此条件下,刺五加根皮、茎皮和根茎混合异秦皮啶分别由原来的0.042 4、0.011 2和0.005 3 mg.mL^-1增加到1.264 1、0.441 2和0.260 0 mg.mL^-1,分别增加28.81、38.39和48.06倍;根木质部和茎木质部由水解前检测不到异秦皮啶增加到0.023 3和0.009 7 mg.mL^-1。结论将水解原位萃取法分离异秦皮啶工艺与目前常用的传统酸水解-有机溶剂萃取工艺进行了对比,水解温度由原来的100℃降低到85℃,处理时间由原来的14.5 h降低到2.5 h,溶剂使用量仅为原来的3/4。  相似文献   

19.
复方灵芝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学励 《中国药房》2010,(43):4081-4083
目的:研究复方灵芝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复方灵芝滴丸,以聚乙二醇(PEG)6000与PEG4000比例、中间品与基质比例、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质量及溶散时限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采用单因素方法,以滴制、成型情况优劣考察滴丸的滴制工艺。结果:最佳滴丸处方为PEG6000与PEG4000比例1∶1,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1∶3,中间品与基质的比例1∶2.5;滴制温度为80℃,滴距为6cm,滴速为26滴·min-1,冷却距离为60cm,冷却温度为2~3℃。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适用于本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