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TTV特征及其分子进化学研究1998年,Okamoto报告TTV为无包膜单股链DNA病毒,具有类似细小病毒(panovirus)特征。细小病毒有2个ORF,其非结构区为留存病毒科属特点的较保守区,相当于DNA-DNA解旋酶/DNA-RNA解旋酶结构域。TTVORF2之N端存留有细小病毒氨基酸序列(图1)。对这一较为保守区的系统分析结果提示,TTV乃与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近缘的DNA病毒。据Mushahwar(1999)报道,TTV结构上与细小病毒有关键性不同之点,其单股负链作圆环状结构,故有重新分析之必要。依多数TTVDNA阳性株ORF2区分析发现,除基…  相似文献   

2.
癌的化学预防药物中 ,分为阻断药 (block ingagents)和抑制药 (suppressingagents)。前者系阻碍引起DNA变异而产生的化学物质 ,或阻断引致DNA发生变异过程的物质 ;后者是在DNA已发生变异后 ,至细胞获得癌的特性以前的过程中于其某一时点加以抑制的物质。依化学防癌物质之种类 ,也有具上述两种作用者。目前开发中的化学防癌物质 ,有合成品与天然品两类 ,均以分子靶位化学防癌为目标。合成类抑制药有tamoxifen相关化合物、非类固醇性抗炎药 (NSAIDs)、类视黄素 (retinoid)、保列治 (proskar)、脱氢表雄酮类似物 83 54、VD3类似物、二氟…  相似文献   

3.
Captopril(又名SQ_(14225)),是1—(3—巯基—2—甲基—1—氧代丙基)—脯胺酸。其结构式如下:(?)因本药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障碍,所以即使肾脏分泌的肾素在血液中能生成血管紧张素Ⅰ也不能再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因此,本药对于肾素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仅就 VIP、PP、Callicrein、galanin、pancreastatin 等新近发现的胰肽及其化学结构,生理学意义等做一简单介绍。VIP 和 PHIPHI 和 VIP 一样,都是从猪肠中分离成功的含有27个氨基酸的多肽,其氨基酸的排列与VIP 类似。通过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的培养细胞所含 Vip_mRNA 的结构分析,提示在 VIP 前躯物质分子内同时含有 VIP 和 PHI,事实上,现已明确,PHI 和 VIP 存在于消化管的同一神经内。  相似文献   

5.
1987年6月笔者赴日研修心血管内科,内容涉及心律失常现代诊治技术,其中主要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和人工心脏起搏两个课题。兹简要介绍如下。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是近代研究心律失常机理最有效的手段,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有用的。它研究的领域从广义来说包括His束心电图,Holter心电图,心腔心内心电图和通过程序刺激研究各种心律失常的机理。心房调搏(TEA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其临床价值愈来愈受到心律失常专家重视。由于心房调搏法无创伤,不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可反复检查应用。这对筛选抗心  相似文献   

6.
现在临床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有Holter心电图、信号平均值心电图、体表心电图、电生理检查等。本文仅就电生理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疾病的特征加以论述。一、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的目的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的目的是①阐明室性心动过速的机理,②找出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部位,③判定抗室性心动过速药物的效果。1.心动过速发生机理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有过去的折返激动和自律性增强及现在的触发活动学说。虽然通过电生理学检查不能确切地判断三种机理,但可间接推测其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用Ⅲ类静脉药物--尼非卡兰盐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非卡兰盐酸盐(nifekalant hydrochloride,简称尼非卡兰)是在日本开发,唯一的单纯钾通道IKr阻断剂,对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很高的抑制效果。另外,对心功能抑制小,国外普遍使用的静脉胺碘酮,在日本还是试验治疗阶段,这一背景下,本药物的使用频率确实在增加。尼非卡兰以原型分配广泛是理想的药物,上市至今已有3年,表1是第二次尼非卡兰研讨会上发表的该药副作用的报告。除QT延长等出现的电生理学的副作用较多之外,发生刺激血管的副作用也不少。  相似文献   

8.
新型降压药     
本文主要介绍1991年1月以来开发的新型降压药。其中91年开发了二种(lisnopril,bendipine)。1992年开发了三种(tilisolol、bardipine、celiprolol),共五种新型降压药,现简介如下。一、赖诺普利(Lisinopril) 本药是美国合成的经口ACE抑制剂。日本也已进行临床开发。通常每日一次,10~20mg。其化学构造不含SH基,无络合作用。本药可与ACE发生特异性结合,几乎不与其他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在Ⅲ期临床试  相似文献   

9.
Sutherland等于1966年首先报告了表现为高血压、低钾血症、碱中毒、高醛固酮血症(ald)的病例,在给予地塞米松(Dex)后,这些症状获得改善。从此,把本症叫做Dex抑制性高醛固酮血症(DSH)。本症是与高血压、高ald血症、低肾素血症、低钾血症等皮质腺瘤引起的原发性ald症(APA)症状相类似的疾病。其特征是给予1~2周小量Dex(0.5~1.5mg/日)后,可使所有症状获得改善。本症血中的皮质醇正常,连日应用ACTH时,与健康人和APA不同,具有ald分泌持续上升,缺乏脱离现象等特征。本病的病因,病理尚不明了,①本症的ald分泌是否依赖于ACTH,②本症的ald分泌是来自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还是束状带,③本症的高血压是否与未知的盐皮质类固醇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心绞痛治疗药──BepricorBepricor是可抑制心肌细胞的Na”、K一、Ca’一通道,同时具有按VaughanWilliams等分类属于1、1及IV类药物电生理学特性的心律失常及心绞痛治疗药。该药可通过减慢心房肌、房室结、心室肌等的...  相似文献   

11.
一、新抗生素在耳鼻喉科感染中的应用1.口服剂①新的吡啶羧酸系合成抗菌剂各种口服剂中,这类合成抗菌剂目前最引人注目,并也在继续研制之中。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萘啶酸(NA),但最早用于耳鼻喉科的是吡(?)酰胺酸(PPA)。此药是在吡啶羧酸的结构中导入枸橼酸(?)嗪环而增强了对绿脓杆菌为首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并具有向中耳分泌物和鼻窦粘膜内移行良好的特点。临床证明,对中耳炎、鼻窦炎效果较好。此后,通过在其基本结构内导入氟而扩大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成像法(MRI)影像诊断不仅能观察人体的解剖结构,还能观察活体组织的性状与化学状态。在MRI技术飞快发展和迅速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方面,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速扫描法产生的新影像技术的开发与检查时间的缩短。MRI检查在其初期每次需1~2小时,近期缩短至20~40分钟。若要进一步缩短检查时间,MR信号检出与成像法则是根本性的障碍。在像素矩阵是256×256时,MRI检查摄像所需时间为(T_R)×(256)×(平均图像数)。这里的T_R为射频脉冲重复时间。为取得有效的MRI诊断,通常采用短T_R时间(约0.5秒),通过L_1增强图像来了解解剖结构,然后采用长T_R时间(约2~3秒),通过显示肿瘤和水肿的T_2增强图像来了解组织的性质,这两种图像均是必要的。摄像时间随参数选择的不同而异,前  相似文献   

13.
5 羟色胺综合征主要是在投予抗抑郁药中所出现的副作用。其发病系由于 5 羟色胺兴奋性抗抑郁药 ,导致脑内 5 羟色胺活性亢进所致。其药物有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阻断剂 (SSRI)和单胺氧化酶 (MAO)阻断剂 ,这些药物在欧美使用广泛。在日本该综合征虽很少有报道 ,但最近做为SSRI的fluvoxamine已出现在临床上 ,并预定有若干种SSRI将用于临床 ,故而今后本综合征在临床的发生率将会增加。有关诊断问题 ,1 991年Sternbach曾报告 3 8例 5 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分析 ,其诊断标准见表 1。与本综合征相类似的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心律失常的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在诊断方面,Holter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查(EPS)、心室迟延电位(LP)和体表心电图等检查已应用于临床。在治疗方面,已研制出以la-c类为首的新抗心律失常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起搏器、植入型自动除颤器(AICD)等器械,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但对心性猝死的预测和预防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对抗心律失常药效果的认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所报告的效果也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产生了某些混乱。因此,很难把所有问题拢在一起论述。仅就几个课题概说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心律失常药对发作性房颤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发作性心房纤颤(Paf)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心律失常,因其临床电生理学尚不完全清楚,故目前仍以自然发作的有无和Holter心电图为指标进行药效评价。Paf虽然不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但因心悸和眩晕...  相似文献   

16.
静脉用乙胺碘呋酮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循环领域中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是如何预防左室功能低下病人的猝死及心律失常死亡。 CAST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Trial)将 类抗心律失常药组与安慰剂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是用药组死亡率反而增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变力作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比以前更引起重视。有关胺碘酮口服和静脉给药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确认 ,其为唯一口服和静脉给药都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在日本 ,胺碘酮只有口服药上市而无静脉用药。另外上市的静脉注射用 Nifecalant尚未允许口服。因此 ,口服或静脉用药有效的只有 类药物 ,改变给药途径时不得不选…  相似文献   

17.
近年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生理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可减少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1970年后应用β—受体阻断药、长效亚硝酸类药物,少数报道认为有效。也有人提到应用硝苯吡啶(nifidipine)治疗。吗斯酮胺(N—2氨甲酰基—3—吗啉斯得酮亚胺,SIN—10)与亚硝酸类药物的血液动力学作用酷似,即由于可扩张血管容量,减少前负荷,使周围血管的阻力降低而降低后负荷。对劳累型心绞痛有显效。此药特点是具有长时间的安定作用,故考虑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有效。本文对入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吗斯酮胺观察它对心绞痛发作次数起到的抑制效果。采用心绞  相似文献   

18.
肾小球     
肾脏从循环血液中产生原尿,将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电解质等再吸收以便再行利用。自50年代开始有超薄切片法以来,对肾的形态学了解有了飞跃发展,其后随着电镜的进展,以及细胞化学、免疫病理学技术的引入更出现了惊人的进步。由于场发射型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与钌红、过六甲烯四胺银酸、胶状铁等细胞化学技术的标准化,应用酶与非酶系的标识法对肾小球滤过性的生化特点的研究,且由于生理学研究的进步,更提出了一些形态与机能相关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变态反应性疾患特别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患,是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释放出来的组胺(Hi)、白细胞三烯(LT)、血小板活性因子(PAF)等化学介质的参与下发生的。所以作为变态反应性疾患的治疗药是用于阻碍这些化学介质释放(狭义的抗变态反应药)和拮抗这些化学介质的药物。一、Hi的释放及其抑制1.Hi的释放Hi是在肥大细胞的贮存颗粒中,在由蛋白和肝素组成的基质中,进行离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Hi的释  相似文献   

20.
心脏疾病     
纵览1982年下半年~1983年上半年循环系统疾病的最新进展,作者从中选出少数文献加以介绍。一、心律失常过去10年,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上电生理学检查颇受重视,Scheinman按其应用情况分为三组。①常用组:a)QRS波增宽的心动过速;b)持续性定性心动过速,在院外有心脏停搏;c)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WPW并心房颤动、抗过速性起搏器的评价)。②应用组:a)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严重者);b)经常有意识丧失;c)部位未定的房窒传导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