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15-417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排卵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骨桥蛋白(OPN)水平,观察比较两组症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9、TIMP-1、O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排卵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缩短其排卵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复发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FS分期Ⅱ~Ⅲ级)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妊娠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术后辅加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其中米非司酮对AFS分期Ⅱ~Ⅲ级患者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应用达菲林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术后给予达菲林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两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相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半年妊娠率、不良反应、血脂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半年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治疗后血脂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达菲林在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米非司酮组20例,孕三烯酮组25例,对照组2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作用等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3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辅助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比较单纯腹腔镜手术(A组)和腹腔镜术后加服米非司酮(B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术后复发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妊娠率B组稍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辅助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有利于妊娠,辅助药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378-2379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先行腹腔镜手术分期切除附件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结合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采取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疼痛程度、CA125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疼痛、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疼痛程度、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高,其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改善生化指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03-40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对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E2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FSH、LH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各时间点妊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性激素水平,促进子宫的恢复,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邓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4010-4010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治愈率为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较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收治的113例采用腹腔镜治疗子的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72-3573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曼月乐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术后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观察组术后行曼月乐巩固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疼痛及月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个月月经量、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曼月乐巩固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结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电凝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生殖激素水平、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总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是90.0%,对照组妊娠率是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074-3075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与丹那唑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妊娠症患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药物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70-1171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恢复时间和累积妊娠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和累积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萎缩,缩短受孕时限,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对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服用孕三烯酮胶囊2.5毫克/次,2次/周;观察组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服用米非司酮10毫克/次,1次/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殖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情况、1年后复发率、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殖激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具有较高的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d口服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有效率、复发率、不孕患者的妊娠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后简称功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9月确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131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妈富隆组65例和米非司酮组66例,比较2组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所有患者停药后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总有效率为92.31%,米非司酮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复发率为4.62%,米非司酮组复发率为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血糖、体质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安全性基本相同,但妈富隆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戈舍瑞林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兴宁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加用戈舍瑞林,对照组术后加用孕三烯酮。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术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对照组为71.43%(2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随访期间疾病复发率(3.57%,1/28)低于对照组(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加用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且可以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张艳芹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510-1511
腹腔镜手术局灶切除联合不同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观察组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4例,缓解16例,无效或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17例,缓解15例,无效或复发11例,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1例(48.8%),观察组11例(25.6%),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术后联用孕三烯酮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