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浆虫病的血清学甚为复杂。由于低滴度阳性血清广泛存在,所以临床上就需要用一些定量试验,以确定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一般说来,近期感染的抗体滴度高;对急性和先天性的患者说来,IgM抗体的检测也有极重要意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进行抗弓浆虫抗体的定量,并可鉴定被检抗体的类别,还可以用寄生虫的可溶成分做抗原。本文用弓浆虫富于糖成分的高分子组分(a sugar-rich macromolecular fraction)为抗原,还同时用虫体的全蛋白提取物为抗原进行ELISA,以资比较。被检血清共83份〔曾以弓浆虫病其他血清学方法检测,包括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gG和IgM)、  相似文献   

2.
孕妇于妊娠期间发生弓浆虫感染,属高危妊娠。弓浆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动物传染病。孕妇感染途径有二:一为食用含有弓浆虫的未煮熟的肉食或生肉,故在有食生肉习惯的地域、民族中好发;二是食用含有弓浆虫的猫、狗粪便或苍蝇污染的食物。胎儿则可通过胎盘得病。弓浆虫属孢子纲原虫,有滋养体(见于急性感染病例)、包囊(见于慢性期病例)及囊合子(有性生殖期,仅存在于描  相似文献   

3.
朱名胜  宋明华 《检验医学》2007,22(3):369-369,372
斯氏狸殖吸虫1959年由陈兴陶首次报道,是中国独有虫种。斯氏狸殖吸虫病的确诊主要依据活检,漏诊、误诊较多。为了探索较简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们采用后尾蚴膜试验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对感染斯氏狸殖吸虫的病鼠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旨在研究这2种血清学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本地区为半农半牧区,人群对弓浆虫病普遍易感。为有助于临床诊断,对本地区抗弓浆虫抗体水平作了测定,结果如下。1.方法为IMA 法抗原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的冻干致敏红细胞,(批号:  相似文献   

5.
答 :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性 ,因此单靠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确诊 ,结合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能明显提高确诊率。病原学检查 :各种体液如脑脊液、痰液、胸腹水、骨髓等涂片及组织切片姬氏染色直接镜检 ,若发现滋养体可确诊 ,但敏感性较低 ;以患者体液或病理组织匀浆接种小鼠腹腔分离虫株 ,其阳性率高于直接镜检。免疫学检查 :对弓形虫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待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 ,所使用的抗原或抗体的不同 ,可分为 3大类 :(1)以完整虫体为抗原检测血清中抗虫体的表膜抗体 (DT、DAT及IFA法 ) ;(2 )用虫…  相似文献   

6.
斯氏狸殖吸虫1959年由陈兴陶首次报道[1],是中国独有虫种。斯氏狸殖吸虫病的确诊主要依据活检,漏诊、误诊较多。为了探索较简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们采用后尾蚴膜试验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对感染斯氏狸殖吸虫的病鼠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旨在研究这2种血清学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材料和方法1.抗原制备剖杀经人工感染3个月的犬,从肺虫囊中收集成虫,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后,冰冻切片,厚度为6μm,每张载玻片裱贴5块抗原片,经丙酮固定后,-20℃保存备用。2.后尾蚴提取从流行区采集溪蟹,人工消化获取囊蚴,置37℃恒温的2%胆汁生理…  相似文献   

7.
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弓形体病并非少见。过去,由于诊断技术所限,发现的病例较少,不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的病例日益增多。弓形体病流行较为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法国、美国、欧洲各国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一种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并导致弓形虫病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对弓形虫病的诊断可采用血清学试验、核酸检测(如IPCR)、组织学检测寄生虫和/或其抗原(如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或组织分离。其他较少使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培养、动物接种、弓形虫皮肤试验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现对细胞培养、动物接种、血清学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检测弓形虫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如何用有效可行的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并进一步根除是临床医师普遍关注的课题。目前诊断方法有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 ,侵袭方法均为胃镜依赖方法 ,有快速尿素酶法和细菌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育、组织病理染色 ;非侵袭性方法有血清学方法 ,同位素标记尿素的呼吸试验和胃液多聚酶链反应(PCR)等。本文通过快速尿素酶法 ,病理组织学 ,14 C呼气试验和血清学方法介绍 ,对于临床医师选择Hp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用 4种方法检测Hp :①进行胃镜检查 ,取组织 (分别在胃窦前后壁和胃体前后壁各取 1块 )进行病理切片吉姆萨染色 ,查…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病密切相关,大部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时常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和血清学HP抗体测定.前两者属于侵入性检测方法,后者则为非侵入性检测方法[1].本文探讨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诊断HP感染的价值,对14C呼气试验(14C-UBT)和胶体金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学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大致分为非特异性的类脂质抗原试验(初筛试验)和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试验(证实试验)两大类。近几年一种快速简捷的胶体硒免疫层析试纸条又被应用。我们实验室引进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和多种食草动物的组织器官内所致的疾病,又称棘球幼病.囊虫病是由囊虫(猪肉绦虫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1].目前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检测包虫病和囊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笔者在工作中发现2例肝包虫病患者,血清学检测肝包虫lgG抗体和囊虫lgG抗体均呈阳性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在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110份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标本和200份阴性标本均进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检测。将TP-ELISA、RPR、TP-RT与TPPA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TP-ELISA、TP-RT与TPPA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94,0.95。RPR的检出率为61.82%。结论正确认识梅毒的血清学试验方法的特点并合理应用非常重要,对于基层医院适合先用TPPA进行筛选,阳性的再进行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大批量查体标本可选用TP-ELISA筛查,阳性的再进行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和TPPA。  相似文献   

14.
为估价单独或联合应用三种血清学试验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氏病的前景,本文分析63树清病性结肠炎和67例Crohn氏病人的血清标本,检测了校周抗中粒粒细胞浆的抗体(PANCA)、血清抗厌氧球杆菌凝集抗体和与分枝杆菌抗原复合物有免疫交叉反应的抗Kd-45/48特异性IgG抗体(1mCrAC)。对这些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概率、预示值及与临床病情的关系作了观察。结果以PANCA试验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79%,用于诊断Crohn氏病的厌氧球杆菌血清凝集试验的敏感性为42%,特异性为89%,抗Kd-45/48特异…  相似文献   

15.
康琼英  沈莉  闫伟  白雪梅 《临床荟萃》2011,26(15):1308-1309,1313
目的探讨脐带血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孕妇分娩前和新生儿出生后分别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对母/子血型为O/A(B)、RhD(+)组合的375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使用脐带血检测的ABO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为68.3%、出生1~3天静脉血阳性率为51.9%、〉3~7天静脉血阳性率为39.0%,脐带血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静脉血(P〈0.01),且随着患儿出生时间的延长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以脐带血检出率最高,用脐带血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脑弓形体病与免疫抑制疗法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有明显关系。诊断常是通过CAT扫描探知患者脑坏死灶或取活检标本直接寻找寄生虫,而血清学试验却无助于诊断。使用PAS、HE、姬姆萨等法进行组织切片染色时,在邻近坏组织的炎症浸润区很难观察到弓形体;使用免疫组织生化技术,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虽对脑弓形体病的诊断具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但不能提供明确的形态学诊断。本文作者介绍方法为:将脑活检组织压擦于玻片,干燥后,经甲醇-乙醚固定5分钟,水洗,经水溶性快速染料染色。玻片浸于伊红水溶液(0.8g/L)5次,每次1秒,并在甲基兰水溶液(1.2g/L)中浸5次,水冲净后在显微镜下检查。该方法优点为:1.简单:设备和技术简便;2.快速:染色仅需几分钟;3.效率高:脑活检标本只经一次检查即可;4.敏感性好:原生动物比邻近细胞染色较深,故在染色较淡的背景上可清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鉴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已成功地发展了一些组织学技术,如地衣红染色(Orcein Stain)和醛复红(AF)染色。这些方法与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结果相关性良好。由于应用小活检标本时存在固有的取样误差等原因,致使组织学技术的阳性率较低;但也有组织内HBsAg阳性率高于血清学试验的报导。本文对香港的两组病例进行了组织学和血清学技术的对照实验。第一组70例系肝硬变和肝细胞癌致死病例的尸检,其中44例在死前3个月内作过血清学试验,另26例在尸检中取得血清试样用固相放射免疫试验(RIA)测定HBsAg。第二组43例系随机选择的无原发性肝病的尸检,取得的血清试样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子宫颈液基细胞(TCT)制片镜检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TCT制片及阴道涂片分别用HE染色和革兰染色同期镜检线索细胞,观察110例在以下3项中至少2项阳性者:(1)胺试验(+);(2)阴道pH>4.5;(3)均质稀薄白带。结果 TCT制片HE染色镜检线索细胞提示BV的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7.67%,阴性预测值为83.33%,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线索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P>0.05)。结论 TCT制片HE染色与阴道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线索细胞在BV的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有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阴道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诊断试剂,对946例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并用革兰染色镜检法相互参照.结果 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检测阳性率(17.9%)与革兰染色镜法(1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在快速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涂片查"线索细胞"使结果更可靠、准确,以免造成漏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池州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实验室检测现状,分析血清学三项试验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儿进行ABO血型鉴定和血清学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患儿A、B、O、AB血型比例分别为29.13%、31.09%、37.82%、1.96%;患儿ABO-HDN阳性率为22.41%(80/357),A、B血型患儿ABO-HDN阳性率分别为38.46%(40/104)、36.04%(40/111);ABO-HDN的发生率与新生儿A或B型的型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96%(7/357)、4.76%(17/357)、22.41%(80/357)。结论血清学三项试验是诊断ABO-HDN的主要依据,以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阳性率最高。临床考虑新生儿溶血的患儿应及早做ABO-HDN筛查,明确诊断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