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陆正兴老中医业医三十余载,致力于中医肿瘤病临床治疗,医术娴熟,经验丰富,在诊治实践中,善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医药治疗肿瘤进行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医疗特色,现就陆老的诊疗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跟师全国名老中医陆广莘教授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其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到陆老在治疗各类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防治,以扶“正祛邪”之势,是其临床的一大特色。现以治疗肾病综合征为例,阐述陆老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陆干甫(1923年~1993年),四川省名老中医,成都市人,祖籍江苏吴县,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研读岐黄,熟读经典,亦以治疗温病声誉成都,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也孕育了非常丰富的医学思想。陆老曾多次应邀赴日本讲学,使日本汉方界对中国的中医学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为国际交流所做的了贡献。温阳活血思想,是陆老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现通过以下几点阐发。  相似文献   

4.
马瑞平 《新中医》1995,27(7):1-3
陆芷青教授治痰心法马瑞 主题词痰证/中医药疗法,眩晕/中医药疗法,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痴呆,老年性/中医药疗法,陆芷青吾师陆芷青教授为著名名老中医,毕生潜心医学,娴熟经典,精于内科,善治时病及疑难杂证,对痰证的研究亦颇具匠心。陆老认为:“痰生百...  相似文献   

5.
陆维民先生系常熟市名老中医,笔者在“师带徒”学习期间,总结陆老在长期的中医临证工作中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从“欲却其病,先畅其志;察病机首重熄火;理脾胃善从调肝;疗顽疾,行瘀须参益气;衷中不忘参西”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精湛的医术与耐心细致的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崇高的医德素养,值得我们中医后学去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6.
今年元旦,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首届百绝群英会”上,72岁的陆正平获得了金奖之冠。4月6日至22日,陆老参加了“中国赴欧洲文化艺术交流访问团”,出访了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走一路表演一路,将他的倒书绝活奇艺种子播撤在欧洲八国,他的一笔倒“舞”作品被统一欧洲联合会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7.
白焕强 《四川中医》2012,(12):103-104
陆长清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如今83岁高龄,仍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的为广大人民群众看诊,笔者有幸成为师承弟子,结合陆老的临床经验,对临床危重汗证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取得很好疗效,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白焕强 《四川中医》2013,(10):108-110
陆长清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如今84岁高龄,仍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的为广大人民群众看诊,笔者有幸成为师承弟子,结合陆老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急危重癫痫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取得很好疗效,将其经验总结如下。癫痫持续状态是急诊科及ICU经常遇到的急症,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采用陆长清主任医师治疗癫痫的方法,遵循风为百病之长,痰为百病之根,虚为百病之终的发病机制,重在豁痰,熄风,补虚,临床获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今年元旦,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首届百绝群英会”上,72岁的陆正平获得了金奖之冠。4月6日至22日,陆老参加了“中国赴欧洲文化艺术交流访问团”,出访了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走一路表演一路,将他的倒书绝活奇艺种子播撒在欧洲八国,他的一笔倒“舞”作品被统一欧洲联合会博物馆收藏,还被授予“中欧文化特使”荣誉称号。出访欧洲回来,又立刻赶赴北京,应邀参加活动,直到五一假后才返回广州。笔者与陆老一院之隔。我对他正倒结合的养生之道颇有兴趣,于是专门就此主题采访了他,替广大读者讨教养生保健秘诀。陆老称我为“艺友”,一边…  相似文献   

10.
陈汉平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67-768
上世纪60年代初,本人曾在陆瘦燕、朱汝功夫妇为正副主任的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任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有幸接受两位前辈课堂和临诊的教导指点.陆老曾在我身上演示"烧山火"手法,朱老指导我针刺治疗乳糜尿和针麻下施行输卵管结扎术研究.但初出茅庐,虚不受补,错过了学术上许多受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陆维民先生系常熟市名老中医,笔者在"师带徒"学习期间,总结陆老在长期的中医临证工作中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从"欲却其病,先畅其志;察病机首重熄火;理脾胃善从调肝;疗顽疾,行瘀须参益气;衷中不忘参西"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精湛的医术与耐心细致的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崇高的医德素养,值得我们中医后学去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2.
陆真翘(1897~1969),字梦庐,陆老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诸熟医学经典名著,经方用来得心应手,尤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为人称道。本文从其遗书中选数则医事以飨读者:1 临产湿温治验 刘某,女,40岁,已生育7胎,病前又怀孕8个月,在夏末患湿温,起即高烧,医者用白虎汤、紫雪丹等剂不应。1周后神志昏沉,间作谵语,又进清心、安宫、至宝及犀角地黄汤也不见好转,家属慌乱异常,乃于第12日延请多医会诊:检阅过去处方,凡却高热的方剂已经尽用,并又将近产期担心母子安全,认为危笃,共定神犀丹而去。 群医散后,陆老独留…  相似文献   

13.
"视其外应,以知内藏",出自《灵枢.本藏》。国医大师陆广莘将"应"当"反应"解,认为是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结合《黄帝内经》的其他论述,陆老对"视其外应,以知内藏"从辨证诊断角度进行了解读,对当代认识中医的"证"、"辨证"等概念深有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不寐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等,重者彻夜不能入眠。陆家龙教授是云南省荣誉名老中医,陆老认为不寐主要病机是心脾失养,气血不足,治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常用生脉归脾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甚好,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存津液”理论为云南滇中陆氏气阴学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陆家龙教授在糖尿病上的“存津液”理论内涵,陆老认为气阴两虚为糖尿病中晚期的基本病机,且兼夹湿热和瘀血,同时津液耗损贯穿于糖尿病的整个疾病过程。临证以“存津液”理论为指导,更以“存津液”为目的,治法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方用“加味降糖饮”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陆氏针灸”是由陆瘦燕和朱汝功两位老先生共同创立,作为我国针灸学术界的一大流派,其具有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诊疗特色。苏肇家医师师从陆瘦燕先生,继承了陆老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秉承“陆氏针灸”治疗理念,以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针刺手法,运用针灸综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门诊是病人进行医疗的第一场所,也是护士工作的第一线,门诊的突发事件是指患者在门诊挂号,就诊,缴费,和取药等过程中所发生的意外情况。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年门诊量24万,病人医疗活动过程中常有突发事件的发生,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门诊不同场所发生了84例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医院门诊类别也繁多起来。尤其是近几年,除了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之外,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医院的膏方门诊等也在各医院开设起来,而且,专家门诊在医院门诊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就我院来说,目前己达30%以上。专家门诊拥有如此多的病人,说明了专家门诊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如何加强专家门诊的管理,更好地为众多来专家门诊的患者服务好,使专家门诊名副其实。这个问题也放在了医院门诊管理者的面前,下面就规范专家门诊管理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陆执中,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陆老认为肩周炎属于自愈性自限性疾病,是疼痛-活动受限-加重的疼痛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治疗上是通过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建立活动-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这一良性循环,最终康复。手法、针刺、中药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师应做到准确、到位、有效,同时随着医学进步我们要学习新的理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20.
陆鸿元主任中医师是上海市名中医,师从沪上中医泰斗徐仲才先生,为徐小圃和祝味菊的再传弟子。盗汗属于水液代谢异常之病,陆老以调畅三焦气化为本,灵活治疗。现介绍典型病案三则,以飨读者。案1钱某,男,31岁。2018年1月5日就诊。主诉:盗汗3月余。病史:入冬盗汗,每周3~4次,汗后身热感,手足心热。平素胃肠不佳,大便日行1次,质偏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