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CAN总线的工作原理、特点、常用接口器件和CAN节点构成方法及配置原则。下篇重点论述了CAN总线在生命科学仪器中的应用设计思想和使用技巧经验。  相似文献   

2.
CAN总线上的节点是网络上的信息接收和发送站,本文介绍CAN总线系统智能结点接口电路的设计;CAN接口电路软件的设计,解决传统的RS232接口设备向CAN接口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括了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CAN)总线的特点,对比研究了CANopen、DeviceNet、SDS、CANKingdom、J1939等多种基于CAN的高层协议,从大型医疗设备、一般医疗设备和机动医疗平台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CAN总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CAN总线技术在医疗保健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前医疗车辆方舱发展迅速,其内部需要监测的参数非常多。采用DCS存在布线复杂、系统可靠性低等缺点,引入CAN总线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布线,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方法:利用OPC技术,通过VB开发温度监控程序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并应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温度控制。结果:组建带有CAN总线的温度监控系统,探索CAN总线在医疗车辆方舱中的应用。结论:医疗车辆方舱中应用CAN总线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基于CAN总线的舱室微环境远程监控系统,以满足远程舱室内部微环境对湿度、压力、温度等指标的控制需要。方法:应用CAN总线技术可实现舱室微环境现场监控系统,另外用CP2200芯片设计以太网接口,将CAN总线系统接入以太网络中,使网内任意一台计算机都能对舱室内部微环境进行远程监控。结果:该系统除能对现场进行监控,还具有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监控。结论:提高了军队卫生装备远程监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将传统的RS232接口的设备转换为CAN接口的方法。方法:CAN总线上的节点是网络上的信息接收和发送站.智能节点能通过编程设置工作方式ID、地址、波特率等参数。它主要由单片机和可编程的CAN通信控制器组成。结果:实现了这类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软件设计包括SJA1000的初始化、发送和接收等应用中最基本的模块子程序。结论:CAN作为一种可靠性高、价格低廉、实现简单的现场总线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形成了国际标准,并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很多传统的RS232接口设备都将面临向CAN接口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尝试使用CAN总线替代目前X线遥控透视诊断机上使用的RS232通信。方法:上位机和下位机使用AVR单片机ATMega64进行控制。CAN总线协议控制芯片使用飞利浦SJAl000芯片,CAN总线收发器使用TJA1050芯片。结果:在X线遥控透视诊断机中,控制台到CPU板之间使用长度为15m的综合电缆,通信速度设定为800Kbit/s,系统运行稳定。结论:CAN总线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现场总线,通信速度高、距离长、可靠性高、布线简单,可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复杂度,非常适合在X线诊断设备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一套基于CAN总线的远程实时监控中心供氧系统。方法在各临床科室供氧输入端安装氧气监控装置,采集供氧压力、流量和用氧量等参数,并通过CAN总线将其远程传送至中心供氧上位机。结果氧气监控装置能正常地采集压力、流量和用氧量等参数并将其传送至上位机,能正常地响应并执行上位机的控制命令;上位机能正常地显示监控状态。结论该监控系统可实现中心供氧的远程监控,提高供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模拟定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控制模式的优点、硬件配置及通信方式的工作机理,证实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CAN现场总线网络的设计非常灵活,很适合于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文章介绍了CAN现场总线技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计方案中的应用,讨论了CAN网络节点的硬件、软件设计,重点说明节点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节点程序流程结构,及部分源代码。将CAN总线网络应用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设计中,使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自动化医疗仪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一种医院中心供氧实时监控系统中CAN总线接口的设计及验证过程。针对医院中心供氧实时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和控制的要求,采用微处理器MSP430F149搭载CAN协议控制器MCP2515及收发驱动器PCA82C250实现。验证结果表明,该CAN总线接口通过其SPI接口实现了微处理器MSP430F149的CAN接口扩展,可以满足中心供氧实时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和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A radiation protection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distributed computers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features of the radiation source of the HT-7U fusio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protecting the workers and the public against neutron and photon radiation, and especially for ensuring that workers cannot unexpectedly enter an area of high radiation level in any case. A multisubsystem (irradiation monitoring subsystem, access control subsystem, safety interlock subsystem and other related facilities) integration concept is proposed for the design. This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up-to-date industrial field bus CAN, featuring simplicity and flexibility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y for real-time long distance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aster protoc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