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勇  赖良 《西部医学》2012,24(10):1891-18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原因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2376例接受LC治疗患者中,中转开腹手术93例的临床资料、中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中转开腹率3.91%,其中因腹腔、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急性炎症术野渗血致解剖不清主动中转68例,占73.1%。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5d;被动中转开腹(发生大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后中转开腹)病例25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4.6d。结论当LC术中遇到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等手术难度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主动中转开腹避免和/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意义。方盛对比我院34例LC主动中转与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效果。结果主动中转开腹25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炎症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异常。手术时间平均为71min,术后平均住院为7.5d,无并发症发生。被动中转开腹9例,主要原因为胆管损伤、出血,平均手术时间为127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6d,有6位出现并发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C中遇到胆囊三角严重粘连,结石嵌顿不能推动,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者,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应主动中转开腹,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9年4月胆囊疾病患者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3 000例LC中转病例98例,中转率为3.27%,术后患者顺利出院,中转病例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胆囊炎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发生Calot 三角致密性粘连、解剖不清、胆囊周围严重粘连、出血及胆道损伤.及时中转开腹,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斌 《吉林医学》2010,(30):5360-536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6例,其中中转手术19例(4.56%)。结果:术中腹腔内出血11例、胆囊及Calot三角解剖困难5例、胆管损伤3例,予中转开腹进一步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强调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熟悉各种解剖变异、规范精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是避免或减少LC并发症的关键。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解剖困难、出血不易控制、损伤周围脏器等情况是中转开腹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因素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遇到的相关复杂因素,总结手术经验,探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经腹腔镜胆囊切除(LC)190例,分析Calot三角解剖变异、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管结石、腹腔粘连、胆囊萎缩等复杂因素。结果:190例LC手术中,71例(37.4%)遇到不同程度的一项或几项困难复杂因素,中转开腹6例(3.1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LC术中各种复杂因素,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能及对策,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原因及如何避免中转开腹.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行三孔或四孔法LC 789例中14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转的原因.结果 本组中转率为17.7%,14例均完成相应手术,1例术后并发胆漏,均痊愈出院.结论 LC中转开腹原因有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严重粘连、解剖变异、术前漏诊误诊等.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把握中转时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9-2016.10行腔镜胆囊切除术1216例中转开放手术29例患者,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2.4%(29/1216),胆囊周围粘连致密8例,Calot三角分离不清12例,出血3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术中胆囊癌2例,术中胆漏1例.患者转开腹后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出现胆漏1例,伤口感染2例,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三角不清及胆囊周围粘连、出血、术中胆漏等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术中及时中转开腹可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充分评估、合理处理胆囊三角及胆囊床可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完成LC74例,2例(2.63%)由于Calot三角粘连严重解剖不清中转开腹,术中出血1例,胆漏2例(2.6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例(1.32%)。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慎重处理Calot三角,及时中转开腹,尽最大可能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LC在基层医院开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薛新国  云瑞东  王学峰 《海南医学》2007,18(11):103-104
目的 总结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00例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100例患者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开腹原因等.结果 中转开腹4例(2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萎缩、1例为胆囊严重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其余均行LC,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23min.术后住院时间1~3天,平均1.9天.1例胆囊息肉术后诊断胆囊癌,1例并发切口感染.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合理掌握适应证,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 (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指征。方法 对LC中 3 2例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中转开腹率为 3 .2 % ,主要原因为胆囊周围粘连、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Calot三角显露不清或无法解剖。结论 掌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及开腹后的处理是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3.1%,21例患者经中转开腹手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LC中转开腹原因分析为胆囊及Calot三角周围严重粘连、术中出血、胆管损伤及Mirizzi综合征等。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谨慎、果断灵活及规范的操作等,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另外,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LC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评估LC术前难易的程度及怎样减少LC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5月至2006年5月5 000例LC中150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LC中转开腹发生率为3%,其原因为胆囊周围黏连,近期急性发作,Calot三角解剖不清,难以确认胆总管是否有损伤。结论:胆囊周围黏连,近期急性发作,应慎重选择LC。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此类并发症发生的措施。方法:选取6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10个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结石数量、腹部手术史、解剖结构异常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2934、0.0028、0.0063、0.0088、0.0261、0.0311,P>0.05)。而胆囊颈结石、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等4个因素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560、4.9681、5.0681、4.5131,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发生有影响(P<0.05)。结论: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易导致胆总管损伤、肝动脉损伤、胆囊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贾世卿 《中外医疗》2009,28(35):50-5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 omy,LC)的术式、术中处理,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为54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成功完成LC,腹腔镜完整胆囊切除术44例,胆囊大部切除术加残余胆囊黏膜电灼破坏术6例。因Calot三角致密粘连,解剖不清,转开腹3例,因胆囊坏疽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60min。术后住院5~10d,平均7.2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39例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施行LC.结果:37例成功施行LC,2例中转开腹.结论:有腹部手术的患者可以行LC.如不能建立良好气腹或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解剖不清应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1月至2003年5月中3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囊三角层次不清、1例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1例腹腔内广泛粘连,其他病人无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病人恢复顺利。结论 严格医生上岗前的培训、管理,仔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是防止LC医源性损伤发生的3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即刻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即刻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226例急性胆囊炎LC中转开腹18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胆囊炎LC中转开腹发生率为7.96%。其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12例(66.7%),内瘘3例(16.7%),出血2例(11.1%),胆管损伤1例(5.6%)。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安全可行。如完成LC有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适时中转开腹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腹部超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价值。方法对1200例LC难度和术前腹部超声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超声检查包括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周围有无积液、胆囊大小。LC难易程度根据镜下解剖胆囊三角和剥离胆囊床最短时间为标准来划分。结果术前超声对胆囊结石诊断正确率为95.8%。30例(2.5%)中转开腹(OC)前解剖胆囊三角和/或剥离胆囊床的最短时间为30分钟,超声检查胆囊壁厚度>3mm350例中340例(97.1%)行LC困难。而胆囊壁<3mm的850例中85例(10.0%)行LC困难,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胆囊周围积液均行LC困难,其中约75%中转开腹;60例胆囊积液中54例(90%)行LC困难,50例萎缩性胆囊炎中有47例(95%)行LC困难。结论术前超声检查中胆囊壁增厚是预测LC困难与否的较精确的指标,而胆囊周围积液、胆囊积液、胆囊萎缩对预测LC难易程度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调查统计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LC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行腹腔镜切除术的860例患者进行分析,选取9个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60例LC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并发症共16例,发生率为1.86%。主要并发症有腹壁戳孔大出血、戳孔疝、胆囊动脉滑脱出血、右侧肝管夹闭损伤、胆总管横断损伤、胆囊管残余结石和术后胆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导致LC手术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有病程、囊壁厚度、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Calot三角粘连以及手术史(P值分别为0.000,0.041,0.006,0.004,0.013,0.000)。结论:病程、囊壁厚度、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Calot三角粘连以及手术史与LC手术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上需要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