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婴儿猝死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儿猝死综合征指婴儿包括新生儿突然死亡但从病史或尸解未能发现死亡的确切原因者,是目前发达国家婴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它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与猝死有关因素包括,呼吸暂停发作,伏卧睡眠姿势,孕母吸烟或母婴被动吸烟,生活环境和环境温度,胃食道反流,产科有关因素等。从流行病学,病理学,病生理学,产科新生儿科临床,儿童保健等多方面研究认为发病与多种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其母亲孕期增重和婴儿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儿童肥胖相关公共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本院所在区域的4所幼儿园中的956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体质量、身高、母亲孕期情况、婴儿的喂养方式、家庭基本情况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孕期增重、婴儿喂养方式和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发放956份调查问卷,成功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948份,回收率99.16%。受访儿童中有10.02%(95/948)为肥胖。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体质量增加大于15kg和婴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是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体质量增加大于15kg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婴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其他因素与儿童肥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制定预防儿童肥胖的相关公共卫生政策和措施的工作中,指导孕妇适当控制体质量增长,鼓励产妇采用纯母乳喂养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程度构成,剖宫产对42d婴儿血红蛋白值的影响,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TNF-α与细胞凋亡基因产物陆、FasL蛋白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来纷纷报道妊娠期母亲服用大麻和可卡因后可影响胎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一般认为婴儿身体脂肪皱襞厚度(mm)和上肢脂肪分布范围的大小(cm~2)能反映婴儿的能量储备;婴儿身体无脂区,(lean body mass)如手臂肌肉的平均周经(cm)和无脂区面积(cm~2)反映了婴儿的蛋白质储备。婴儿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如臂围与头围之比和体重指数(ponderal index)表明了新生儿的营养状态、产前应激的时机、新生儿的预后和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已成为目前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肠道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体和新生儿之间的菌群交换,孕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喂养方式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均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平衡。而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儿童肥胖、过敏性疾病及儿童自闭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母亲在孕期能提早进行肠道菌群的健康检测,及时干预调节,那么婴儿出生后就能建立平衡的肠道微生态,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婴幼儿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妇幼健康》2007,(10):47
一岁半的娃娃居然还不会笑。儿童医院专家昨日检查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电脑:由于母亲怀孕期间过多使用电脑、复印机等辐射设备,结果导致宝宝患上婴儿痉挛症。  相似文献   

7.
营养性疾病     
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与肥胖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矿物质与儿童营养性疾病关系的探讨;重庆市郊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和铁营养状况相关性分析;6岁以下童不同年龄间维生素A缺乏情况对比研究;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发病机制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沈阳市婴儿早期语言理解与表达方式的发展情况,探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规律。方法研究使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采用父母报告的形式,对沈阳市城区620名8~16个月婴儿的早期语言反应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初期对语言的反应、听短句的反应、开始说话的方式。结果绝大部分8个月婴儿在开始讲话之前,对"自己的名字""妈妈""爸爸""别动/不许动"等词语有反应。8个月的婴儿平均能听懂11个短句,16个月时能听懂26个短句。婴儿用手指物的能力,比看到想要的东西直接说要的能力要早出现,儿童"模仿语音"比"一看到东西就喜欢叫出它的名字"要早1~2个月。结论 8~16个月是婴儿语言理解的快速发展期,8个月婴儿已经开始对听到的语言产生反应,16个月时已经可以听懂相当数量的短句,会用简单的表达方式来表达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4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一直坚持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所有婴儿出生后必须4~6个月纯母乳喂养,因母乳是婴儿最适当的天然食品,高母乳喂养率对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情商发育有很大作用。因此,应加强对产妇宣教,积极改革产房制度,促进母乳喂养,从而提高我院分娩的婴儿母乳喂养率,但仍有少部分产妇因各种原因没有坚持母乳喂养。现就影响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母乳喂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18001深圳市人民医院郑名超母乳喂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提高人口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母乳是婴儿最好,最安全的食品,既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又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很适合初生婴儿的需要。但是,母乳喂养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分述如...  相似文献   

11.
《妇幼健康》2007,(4):46-46
有些年轻的父母,育儿心切,总想尽早让小儿学会走路,于是,当婴儿出生7-8个月的时候就让其学走路,一般来讲,过早地让婴儿行走,对他的身体生长发育是很不利的,应该按婴儿发育生长的规律,适时的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营养门诊中婴儿轻中度贫血的喂养行为问题及原因。方法:选择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营养门诊确诊为婴儿轻中度贫血的婴儿90例,排除疾病因素,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其0~12月的喂养行为。结果:由祖父母参与儿童喂养者占80%,6月龄添加半固体食物(含糊状、泥状食物)占90%,8月龄添加固体食物占10%,12月龄没有开始自握勺训练100%,8月龄夜晚喂养次数大于1次占90%,大于3次占20%,婴儿每次喂食时间大于60分钟占40%,婴儿需多人适哄大于3次占20%,或边吃边玩,边食边看电视占90%。90例婴儿都无固定的餐具和固定的餐桌椅,喂哺过程中无一例使用鼓励性语言,做示范动作。结论:婴儿期90例婴儿轻中度贫血与其喂养行为有关,缺乏进食技能的训练。因此应着重科学育儿知识的宣教,及时发现并纠正喂养行为中的偏差和对婴儿进食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妇幼健康》2007,(8):50-50
儿童需要3种食品——饮食营养、知识和爱,婴儿同样如此。 婴儿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在受到爱抚、情绪良好的状态下,通过玩获得知识。当婴儿缺乏爱抚和教养时会引起动作不协调、情感缺乏、肌肉和筋骨、关节器官等不能正常发展。机体也不能进行最大限度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杀手。北京市儿童保健所针对近年来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先天性心脏病已经从第三位死因上升到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皮肤疾病     
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43例临床疗效观察,婴儿疥疮误诊为湿疹45例分析,儿童头癣76例诊疗分析,伊曲康唑连续疗法与冲击疗法治疗儿童白癣的疗效比较,小儿摩擦苔癣样疹180例病因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5例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出生时无明显疾病的足月产婴儿生后1~<2月体检时疾病检出情况,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使用在北京市某城区医院出生、并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来医院进行出生后42天健康检查的婴儿体检资料,分析其疾病发生情况。结果在345名1~<2月婴儿中,在检出的各常见疾病或异常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湿疹(13.3%)、黄疸(8.4%)、脐疝(7.5%)。肥胖的检出率为4.3%,男婴肥胖的检出率(6.8%)明显高于女婴(1.8%)。结论重视1~<2个月婴儿中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关注婴儿肥胖问题,开展自出生开始直到整个童年期有关肥胖的追踪研究。在家长中普及育儿知识,提高识别异常情况的能力,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儿科基础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婴儿生长发育水平调查;2008名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研究;2001~2006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变化趋势;051名幼儿园儿童体检资料分析;0~3岁流动儿童保健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18.
《妇幼健康》2006,(9):51-51,50
孕妇用电脑新生儿易耳聋 近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近期对北京28709个0-6岁儿童听力状况的调查,得出结论:孕妇在怀孕期间使用电脑,其下一代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能增加84倍,电脑辐射成为导致婴儿听力残疾的头号危险因素。因此专家提醒,孕妇应避免4个小时以上,长时间地操作电脑,尽量远离微波炉、电视等电器,尤其对于怀孕前3个月的孕妇更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儿童卵巢肿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卵巢肿瘤32例临床分析左约维刘建中儿童患卵巢肿瘤较少见,约占15岁以下儿童肿瘤的1%[1],居儿童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大多发生在较大儿童,偶见婴儿及新生儿。我院于1970年1月至1989年12月共收治儿童卵巢肿瘤患儿32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相似文献   

20.
婴儿过敏预防的认识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过敏性疾病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三个阶段。过敏性疾病常起自婴儿,婴儿过敏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和皮肤症状,可出现肠绞痛、非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或呕吐、便秘、腹泻以及湿疹等。急剧增多的婴儿过敏疾病患者对所有医生,特别是儿童保健科医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