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抗拔力和抗钮转力测试,评价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与牛骨形成蛋白复合(B组)植入狗的股骨中,以实心柱状种植体(A组)及单纯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C组)为对照,分别于植入后2,4,8,16,24周处死动物,进行抗拉拔力测试。结果在各时间点,B组的剪切强度都明显高于A组,除植入后24周,B、C两组的剪切强度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时间点B组都明显高于C组;扭矩胡时间增大,各时间  相似文献   

2.
表面多孔钛螺旋种植体复合骨形成蛋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多孔钛螺旋种植体复合骨形成蛋白的实验研究张辉秋刘宝林赵路红朱南洲汪晓辉李芸目前各种材料制成的种值体表面缺乏骨诱导成分,植入颌骨后骨修复速度缓慢,二期手术间期长。本实验应用从小牛骨中提纯的骨形成蛋白(BMP)与表面多孔钛螺旋种植体复合(复合组),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抗拔力和抗扭转力测试 ,评价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与牛骨形成蛋白复合 (B组 )植入狗的股骨中 ,以实心柱状种植体 (A组 )及单纯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C组)为对照 ,分别于植入后2 ,4 ,8 ,16 ,24周处死动物 ,进行抗拉拔力及抗扭转力测试。结果 :在各时间点 ,B组的剪切强度都明显高于A组 ,除植入后24周 ,B、C两组的剪切强度无明显差异外 ,其余时间点B组都明显高于C组;扭矩值随时间增大 ,各时间点上 ,B组均大于A、C两组 ,C组大于A组。结论 :骨形成蛋白与中空多孔种植体复合 ,可提高种植体的力学性能 ,缩短种植周期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冷冻干燥法,将聚乳酸(PLA)制成多孔成形块状,并将PLA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有效的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在术后2,4周通过X线片、组织学观察缺损部位的骨生成情况。结果表明:PLA-rhBMP-2植入组术后2周就有部分新骨形成,术后4周骨生成明显;而单独植入PLA组术后4周仅有少量新骨生成。钙含量测定显示PLA-rhBMP-2组高于PLA组。结果提示:PLA为BMP的有效传递系统,PLA-rhBMP-2复合植入块是一种有应用潜能的人工骨替代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冷冻干燥法,将聚乳酸(PLA)制成多孔成形块状,并将PLA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有效的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在术后2,4周通过X线片、组织学观察缺损部位的骨生成情况。结果表明:PLA-rhBMP-2植入组术后2周就有部分新骨形成,术后4周骨生成明显;而单独植入PLA组术后4周仅有少量新骨生成。钙含量测定显示PLA-rhBMP-2组高于PLA组。结果提示:PLA为BM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试并分析新型种植体及钛种植体与骨的剪切强度。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对象,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及钛合金种植体为对照,用力学测试方法研究新型种植体-氮化硅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和单一氮化硅种植体植入股骨后,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强度。结果:两种有涂层的种植体植入后1个月,其界面剪切强度高于非涂层者,但3个月后实验组的两种种植体界面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骨形成更牢固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可取代VLC-1型粘结剂的新型可见光固化粘结剂。方法:按照有关试验标准和参考资料测定研制的新型粘结剂和VLC-1型、DurafilBond粘结剂的剪切粘结强度(SBS)、压缩强度(CS)、径向拉伸强度(DTS)、表面硬度(Hv)和聚合程度(DP)。结果:新型粘结剂的CS、DTS、Hv、SBS和DP分别为196.2MPa、41.9MPa、286.8MPa、28.4MPa和63.1%,明显高于VLC-1型粘结剂(P<0.01)。结论:VLC-2型光固化粘结剂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可取代VLC-1型粘结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新的骨代用材料。方法:采用珊瑚转化多孔羟基磷石(CHA)作为移植物支架,用I型胶原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及赋形剂,将三者复合制成新型人工骨,进行了大鼠标准颅骨缺损骨移植实验。结果:CHA/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rhBMP-2/CHA/胶原具有骨引导和骨诱导双重特性,其成骨效应明显优于单纯CHA/胶原植入。结论:该复合人工骨有可能成为临床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粗糙度的种植体在不同植入时间的剪切强度的变化,评价不同粗糙度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方法:将纯钛的光滑试样、微粗糙表面(I)、微粗糙表面(II)、大粗糙表面等四组植入家兔股骨中,分别在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将种植体连同周围的骨组织切下来,进行拉出试验。结果:随着种植体表面粗糙度的增大,界面剪切强度呈增大。随着植入时间的增加,界面剪切强度也呈增大趋势。结论:对于纯钛,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剪切强度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粗糙度的增大,剪切强度也随之增大;随着植入时间的增加微粗糙与粗糙表面的剪切强度趋向接近。  相似文献   

10.
研究成功一种用于口腔种植体的Si-Mg-Ca-P(F)系含氟生物活性玻璃涂层材料。测定了涂层与钛合金(Ti-6AL-4V)底材的剪切强度为19.37~24.97MPa。涂层耐生理盐水浸蚀。显微结构分析证明,植入动物骨中的涂层材料与骨组织能产生化学结合。生物活性玻璃涂层-钛芯人工牙根种植体早期临床植入为49例,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聚乳酸和无活性脱钙骨基质载体对rhBMP-2异位诱导的骨形成。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无活性脱钙骨基质(DBM)和聚乳酸(PLA)复合,植入小鼠股部外侧肌肉陷窝比较PLA和DBM载体对rhBMP-2诱导骨形成的影响。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和钙含量测定以及骨钙素(BGP)放疫测定,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后21天,实验组均可见新生软骨细胞和软骨岛,rhBMP-2/PLA和DBM/rhBMP-2组还可见部分骨组织形成,见骨小梁、板层结构和红骨髓,rhBMP-2/PLA组PLA部分吸收,DBM/rhBMP-2组DBM无吸收迹象。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ALP、BGP水平和Ca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hBMP-2/PLA与DBM/rhBMP-2组在ALP和BGP水平上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组比后组的Ca量为高(P<0.05),这二组与单独植入rhBMP-2组相比,定量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LA和DBM均为BMP的良好载体;(2)rhBMP-2/PLA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2.
多孔β—TCP/BMP复事人工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BMP)和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人工骨联合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TR)技术中,评价其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狗4只,制备下颌后牙区人工骨缺损。实验牙位随机分为3组:①骨形成蛋白/引导组织再生(BMP/GTR)组;缺损处植入引导膜材料和复合人工骨;②GTR组;单位放置引导膜材料;③以常规翻瓣术为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做组织学观  相似文献   

13.
中空多孔钛种植体复合牛骨形成蛋白的实验研究: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牛骨形成蛋白(bovin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BMP)与中空多孔柱状钛种植体复合形成以种植体为中心的多载体系统,进行骨内即刻种植,以探讨种植体-骨界面的骨生长代谢过程,并验证即刻种植的可能性。方法:在杂种狗下颌骨建立即刻种植模型,于2、4、8、16、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光镜和扫描电镜。结果结论:新生骨逐渐长入种植体表面孔隙中,并与钛表面形成骨性结合;bMP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单纯用膜及膜结合BMP修复与种植体有关骨缺损的愈合速度及界面情况,应用HA太种植体植入伴有裂状缺损的拔牙窝内。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用聚四氟己烯膜(PETE膜)结合BMP,另一级氟乙烯膜工。术后2、4、8、12周分别行大体,X线,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单纯用膜能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生成,而膜结合BMP处理的种植体骨修复启动早,骨界面愈合速度较较中提前约4-6周,两种方法为扩大种植体的适应证范围,解  相似文献   

15.
研制一种可取代VLC-1型粘结剂的新型可见光固化粘结剂,按照有关试验标准和参考资料测定研制的新型粘结剂和VLC-1型,DurafillBond粘结剂的剪切粘结强度,压缩强度,径向拉伸强度,表面硬度和聚全程度。新型粘结剂的CS,DTS,Hv,SBS和DP分别为196.2MPa,41.9MPa,286.8MPa,28.4MPa和63.1%,明显高于VLC-1型粘结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单纯用膜及膜结合BMP修复与种植体有关的骨缺损的愈合速度及界面情况,应用HA喷涂钛种植体植入伴有裂状缺损的拔牙窝内。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用聚四氟己烯膜(PETE膜)结合BMP,另一组单纯用聚四氟己烯膜。术后2、4、8、12周分别行大体,X线,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单纯用膜能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生成,而膜结合BMP处理的种植体骨修复启动早,骨界面愈合速度较单纯用膜可提前约4~6周。两种方法为扩大种植体的适应证范围,解决植床质和量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骨形成蛋白与胶原膜复合物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BMP)与胶原膜相复合,探寻有效的复合方法并评价其生物体内的诱导活性及组织学反应。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BMP与胶原膜相复合,并将三种复合膜及1mg的BMP分别植入小鼠股部肌肉陷窝内,于术后1、2、3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 三种复合膜均能很好地诱导分化成骨,较单纯BMP植入组成骨时间早且致密,植入后三周,复合膜已完全为骨组织所取代。但在植入早期,采用胶粘法制导制得  相似文献   

18.
即刻种植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通过改进的犬却刻种植研究模型,验证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探求适宜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理方式。方法 在骨缺损区内分别植入脱钙冻干异体骨,骨形成蛋白复合的异体松擀骨,以空白植入为对照,观察不同时间和部位骨缺损的修复程度及种植体骨结构情况。结果 DFDBA组12周,BMP复合骨组8周骨缺损修复完成,种植体骨结合形成;无材料植入组骨缺损仅修复的3/5。结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经过适当处理,可形成良好骨结合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胶原膜和胶原膜与人骨形成蛋白(hBMP)联合应用引民即刻种植体周骨缺隙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将复合有hBMP和hBMP的相同种植体分别植入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拨牙窝,覆盖胶原膜。于术后2、4、8、12周每次处死狗3只,取格,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在种植体周骨缺隙部,有hBMP组2周时即有大量新骨形成,8周时骨缺隙完全由成熟的骨质充填,而无hBMP组,12周时种植体周骨缺隙由仍未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硅涂层,含硫代磷酰基团偶联剂及固位微球对NiCr合金与Artglass的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个NiCr合金试件分为4组,每组8个试件分别按上述三种方法处理表面,单纯喷砂组作对照,然后与Artgalss树脂粘结,测定其剪切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均显著提高了NiCr合金与复合树脂的剪切强度(P<0.01),且固位微球组获得最大的剪切强度,而硅涂层与偶联剂组强度上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三种表面处理方法所得强度均可为临床应用所接受,但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