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分析其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7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经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诊断后,对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敏感度分别为70.2%、70.8%,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略低于心电图;两者的准确性相等均为7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特异性分别为86%、79%,超声心动图的特异性强于心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有较高的互补性,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诊断方法,这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整体水平,从而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如何诊断过早复极综合征及避免其在临床工作中的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初诊误诊的过早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心肌酶、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 过早复极综合征患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或心包疾病;心电图以J点上移,V2~V5ST段凹面向上抬高为主要特征;心肌酶、心脏超声检查可帮助除外器质性心脏病;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可较好地反映出过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 过早复极综合征为心脏复极过程中的电变化,为生理性心电图变异,认真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及综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以降低过早复极综合征的初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王卫 《北方药学》2011,8(12):45-45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作的关系,总结其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析其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并经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将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心脏彩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心电图ST-T改变有助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心电图ST-T...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心电图改变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8例VMC患者,其中重症VMC 16例,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改变尤其是重症VMC心电图特征。结果 58例患者均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最常见为ST-T改变,其次为早搏;重症VMC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酷似心肌梗死或伴QRS波电压降低。结论 VMC患者心电图常出现异常改变,尤其是重症VMC心电图表现复杂、多变,常见为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体位心电图检查结果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民 《淮海医药》2005,23(1):32-33
目的 观察分析坐位心电图与卧位心电图的不同表现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按就诊的先后随机选择 6 0位男性被检查者分别进行坐、卧位心电图检查 ,坐卧位的先后次序随机交替。对每例坐卧位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坐位检查者心电图多数导联 QRS波振幅有明显变化 ,十二导联 QRS波总振幅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 4例卧位性窦性心动过缓 ,1例卧位性房性早搏 ,1例坐位性房性早搏。结论 坐位心电图 QRS波振幅与卧位心电图有所不同 ;体位改变可能出现某些心律失常。坐位心电图检查是对卧位心电图检查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性别、ST-T改变等的关系,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检查健康体检人群500例,就其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以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左室高电压者占体检总人数的23.6%(118/500);男性左室高电压发生率为23.5%,女性为23.9%,男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发生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例左室高电压中合并ST-T改变31例,经心脏超声证实为左室肥厚23例。结论单纯左室高电压对于心电图左室肥大的诊断没有特异性;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合并ST-T改变诊断左室肥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ST-T改变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的关系以及性别间有无差异,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638例,就其心电图的ST-T改变,以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ST-T改变者人数占体检总人数的13.03%(474/3638),其发生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升(P<0.05),且男女发病率(12.98%VS13.09%)无明显区别。结论心电图中出现ST-T改变时,须结合各方面情况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临床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发生心电图改变的类型、原因及其与妊高征轻重程度的变化。方法对来医院检查的2010年8月-2014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妊高征的542例孕产妇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各种心电图改变进行分类、登记、分析,计算其发生率。结果收治的542例妊高征患者中,发生心电图改变的262例(48.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为96例(36.9%);期前收缩38例(14.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1.2%);各类束支阻滞17例(6.5%);预激综合征9例(3.5%);缺血性改变87例(33.5%);左心室高电压11例(4.2%);电解质改变15例(5.8%);低电压16例(6.2%)。542例妊高征患者中,轻度妊高征患者267例,发生心电图改变75例(28.1%);中度妊高征患者190例,发生心电图改变57例(30.0%);重度妊高征患者85例,发生心电图改变64例(75.3%)。重度妊高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与轻度、中度妊高征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 <0.05),轻度妊高征患者与中度妊高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妊高征患者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改变,其发生率与病情轻重有关,尤以重度妊高征患者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增加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表现ST段显著移位为其特点,面对损伤区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则呈相反的变化.病后数小时出现大Q波及T波倒置.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电图上显示的Q-ST-T的变化有其特征性的演变过程,因此,观察心电图演变对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蕴  杜红  王薇  杨媛媛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25-727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回顾四年间2 460例动态心电图,对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者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40例,检出率1.62%,均为男性,年龄22~70岁。动态心电图检出比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1 0 0%∶1 5%,P<0.0 5),Ⅰ型明显多于Ⅱ型(8 5%∶1 5%,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Ⅰ型为主,以青壮年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P波离散度 (PWaveDispersion)与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 方法  对 30 6例住院患者进行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 ,测量其P波离散度 ;同时还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 P波离散度≥ 4 0ms者其 2 4h动态心电图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波离散度 <4 0ms者。 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脑血管病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关系 ,本文将我院住院病人急性脑血管病 (ACVD) 80例中心电图异常 5 0例分析报道如下 ,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中 ,脑出血 4 8例 ,年龄 4 2~ 78岁 ;蛛网膜下腔出血 2例 ,年龄 35~ 6 8岁 ;脑血栓形成 18例 ,年龄 31~ 71岁 ;脑栓塞 12例 ,年龄 36~ 6 9岁。全组均在发病后 3天内行心电图检查。1.2 心电图改变 :80例中 ,心电图异常 5 0例占 6 2 .5 %。其中脑出血心电图异常 33例 (占 6 8.8% ) ,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 1例 (占 5 0 % ) ,脑血栓形成心电图异…  相似文献   

13.
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综合征44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晚期妊娠者可出现P—R间期缩短,其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现在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心电图分析我院就诊的晚期妊娠者均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年龄22~40岁,排除了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变等,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单位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单位体检人群的心电图信息,筛选异常心电图,分析其类型及与人群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17.0%,前5位的原因分别为:ST-T改变、室上性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同类别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年龄段分布有所差异,总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者)应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需要接受冠脉造影的9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患者均进行标准15导联静息心电图检查,再将其慢性ST-T改变情况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将冠脉造影结果为阳性者判定为冠心病,并分析静息心电图ST-T改变情况,其中心电图阳性组有44例,真阳性19例,占43.18%,假阳性25例,占56.82%;心电图阴性组有48例,真阴性22例,占45.83%,假阴性26例,占54.17%。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不是很高,临床上只能将其作为冠心病的参考依据而不应该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P-R间期缩短对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多变的特点,其可使旁道部位不同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可能相反,甚至同一患者的心电图也能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三联征包括短P-R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8月,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患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检出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方式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较大,同时动态心电图检出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性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常规心电图,差异较大,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的效果较高,能有效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可以分析心律失常的类型,提高临床诊断率,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其效果远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正>常规心电图(ECG)在临床上应用已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由于其只能记录受检者静息状态、较为短暂的心电变化,有其局限性。而动态心电图(DCG)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的ECG与DCG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住院的134例各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分析其特点及与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60例心电图异常者中59例(90.7%)为重症患者,32例正常心电图患者中只有1例(6.7%)为中重型患者;68例心电图异常的61例心电图异常中小脑出血(7.3%)、蛛网膜下腔出血(12.2%)的心电图异常显着少于壳核(30.4%)、丘脑(18.3%)、脑叶出血(23.1%)的心电图异常。结论脑出血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血管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并对脑血管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对高龄、高血压病等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87-3788
为提高医学生标准心电图阅读能力,针对学生的知识及技能薄弱点,我们改革了医学生"标准心电图产生原理"、"阅读标准心电图的步骤及方法"等部分的教学;通过分析非标准导联连接的心电图及结合临床病例标准心电图,大量阅读标准心电图,扩展了学生心电图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更全面理解掌握了心电图知识;培养了学生系统有序阅读标准心电图的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别标准心电图图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