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明月  李君豪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63-163,168
目的:探讨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CA)的临床优缺点。方法:将30例临床诊断的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即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传统阑尾切除术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二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肠粘连和肠梗阻发病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传统阑尾切除术。结论:和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阑尾切除术而成为公认的、标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的临床分析,探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了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1例,同时将同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P<0.05),而对比术后疼痛、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术后疼痛、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无明显优势,而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此,目前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实用性和安全性可靠,但不能完全取代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6):138-141
目的经自然孔道腔镜手术已成为腹腔镜外科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探讨经脐皱襞三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阑尾炎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麦氏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进行经脐皱襞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均较同时段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然孔道脐部三孔法行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不可比的美容效果,达到腹壁无痕,手术视野更开阔,腹腔清洗更方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少,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在腹腔镜下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为腔镜组,同时选择同期66例行开腹手术的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腔镜组无1例切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切口感染9例,切口感染率为13.64%,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腔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较之于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评价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慢性阑尾炎且适合腹腔镜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M组)32例和常规腹腔镜组(C组)28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总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明显优于常C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常规三孔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具有术后恢复快、瘢痕隐匿、适用于高龄患者等明显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便于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急、慢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是既往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近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成为首选术式.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一孔法、二孔法和三孔法脐部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种[1],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术式尚存争议.现对我院采用3种术式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10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穿孔坏疽阑尾炎患者行开腹和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 90例穿孔坏疽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腔镜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24 h机体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切口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76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下采用3孔打结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脐部戳第一孔 (10mm)置腹腔镜 ,左、右下腹部各做5mm戳孔为操作孔 ,电凝切断阑尾系膜至根部以丝线双重结扎并切断阑尾 ,阑尾装入标本袋自脐部穿刺孔取出 ,不须缝合皮肤切口。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 ,无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30~70分钟 ,平均45分钟 ,术中出血0~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天 ,无切口感染、盆腔脓肿、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3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减少了手术的创伤 ,康复快 ,术后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9.
宋恩东  方寅 《安徽医药》2021,25(4):730-732
目的 通过比较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方面的疗效,研究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10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9例,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2例,手术均为同一位医生完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58.10±2.33)min长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53.06±2.15)min,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12.23±1.34)mL少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14.35±0.86)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术后排气时间(16.72±0.58)h优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19.42±0.47)h(P<0.05);两组术后使用止痛药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住院时间(4.74±0.21)d及住院费用(10699±158)元均低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5.65±0.20)d、(11253±10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一样,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并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住院费用,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70例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患者资料。结果 68例成功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例因阑尾粘连严重及阑尾位置变异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2.9%)。6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90 min,平均时间45 min,无切口感染,无二次手术,术后3~6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2 d,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1年,脐部切口愈合可,无明显瘢痕,无脐疝,无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安全、美观、创伤小,具有临床价值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腔镜下经乳晕入路甲状腺肿瘤切除与低位领式切口甲状腺肿瘤切除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低位领式切口甲状腺肿瘤切除50例作为对照组(A组),腔镜下经乳晕入路行甲状腺肿瘤切除50例为观察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及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吞咽不适、皮肤感觉异常、神经损伤、手足抽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经乳晕入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切口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传统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对比性分析40例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和39例接受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以后的临床效果,通过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切口在术后的美观程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2.95±0.50)cm,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6.15±0.50)cm,所得结果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4.00±1.00)d,而传统的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时间平均(6.00±1.00)d,所得结果的数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不同术式所需手术时间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相比较其切口小且美观,手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46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92例和观察组168例。对照组行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而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良好,在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79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锦东 《北方药学》2011,8(2):71+45-71,45
目的:将传统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对比性分析40例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和39例接受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以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2.95±0.50cm,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6.15±0.50cm,所得结果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4.00±1.00d,而传统的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时间平均6.00±1.00d,所得结果的数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不同术式所需手术时间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相比较其切口小且美观,手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39-240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1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及住院天数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上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但手术时间却长于小切口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利用后腹腔镜实施切除肾上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0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式分为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其中腔镜组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手术,而对照组则是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进行切除治疗,对比分析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出血情况和术后引流管留置等4项指标,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切除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腔镜组手术时间为(0.53±0.23)h,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56±0.65) h,术中出血量腔镜组为(47.82±25.91)ml,对照组为(158.15±44.84)ml,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利用腔镜实施微创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不仅创伤小、而且安全可靠、恢复快等特点,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能否降低阑尾切口感染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实验组运用小切口切除阑尾,切口位于右下腹压痛最明显处,约2~3 cm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切口,切口位于右下腹压痛最明显处,长度为5~7 cm,其他手术操作步骤完全一样,观察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切口平均长度为2.5 cm,手术时间平均为60 min,切口感染2例,占2.2%,其他并发症3例,占3.3%,对照组切口平均长度为5.8 cm,手术时间平均为57 min,切口感染9例,占9.5%,其他并发症4例,占4.2%,两组比较,实验组切口长度和切口感染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能显著降低阑尾切口感染率,不会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不会延长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妇科手术同时切除病变阑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5年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发现有阑尾病变的18例病人,术中进行阑尾切除。结果腹腔镜手术同时1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穿刺孔一期愈合,无肠梗阻、肠漏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必要进行阑尾探查,并可同时切除可疑阑尾,强调适应证为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和镜下阑尾有明显改变患者,切忌随意切除阑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对7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脐部右下缘行弧形切口长约1cm,插入5mm Trocar并插入腹腔镜,紧邻Trocar同切口直接置入有齿抓钳,找到阑尾并将其从脐部提出腹腔外用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并处理残端。结果本组70例阑尾炎患儿,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0±3.4)min,4例因坏疽性阑尾炎钳夹阑尾时阑尾断裂,3例因粘连牢固分离出血较多术中转为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28h,平均(15±6.2)h。术后住院时间5~7d,均痊愈出院。未发生腹腔残余感染及肠粘连。切口均Ⅰ级愈合,随访半年后患儿腹壁无可见切口疤痕。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是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值得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20.
朱信强  陈焰  管小青 《河北医药》2011,33(20):3103-31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术中残端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对135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阑尾残端圈套器套扎,Hemlock夹闭和残端结扎后再行镜下荷包缝合包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5例患者顺利完成LA,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4—7d,平均5d。无粪瘘发生,无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残端处理的方法均安全可靠,根据阑尾根部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