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开胸术后使用自控镇痛对减少肺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促进患有效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开胸术后患应用自控镇痛后咳痰效果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术后良好的自控镇痛,可有效的咳嗽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止痛药的副反应,减轻疼痛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使患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对减少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术中硬膜外置管 ,应用自控镇痛泵。药液组成 :0 12 5 %布比卡因 15 0ml加芬太尼 0 3mg加氟哌啶 5mg ,术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药 ;对照组采取疼痛时注射哌替啶、吗啡止痛。观察咳痰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 ,吸氧时间 ,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肺部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PCEA镇痛效果满意 ,患者自信心增强 ,能自主咳嗽 ,有效排痰 ,减少了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减轻食管癌术后疼痛的临床方法,从而减少诱发术后肺部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近期手术治疗22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分析(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65岁)。采用包括自控镇痛泵、阿片类药物的应用等方法并结合心理疏导。结果基本可达到术后不痛或仅有短时间的轻度疼痛。护理体会如下:(1)向患者讲明术后充分止痛的重要性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3)协助患者正确咳嗽排痰缓解引发的伤口疼痛。结论充分镇痛是防止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认真的护理工作将有效地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肺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每组20例,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8h、24h、36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术后镇痛组(p均〈0.05)。结论超前镇痛能有效地减轻肺部手术患者的早期疼痛,有利于使患者主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可直接影响其呼吸、咳痰、排痰,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安全有效的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自控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我院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效果良好。本研究比较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自控镇痛和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对呼吸的影响与护理,以提高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水平,减小肺部并发症.方法 将12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及护理;观察组除上述护理外,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呼吸情况,每1 ~2 h协助患者咳嗽、排痰,观察患者的咯痰效果、自主咯痰信心、镇痛效果及呼吸功能.结果 术后观察组有效减轻了疼痛,咳嗽、排痰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有利于患者循环呼吸的稳定,减小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了病人的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叶切除术后病人静脉留置自控泵对减少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观察组术后留置自控泵镇痛,药液组成:生理盐水(NS)134mL+芬太尼0.7mg+氟哌啶5mg,术后根据病人疼痛情况给药。对照组采用疼痛时注射哌替啶、吗啡止痛。观察咳痰效果、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吸氧时间、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满意,病人自信心增强,能自主咳嗽、有效排痰,减少了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术后促进有效排痰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鼓励咳痰、吹气球等常规排痰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排痰护理措施上加上常规镇痛泵镇痛、叩背咳痰及机械振动排痰等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研究组术后2d血管饱和度,术后3d每日平均痰液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镇痛、常规吸痰、叩背咳痰及机械排痰是肺癌术后有效排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经常遇到开胸术后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切口疼痛或咳痰无力,不能正确掌握咳痰方法,以至于不能有效咳痰,使痰液滞留在气管以及肺部细小支气管内,阻碍了肺部的通气功能,易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现介绍一种有效刺激咳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程兰  何静 《全科护理》2014,(16):1448-1450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食管癌术后病人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护理,即术前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法定时评估病人疼痛,根据评分行针对性镇痛处理;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超前镇痛知识宣教,术后在执行各临床操作前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评分行预见性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内疼痛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镇痛可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对肺癌病人行开胸术后的病区镇痛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2009年建立及运用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并实施包括培训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见性疼痛评估和急性疼痛护士及时镇痛反馈等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并与实施前肺癌开胸术病人镇痛满意度、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后,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提高(P<0.01),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下降(P<0.01或P<0.05)。结论融合病区规范化镇痛管理模式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能提高病人镇痛满意度,有利于降低由于开胸手术导致的肺部并发症和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沐舒坦雾化吸入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沐舒坦15mg加生理盐水20ml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术后排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主咳痰、辅助咳痰的容易程度,痰量及痰性状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排痰。  相似文献   

13.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可引起恶心、呕吐、肠蠕动减慢、肌肉痉挛、血管栓塞、心肺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随着自控镇痛技术的应用,使术后患者脱离了疼痛的折磨。术后自控镇痛(PCA)泵的应用可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增强患者的信心,增加肺顺应性,改善术后肺功能,并能够让患者深呼吸和充分咳痰,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溶液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沭舒坦注射液15mg加生理盐水20ml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术后排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咳痰、辅助咳痰的容易程度,痰量及痰性状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采用沭舒坦溶液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排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与传统的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脾切除、结肠手术、胆囊切除及胆肠吻合术,术前检查肺功能均正常。随机将患者分成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ysia,PCA)组和肌注杜冷丁(B)组。PCA组由电子PCA镇痛泵行自动皮下给药镇痛、B组患者术后感觉疼痛时,肌注杜冷丁镇痛。术后回病房分别于即刻,2,4,8,12,24,48h观察并记录2组的镇痛评分(VAS)、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不良反应等。术后一周观察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0~48h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差异无显著性,PCA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或P〈0.01。术后7d肺部并发症B组为4例,而PCA组仅1例,P〈0.01。结论皮下PCA用于肺功能正常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对血压、心率和呼吸无影响,镇痛效果明显,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优于传统的肌注杜冷丁组,是一种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可直接影响其呼吸、咳痰、排痰,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安全有效的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1].自控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我院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效果良好.本研究比较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自控镇痛和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运用于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宣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11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305例,在围手术期疼痛宣教中采用PDCA管理方法,观察7月-11月的每月患者镇痛满意度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术后疼痛的知晓度。结果 患者在术后镇痛满意度有明显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评估、描述、自控镇痛泵使用、疼痛的危害等宣教内容掌握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规范有效的管理不仅是围手术期患者得到疼痛的相关知识,也是改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镇痛治疗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疼痛与镇痛治疗对开胸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516例开胸行肺叶切除或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六日的疼痛情况。采用术中肋间神经冷冻、自控硬膜外镇痛、静脉泵镇痛和一般镇痛四种方法,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级。将疼痛4级以下的患者定为充分镇痛组,5级以上的患者定为不充分镇痛组,结合二组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充分镇痛组中,术后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和总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3%、4.41%和15.20%;不充分镇痛组中分别为25.32%,12.5%和30.77%,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术中肋间神经冷冻、硬膜外镇痛、静脉泵镇痛、一般镇痛的充分镇痛率分别为75.79%、52.17%、43.08%、11.93%。结论:术后镇痛治疗以充分降低疼痛评分(VAS≤4级)为目的,加强术后充分镇痛治疗是预防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邢华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77-7178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排痰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9例开胸术后患者采取排痰措施:心理疏导、咳痰训练、胸部叩击振动、雾化吸入等。结果通过对开胸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排痰措施,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确保了手术的效果。结论开胸术后排痰护理是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共选取44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给药镇痛。于术后1,8,24及72 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疼痛相关并发症、咳嗽及咳痰功能、呼吸功能等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5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1.82%);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功能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 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能显著减轻侧开胸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其镇痛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自控给药,并且还能促进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抑制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