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国际抗尿失禁学会(ICS)为其所下的定义是一种以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为特征的综合征.尿动力学改变为膀胱的无抑制收缩[1].膀胱过度活动症是老年尿失禁最常见的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这种情况日益严重,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2.
OAB症状 OAB(Overactive Bladder),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英文简称.2007年,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颁布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将其定义为“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 尿急是指突然而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  相似文献   

3.
<正>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组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现代医学对此病以对症处理和手术治疗为主,但疗效较差。重庆市肿瘤医院采用艾灸、针刺、穴位注射、耳穴埋籽4种方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标本兼治,疗效好,发挥了中医综合治疗的特色,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病案介绍患者吴某,女,65岁,有脑卒中病史,2013年7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上了岁数的人会受到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的困扰。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在"作祟"。据调査显示,我国大于40岁的人群大约有11.3%可能患有轻重不等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该病会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大众应对该病症有足够重视并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尿急、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尿频和夜尿,其病因尚不明确,无膀胱病理或感染的征象,一般为排他性诊断.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骶神经刺激等方式,但对一部分患者这些治疗的疗效可能仍不能达到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王贞虎 《现代养生》2014,(13):71-72
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压力性尿失禁,被称为女性泌尿系统三大常见疾病,但却往往被女性朋友刻意忽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围绝经期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膀胱过度活动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盆底肌训练,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调查表(OABSS)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改善程度及OABSS评分,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急次数、每次排尿量、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急次数、每次排尿量、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每次排尿量、排尿次数、OABS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障碍、心理影响、行为限制、总分各项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障碍、心理影响、行为限制、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在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围绝经期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憋不住""尿不出"等症状和痛苦,是许多人羞于说出的秘密。日常生活中,尿失禁往往被误认为无须就医的自然老化现象。急迫性尿失禁也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尿失禁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该病是由于主管排尿的神经不能准确向有关组织送达"开"与"关"的信号,导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缩泉胶囊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BA)的临床效果,探讨OBA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8例OBA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50例给予缩泉胶囊,同时加用托特罗定;对照组48例单纯服用托特罗定,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联合用药组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症状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平均24h排尿次数、平均24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缩泉胶囊联合托特罗定是一种治疗膀胱过度活勃症的有效方法,优于单纯使用托特罗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定义为:一组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尿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或其他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常伴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对OAB的诊断,需首先排除尿路感染等可能引起膀胱刺激症状的局部原发病变[1]。过去有关OAB的表述较为混乱,曾被称为女性尿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我院符合标准的膀胱过度活动症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通过比较日间及夜间排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Ⅰ-P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评分)治疗效果比较,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日间及夜间排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Ⅰ-P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评分)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对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症状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3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逼尿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次研究纳入的110名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各55例。临床组患者服索利那新治疗。参照组服托特罗定治疗。8周为1疗程。而后比较两组的排尿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状况,但临床组其改善程度显著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索利那新可更精确作用于泌尿系统,纠正逼尿肌发生的非自主性收缩。在显著改善患者综合排尿情况的同时,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13.
林玮斌  苏晓萍  李毅宁 《中国校医》2012,26(11):866+868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 2001年对于下尿路症状进行的标准化命名,它将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这个名词定义为尿急,伴或不伴急性尿失禁,通常有尿频和夜尿增多,而无泌尿系统感染性或其他确切病变者[1-3].有文献报道[3]大约17.0%大于40岁的人口可能有轻重不等的膀胱过度活动问题,其中女性17.0%,男性15.5%;年龄越大,发生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认识不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发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的临床症状,结合完整全面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及早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定义、病因及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64例,分为A组(32例)和B组(32例),B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骶神经刺激,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的尿流动力学,膀胱压力、残余尿量等。结果治疗前后A、B组内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慢性尿潴留患者的平均尿流率增加、尿残留量显著下降,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患者平均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最大膀胱内压减低,平均排尿次数、尿失禁发作次数与夜尿次数减少(P0.05)。治疗后,慢性尿潴留患者的平均尿残留量A组明显少于B组[(41.2±13.6)vs(128.6±43.9)m L,P0.05];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患者平均排尿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6.67±2.2)vs(9.53±3.17)次/24 h,P0.05],组间各指标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骶神经刺激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现象及尿流动力学特征,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正康医生:我今年54岁,近两个月来,我常有尿频、尿急的情况出现,经检查被诊断为膀胱多动症。我该如何进行治疗?江苏省陈先生陈先生:您好!膀胱多动症医学上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多动症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虽说这种病不会威胁到生命,但却非常令人苦恼和尴尬,许多患者觉得难以启齿,也不愿意去医院就诊。据了解,许多膀胱多动症患者同时伴有抑郁及其他心理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早期使用索利那新和托特罗定对早期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的l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36例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将3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手术当日起即口服索利那新5mg/次,1次/d,至拔除尿管后3d停药。对照组手术当日起即口服托特罗定,2mg/次,2次/d,至拔除尿管后3d停药。结果实验组膀胱痉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每日排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索利那新对于预防和治疗TURP术后早期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托特罗定,且不良反府发毕塞昂著低干托特罗幸。  相似文献   

18.
<正>尿频尿急是多数人都曾经有过的体验,但是在部分人群中,这种常见症状却成为难以启齿的痛苦。患者整天被尿频尿急困扰,严重影响了工作和休息。比较严重的患者常常还没能赶到洗手间就尿在裤子上。患者只能采用减少外出、减少饮水量、穿上纸尿裤等措施以防不测。这很可能是患了"膀胱过度活动症",这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生长相关蛋白-43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膀胱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32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10例其它原因所致尿频患者膀胱组织中GAP-43的表达,32例OAB患者中,13例为特发性逼尿肌不稳定(ID I),19例为特发性感觉急迫(SU)。结果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组织GAP-43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较对照组膀胱组织高,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 estern b lotting结果显示,在NC膜上43 kDa处均有阳性的反应条带,正常膀胱和其他原因尿频膀胱反应带微弱;而OAB组中,ID I、SU组反应条带明显加深,蛋白平均积分光密度为0.6182±0.0891,0.5413±0.0823,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膀胱组为0.1828±0.0249,其它原因所致尿频为0.1957±0.0334,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B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P-43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增加,表明神经的再生和重新分布与OAB有关;GAP-43在OAB膀胱中的表达量增多,提示神经的发芽生长和再建重塑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关,可能参与OAB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选择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30例,均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5mg,每天1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以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OABSS显著降低,尿动力学指标(Qmax、Qave、VV)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OAB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