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对其术前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乳腺良性病灶35例,恶性病灶1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6.96%(40/46)。乳腺良恶性病灶在形态、边缘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病灶血流Adler分级以0级和Ⅰ级为主,恶性乳腺病灶血流Adler分级以Ⅱ级和Ⅲ级为主,两种乳腺病灶血流Adler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对鉴别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物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4例乳腺疾病患者运用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其肿瘤块状的大小、形状等,总结供血应用状况。结果104例患者中有60例良性肿块,符合率为96.7%,恶性肿块为44例,符合率为92%。按照Adler分级,良性乳腺肿块与恶性肿块在各级血流信号中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7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75例乳腺肿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肿瘤48例,后经跟踪随访证实45例,诊断符合率为93.75%,超声诊断恶性肿瘤27例,后经跟踪随访证实为25例,诊断符合率为92.59%;良性肿块血流分级主要以0级和I级为主,占95.83%,而恶性肿块血流分级则主要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占74.07%.良性肿块的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最大速度(Vmax)均高于恶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的二维超声相比,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乳腺异常118例患者的资料,根据资料评价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并总结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血流分级的情况。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准确率为94.03%,诊断恶性肿块的准确率为92.16%。超声诊断的良性肿块大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正常、纵横比<1,而恶性肿块则大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超声诊断的良性肿块的血流检出率为44.78%,而恶性肿块的血流检出率为94.12%。良性肿块0级、1级血流信号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恶性肿块,而2级、3级血流信号的比例和血流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恶性肿块(均 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诊断乳腺肿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合肿块的形态、后方回声、纵横比、血流信号等特征,可为临床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5例乳腺肿块进行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血流分布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肿物在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大于良性组,加速度时间(AT)明显小于良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乳腺肿物准确、简便,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小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乳腺小肿块患者115例,经手术病理鉴别诊断,其中55例为乳腺癌(恶性组)、60例为乳腺良性肿块(良性组),对比两组的术前彩色超声成像中血流信号情况及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恶性组的收缩期血液流速峰值明显快于良性组、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少血流信号(0~Ⅰ级)的比例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以穿入型血流为主,良性组以环绕型血流为主,两组的血流形态学分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恶性乳腺小肿块在彩色超声显示中具有不同的血流信号特点,血流的相关参数与定量分布情况对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以辅助诊断良恶性乳腺小肿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以提高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乳腺肿块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大小、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有无衰减及侧方影等,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情况,并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率较高,恶性肿块以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侧方有不规则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血流信号为特点。良性肿块以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不能检出或检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为特点。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是临床诊断和鉴别乳腺肿块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00例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对肿块的部位、轮廓、大小、有无血流信号、血流分布部位、阻力指数、有无钙化等情况进行分析,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肿块组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以穿入及内部血流为主;良性肿块组彩色血流信号较少,恶性肿块组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恶性肿块敏感性92.3%,特异性94.6%,准确性9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肿瘤患者(良性25例、恶性25例)行CDFI检查,首先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等,然后NCDFI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并根据其血流程度分为0级、1级、2级、3级,记录血流分级及RI等血流参数。结果:临床怀疑乳腺肿块50例,超声检出乳腺肿物49例,良性组与恶性组肿物在血流分级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频谱分析RI之间差异存住显著性(P〈0.001),结论:综合分析乳腺肿块二维图像及评价CDFI血流分级情况,肿块内血流速度及RI等值有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灰阶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入院手术的218例女性乳腺病灶患者230个乳腺肿块,术前对其采用高频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检查,并作出超声诊断,对照病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56个恶性肿块中49个与病理结果相符,有7个误诊为良性肿块,符合率87.5%,174个良性肿块中158个与病理结果相符,16个误诊为恶性肿块,符合率为90.8%。结论高频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44-145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60例乳腺疾病患者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报告.结果 60例乳腺患者超声检查出肿块78例,良性者50例,恶性者2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45/50),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形态、包膜、内部回声、钙化灶及血流信号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叠加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丹麦BK-2101超声仪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MHz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然后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叠加彩色多普勒。结果90例全部经超声检出,检出率100%。62例良性肿瘤边界光滑、完整,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并有包膜,病灶内一般无钙化,内部见少许血流信号;纵径∶横径多<1.0;Adler分级0级血流55例、Ⅰ级血流7例。28例恶性肿块声像图特征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常呈蟹足样生长,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无包膜,内部多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可有强回声光点,可探及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纵径∶横径多≥1;Adler分级:0级0例、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8例。结论乳腺肿块的超声鉴别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彩色多普勒在此基础上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二者联合应用,综合分析,可显著提高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因乳腺肿块就诊的女性患者80例,采用PHILIPS-IU22及GE-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经病理证实,良性肿块60例共180个病灶,恶性肿块20例共43个病灶。20例恶性乳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分级多为Ⅱ级(7例)、Ⅲ级(8例),60例良性乳腺肿块血流信号分级多为0级(36例)、Ⅰ级(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42例和恶性肿块14例的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出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及85.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5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对两组患者乳腺癌肿块成像和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病灶的肿块纵横性比、边缘毛刺征、微钙化点及后方衰减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患者病灶内以0级、1级血流信号居多,恶性患者病灶内以1级、2级血流信号居多;两组在肿块内最大血流速度(SPV)、阻力(RI)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和血流数据分析,良恶性小乳腺癌差异显著,显像特征明显,有助于早期诊断肿瘤性质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韦月柳 《河北医药》2010,32(14):1885-1886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122例乳腺实质性肿块进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检查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血流分布并测量峰值流速及血流阻力指数(RI),与术后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超声诊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71例,经病理诊断良性肿块55例,恶性肿块67例,良、恶性肿块的超声检出率为100%,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4.36%和92.73%。良、恶性肿块在形态、有无包膜、回声、纵横比、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及R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且方便无创,值得临床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108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72例(恶性组)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恶性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4%。乳腺良性肿块表现为境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周边可见包膜;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边缘粗糙呈毛刺蟹足状,周边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恶性组血流分级程度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组Vmax及RI范围小于恶性组(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DFI对经病理证实的218例乳腺实质性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8例肿块经病理诊断,178例(81.7%)为良性肿块,40例(18.3%)是恶性肿块。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92.7%,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5.0%。良性肿瘤中以均匀低回声为主,周边可伴有包膜回声,形态较规则,无钙化灶,内部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较大纤维瘤内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内部多呈低回声,无包膜,肿块内出现形态不一,呈细点状、斑片状、团状、条状、线状,以细点状多见的钙化灶。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的血流阻力指数分别为0.60±0.05、0.74±0.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就诊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实性结节肿块患者的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癌22例中,术后病理证实1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4%,超声诊断乳腺良性肿块43例中,术后病理证实4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0%。;乳腺良性肿块43例中,超声血流检出率为58.1%(25/43).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22例中,超声血流检出率为86.4%(19/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简便;二维超声结合CDFI有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