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辖区内2010年—2012三年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共调查397名儿童。结果:三年的首针24h及时接种率为86.90%,三年的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3.87%,三年的全程接种率为97.23%。结论:首针24 h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不高,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全程,实现控制、消除乙肝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免疫及时接种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辖区内新生儿首针 HepB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6月至8月来我院的进行免疫接种的852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首针HepB及时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 我院预防接种点新生儿首针 HepB 及时接种率为97.65%,首针未及时接种的原因其依次早产(38.9%)、足月低体重(22.2%) 、其他(22.2%)、吸入性肺炎(16.7%).结论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免疫规划政策,加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家庭能主动参与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灵芝镇流动儿童常规疫苗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统一的调查方案,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调查辖区内1~4周岁户籍为本镇以外,但在本镇内居住3个月及以上的儿童。结果本次共调查流动儿童1485名,其中外省占83.97%,省内他市占11.72%,市内占4.31%;单苗接种卡介苗占96.43%,脊灰疫苗占94.21%,百白破制剂占94.34%,麻疹疫苗占96.90%,乙肝疫苗占90.03%,"五苗"全程接种率占88.55%,与常住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儿童的常规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  相似文献   

4.
赵翔  郭娓  汪静  周任兵 《江西医药》2009,44(10):1012-1013
目的了解鹰潭市月湖区儿童免疫规划5种疫苗接种现状,为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0例适龄儿童,查阅接种证和询问儿童监护人调查"5苗"接种率。结果建证率97.22%,建卡率98.34%。BCG、OPV、DTP、MV、HepB接种率分别为98.89%、95.00%、95.56%、98.33%、95.56%,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0.00%;流动儿童的5种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80.88%),显著低于本地儿童(95.54%)。结论本地区儿童基础免疫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在今后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产科新生儿近五年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避免疫苗漏种、迟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出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收集新生儿出生日期、健康状况、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情况。结果 20 759例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20 303例,首针接种率97.8%,去除禁忌症,及时接种率100%。母亲HBsAg阳性率3.1%。结论我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国家乙肝防治规划规定的接种率达90%的目标,加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对保持较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有指导意义,从而有效地预防乙肝。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我们于2000年6月对驻区二所市级医院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全程接种率和未全程接种原因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第1针接种资料来自市立医院和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的产科接种登记表,第2、3针资料来自市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 1.2 判定标准 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第2针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剑河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措施与方法.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通过查阅医疗机构资料、人户调查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 调查200名2009~2010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6.00%,2年间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2,P=0.007);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或担心不良反应与不愿接种,是造成在家出生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及时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住院分娩率,合理掌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证,每村安排1名责任接种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责任意识,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我市3个中心城区、3个近郊区和3个地方县的年龄在1~7岁的儿童共计126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合格接种疫苗920例,合格疫苗接种率为73.02%。结论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儿童和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和接种机构的服务质量等,综合考虑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陈爱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58-158
目的:调查分析本社区2007~2009年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2009年本社区346例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社区346例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率为98.27%(340/346),及时接种率为97.11%(336/346)。结论:本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较为满意,但仍应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佛山市城区动物致伤Ⅱ、Ⅲ级暴露后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的依从性进行调查。评估依从性影响的因素,采取适当的早期预防干预,为防控狂犬病的发生提供依据;了解患者伤口暴露后处理情况,进而分析佛山市城区动物致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500例动物致伤Ⅱ、Ⅲ级暴露患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其对狂犬疫苗接种的知识和态度,并跟踪记录其疫苗接种情况,记录分析其伤口处理情况和疫苗接种依从性。结果500例患者中,狂犬疫苗全程接种患者441例,占比88.20%。Ⅲ级暴露患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依从率明显高于Ⅱ级暴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动物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依从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患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依从率高于年龄>18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依从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认识狂犬病危害的患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依从率高于无正确认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暴露患者的伤口总处理率为93.00%,高于Ⅱ级暴露患者的7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市城区动物致伤Ⅱ、Ⅲ级暴露患者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依从率较高,但在疫苗接种的宣传工作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强宣传,提高群众认知。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应致力于优化狂犬病疫苗接种流程,改善患者接种体验,从根源上将接种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中山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制定本市切实可行的乙肝免疫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查乙肝疫苗接种登记表及月报表,接种点现场询问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人员有关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安全接种及资料转报情况。结果市、镇两级乙肝疫苗专项经费落实率、及时率100%,专项经费专项使用率100%。常住新生儿首针接种率、及时率和三针完整接种率均达98%以上。暂住新生儿首针接种率和三针完整接种率也达98%以上,但首针接种及时率只有88.4%,与常住新生儿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33.06,P〈0.01)。常住新生儿与暂住新生儿的第一针和第三针接种率亦有统计学差异(Χ^2=8.70,Χ^2=11.18,P〈0.01)。接种工作人员对乙肝疫苗接种的知识、安全接种基本掌握,工作规范。结论中山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已全面启动,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工作进展顺利,但暂住新生儿的首针接种率和及时率还有待继续提高,对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单位还要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家庭用药》2014,(2):39-39
Q: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如何? A: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接种3针,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及第3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是保证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关键。首针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中综合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乙脑减毒疫苗接种的儿童共2538例,通过乙脑减毒活疫苗规范配制和保存,接种场所的管理,规范接种技术操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2538例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共14例,占5.52%。发放满意度调查表2538份,非常满意:1362例,满意:1165例,一般:11例,不满意:0例。结论实施有效、细致的综合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减少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非常有效的措施,可显著降低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接种成功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703例完成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患者相关接种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成人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89.09%明显高于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84.49%。对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失败者进行二次接种,成人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93.65%明显高于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55.17%。结论建议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应该首选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接种,对于首选10μg接种失败者,建议选择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南华县2008~2009年两年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南华县2008~2009年14个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时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8年南华县新生儿活产数2400名,乙肝疫苗首针共接种2400针,及时接种1776针,及时接种率74%,未及时接种624名,未及时接种率26%;2009年南华县新生儿活产数2443名,乙肝疫苗首针共接种2443针,及时接种2204针。及时接种率90.2%未及时接种239名,未及时接种率9.8%。结论 2008年624名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中有495名在家出生,25名属低体重儿,30名属早产儿,30名属出生时患有疾病,44名由于当班医生及护士害怕当风险未接种(主要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在接种疫苗时产生过纠纷,一度时期未能及时接种);2009年239名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中有141名在家出生,35名属低体重儿,33名早产儿,30名属出生时患有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夏区儿童免疫接种率,分析影响儿童免疫接种的因素,以期为控制相关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区居住3个月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不论户籍所在地,将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新出生儿童578名均作为常规免疫调查研究对象。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单苗接种率,五种常规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及扩大免疫规划的3种免疫疫苗接种率。结果 578名研究对象中常住儿童423名,流动儿童155名;经过调查发现所有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均为100%,其中卡证相符者531人(91.87%)。本次共入户调查80名儿童的卡痕,其中无卡痕者4名,阳性率为95.00%。经过调查可见,BCG接种人数551人,接种率为95.33%、OPV接种人数536人,接种率为92.73%、DPT接种人数534人,接种率为92.39%、MV接种人数542人,接种率为93.77%、HBV接种人数551人,接种率为95.33%,五种疫苗全接种人数527人,接种率为91.18%。结论重视接种疫苗的宣讲工作,尤其是针对家长进行疫苗相关知识的宣教,应是提高接种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基层医院产科新生儿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和卡介苗)接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梳理新生儿疫苗接种过程中的管理流程,运用FMEA管理工具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计算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并制定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2018年出生新生儿)和实施后(2019年出生新生儿)新生儿疫苗接种管理风险系数变化情况、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及时率和接种后疫苗接种信息的准确率。结果 明确新生儿疫苗接种管理5项主要的潜在失效模式,经FMEA改善实施后风险系数RPN值大幅度下降,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由97.61%上升至99.16% (P<0.001),卡介苗接种及时率由84.86%上升至94.94% (P<0.001);接种后疫苗接种信息单的错误率由5%下降至0.1% (P<0.001)。结论 基层医院产科应用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规范预防接种流程,显著提升新生儿疫苗接种及时率及接种信息管理的准确率,为新生儿疫苗接种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实施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该院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为儿童乙肝防治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2010年该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活产新生儿1012例,乙肝疫苗接种916例,接种率为90.51%;其中男婴乙肝疫苗接种485例,接种率为91.17%;女婴乙肝疫苗接种431例,接种率为89.79%;乙肝疫苗接种率男婴高于女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乙肝疫苗96例(男婴47名,女49例)占9.49%。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依次为早产46例,居第1位,占未接种乙肝疫苗的47.92%;新生儿窒息19例占19.79%;吸入性肺炎17例占17.71%;其他14例占14.58%。结论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因是早产、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婴儿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应补接种,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该院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为儿童乙肝防治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对2010年该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活产新生儿1012例,乙肝疫苗接种916例,接种率为90.51%;其中男婴乙肝疫苗接种485例,接种率为91.17%;女婴乙肝疫苗接种431例,接种率为89.79%;乙肝疫苗接种率男婴高于女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乙肝疫苗96例(男婴47名,女49例)占9.49%.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依次为早产46例,居第1位,占未接种乙肝疫苗的47.92%;新生儿窒息19例占19.79%;吸入性肺炎17例占17.71%;其他14例占14.58%.结论 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因是早产、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婴儿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应补接种,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2009~2010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009~2010我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水痘病例报告资料进行调查总结。结果 2009~2010我市共发生水痘病例2302例,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占高发人群,2009年占83.69%,2010年占80.53%。结论水痘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儿童水痘免疫力普遍较低,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