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索符合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和提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共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52.07%;健康教育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总知晓率为83.11%,知晓率明显提高(χ2=1 994.21,P<0.01);知识竞赛组、健康教育组和资料宣传组总知晓率干预前分别为51.91%、52.06%和52.22%,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5.14%、83.01%和71.07%,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4,321.01,110.44,P均<0.01),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1,311.91,224.95,P均<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泰安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符合驻泰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驻泰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活动,并在健康促进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前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为52.06%,健康促进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知晓率为73.67%(P<0.01);农业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1.91%、52.06%、52.22%,干预后知晓率分别为94.94%、82.84%、70.7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学校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结核病的知晓情况,探索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新生共计2065名,分别开展同伴教育、专题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活动,并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58.7%和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20,P0.01);同伴教育组、专题教育组和健康教育处方组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8.4%、59.1%和58.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7.5%、84.7%和76.8%,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9.59、107.54和51.87,P0.01),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57,P0.01)。结论对高校学生开展同伴教育、专题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是学校防控结核病的可行方法,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同伴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方法 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基线调查后,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自学15 d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新生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8.5%和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相关行为正确率干预后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结核病知识效果理想.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是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4处大型建筑工地民工共37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以下简称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开展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和健康工具包等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不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泰安市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为50.02%;非政府组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7.72%。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和对结核病态度的持有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昌平区16所高校的全部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和态度调查,共调查22 227人,回收合格问卷20 971份。使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AS 9.1、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8.5%,核心信息全知晓率为14.7%。生源地为城市学生的知晓率(58.8%)高于农村(57.6%)(χ2=12.60,P0.01),来自东部地区学生的知晓率(58.8%)高于中、西部地区(58.6%、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P0.01)。近90%的学生希望了解有关预防肺结核病的卫生知识,84.5%的学生愿意参加所在学校组织的预防肺结核知识宣传活动。大学生获取肺结核有关信息的渠道以报纸、杂志、书籍(46.3%)和电视(44.5%)为主。结论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西某高校入学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月以广西某高校的全部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6版))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肺结核防治知识5 条核心信息、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等。结果 2017年3 295名入学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77.1%(12 703/16 475)。不同性别总知晓率比较,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30,P<0.05)。不同居住地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分析,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4,P>0.05)。结论 大学新生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各种形式的结核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某高校新生结核病知信行干预的效果,为防控学校结核病提供有效的健康促进方法。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从某高校2018级14个学院中抽取5个学院的全部大一新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此次参与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调查的大一新生共3021人。志愿者健康促进前发放调查问卷3021份,回收有效问卷2998份,有效回收率99.24%。志愿者健康促进后发放调查问卷3021份,回收有效问卷3005份,有效回收率99.47%。干预后大学新生结核病知信行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体知晓率显著提高,由干预前的50.05%提高到9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1.48,P0.01);大学新生结核病知识总态度持有率由干预前的47.12%提高到9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5.14,P0.01);大学新生结核病知识总行为持有率由干预前的44.46%提高到9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7.96,P0.01)。结论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自身优势,业余时间在校园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明显改善了大学新生结核病知信行,有助于遏制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重庆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2012年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随机选取2所院校对796名高校学生开展定量问卷调查,对学校分管领导、校医等9人开展定性访谈。结果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8条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0%,其中知晓率最低的为"咳嗽咳痰超过2周应怀疑得了肺结核"(20.6%)。不同性别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9,P0.05),不同学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5)。学生获取结防知识的主要方式有宣传手册、传单(72.9%)和展板、板报、海报(71.9%)。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结论重庆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不高,可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开展宣传。  相似文献   

10.
了解大一新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现状,为开展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自编的“大学新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江苏省10所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试验高校的8 388名2013级新生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8.43%,不同性别、民族、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及省内外生源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2.192,6.909,21.574,6.072,2.642,P值均<0.01).大一新生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6.36%,不同性别、民族、省内外生源之间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8.653,2.649,2.779,P值均<0.01).20个健康知识点知晓率在45.39%~98.35%之间,15个健康行为形成率在38.11%~95.59%之间.结论 大一新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尚未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较为薄弱,大学生健康知识教育与健康行为的培养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现状,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洛阳市某高校2015年新生共计852人进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用问卷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干预前总知晓率为55.57%,干预后总知晓率为79.30%,有了显著提高,干预前后所有知晓率中除了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无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大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控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性问题存在很大的欠缺,相应的健康教育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有利于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昌市入校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西昌市39所初、高中和中职大中专院校抽取5所学校一年级新生,用涵盖结核病核心信息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0.1%,单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为95%、93.2%、83.6%、45.1%和33.3%;核心信息全部知晓人数占9.1%,全部不知晓人数占1.4%。不同人群相比较,初高中生知晓率高于中专生(χ~2=180.272,P0.0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χ~2=14.653,P0.001);城镇户籍学生知晓率高于农村户籍学生(χ~2=18.110,P0.001);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P=0.832)。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方面,喜欢的学习途径和宣传资料分别是学校教育(76.5%)和宣传画/折页(58.7%),喜欢的网络查询方式和网络宣传形式是医学专业人员在线咨询(57.2%)和文字+视频(78.7%)。结论本市新生的结核病防治信息总知晓率不高,应当针对知晓率较低的信息点及不同性别、生源地、文化程度学生,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巩固和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和高中生4类人群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探索防治结核病宣传干预的重点,为制定结核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合肥市疾控中心制定的调查问卷,对6,788人开展调查。结果合肥市4类人群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80.0%,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和学校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82.2%、66.1%、82.3%和75.0%,4类人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是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对象,要根据这两类人群的特点深入开展预防结核病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讲座效果,为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温州市城区8个社区,集中社区中小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讲座,讲座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含8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分成小学、初中、高中3组统计结果。结果对8条核心信息单一知晓率,其中6条讲座后较讲座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讲座前为47.92%,讲座后提高到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59,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讲座前分别为28.65%、62.63%和62.70%,讲座后提高到65.50%、89.90%和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72.633、162.718、75.241,P均<0.01);8条核心信息全部正确知晓率和大于等于4条正确知晓率讲座后均显著提高(P<0.01)。讲座前后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小学年龄组低于初中和高中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36.442、274.271、156.994和158.429,P均<0.01)。结论健康讲座对提高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有显著效果,小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低于初中和高中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西区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高校开展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河西区12所中高等院校中按照理工类、文体类和医学类专业抽取444名学生进行统一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和全部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3%和1.8%,正确态度持有率为70.8%,正确行为持有率为51.6%。在单一核心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上,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之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防治知识平均得分的比较上,女生高于男生,大一学生高于中专学生,医学生高于文体类和理工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知晓率和平均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市河西区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信行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整群抽取高校大一新生1 586人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4.8%,知道咳嗽是肺结核常见早期症状的占85.9%,认为肺结核可以治愈的占85%,知道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占54.7%,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的占52.3%.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与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父母为高中以上学历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嘉禾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年级共抽取2 27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为54.74%,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后,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52%,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调查贵州某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构建大一新生精准防艾教育干预模式,提升大学生防艾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贵州某高校2 406 名大一新生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表”进行自愿不记名问卷调查。 该高校大一新生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专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24%,高于女生的81.35%;城镇学生知晓率为86.06%,高于农村学生的77.41%;理科学生知晓率最高,为83.25%,文科生为82.51%,体育与艺术学生知晓率最低,为80.69%。 加强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尤其是侧重加强女性、农村地区、体育与艺术类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南市乃东区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情况,为后续开展结核病宣传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16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南市乃东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2.91%(3327/4013),不同性别间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9,P=0.384);不同户籍居民知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7,P=0.002);不同年龄组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177,P<0.001);不同民族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3,P<0.001);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57,P<0.001);不同职业分布人群的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χ^(2)=27.047,P<0.001);接受过宣传教育的知晓率比未接受过的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14)。7条核心知识中,调查对象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知晓率较低,分别为64.83%、59.33%。结论山南市乃东区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内地许多城市高,但仍未达到国家要求,需要对重点人群及重要知识点进行精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促进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方法]选择简阳市两个基本条件近似的乡镇,分别采用大众传播模式和人际传播模式两种不同的健康促进模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健康促进模式的效果.[结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农村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5.67%、7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1,P<0.05);两种不同模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后平均知晓率分别为:76.91%、7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广播电视和宣传画册是农村居民最喜欢的宣传形式.大众传播的费用少于人际传播.[结论]在农村地区,大众传播仍然是一种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模式,该形式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便于在农村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