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熔点铅制作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许多医院采用了电脑控制多叶光栅进行动态适形放疗这门新技术,由于国内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上述技术在国内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低熔点铅技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低熔点铅制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治疗的效果,铅块挡得太多,该照的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D2SRS微型光栅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计划设计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于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设计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分析对比Elekta Synergy VMAT 10mm多叶光栅与D2SRS 2mm微型光栅2种计划模式下靶区和危及器官所接受的剂量。结果基于D2SRS 2mm微型光栅的治疗计划与目前临床常规应用的ELekta Synergy VMAT 10mm多叶光栅计划相比进一步优化了治疗计划质量,适形度及均匀度提高,肺和脊髓等危及器官中剂量降低了。结论 D2SRS微型光栅系统可以用于早期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2mm的等中心叶片厚度相对于10mm多叶光栅计划,对靶区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剂量跌落梯度,危及器官的剂量更低。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癌四野照射屏蔽铅块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四野照射合理铅块设计配合腔内治疗的更佳方法。方法对39例各期子宫颈癌患者四野照射时超声测量子宫颈管至肿瘤外缘距离及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旁情况,TPS计算四野照射时用固定铅块的放射治疗方法的子宫旁剂量,关注子宫旁的低剂量区。结果四野照射时用固定铅块的放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子宫旁的低剂量区,且肿瘤可能落在低剂量区内。39例患者中仍有29例见子宫旁不良改变,即肿瘤可能落在低剂量区内。结论使用等中心技术个体化设计四野照射时的中线屏蔽铅块,能更好地消除子宫旁的低剂量区。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1/4束适形放疗的模拟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术后大多数患者要进行术后放疗.放疗照射野的设制要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而定.现介绍我科利用多叶光栅(mlc)进行乳腺癌1/4束等中心切线照射和锁骨上野半束垂直照射(双半束照射)的模拟定位.  相似文献   

5.
李焱  佟峰  李庆莉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8):1567-1567
乳腺癌术后大多数患者要进行术后放疗。放疗照射野的设制要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而定。现介绍我科利用多叶光栅(mlc)进行乳腺癌1/4束等中心切线照射和锁骨上野半束垂直照射(双半束照射)的模拟定位。  相似文献   

6.
射野加挡块不仅是为了适应靶区和计划区形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射野内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但在适形铅块制作中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常出现误差。本文在头颈部放疗适形铅块的制作过程中将放疗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分3组进行并比较分析,以探讨放疗射野挡块范同的勾画在适形铅块制作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铅适形挡块与手动多叶光栅在临床适形放疗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形放疗是目前开展最活跃的一种放疗方法,而要实现适形照射野放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利用低熔点铅制作符合肿瘤投照形状的适形铅挡块或使用多叶准直器(MLC)形成适形照射野.MLC又分为手动MLC和电动MLC两种.手动MLC使用手工操作叶片,大大降低了成本.近年来手动MLC的使用日渐广泛,有逐渐取代铅挡块技术的趋势.笔者通过实际工作比较认为手动MLC不具备电动MLC的迅捷方便的操控性,也不具备铅块的良好重复性,并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鼻咽癌下颈锁骨上区照射中间设置V形铅块挡喉、气管和脊髓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34例患者鼻咽部原发灶和上、中颈区采用面颈联合野6 MV-X线照射 36~40 Gy 后,鼻咽部原发灶区采用15 MV-X线上、中颈10 ~12 MeV电子线野补量.下颈锁骨上区采用下颈锁骨上切线野6 MV-X线照射,中间设置"V"形铅块挡喉、气管和脊髓.结果 134例患者近期疗效,CR 130例,PR 4例,有效率100.0%.1、2、3、5 a生存率分别为98.2%、93.8%、84.9%和80.0%.下颈锁骨上切线野照射"V"形挡铅区域内,无颈部纤维化硬变,也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病灶.结论 鼻咽癌的放疗中,在下颈锁骨上切线野照射中间用"V"形铅块挡喉、气管和脊髓,颈部软组织纤维化硬变范围大大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Eclipse与Pinnacle3 V 7.4f两种TPS对仿真体模、患者及均匀组织体模的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比较两种TPS进行非均匀组织计算的结果差异,并与均匀体模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患者、仿真体模以及均匀体模的CT图像利用两种TPS作相同计划,比较临床常用指标(肺V20和V30计划靶区的D95以及等中心点和等中心层面内8个兴趣点的剂量)的结果差异.结果 对患者及仿真体模而言,虽然两TPS对等中心点剂量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小,但其他指标却存在较大差异(利用二级准直器照射时患者计划靶区D95的差异最大可达10.17%,仿真体模为4.64%;利用多叶光栅照射时患者计划靶区D95的差异最大达10.74%,仿真体模为5.66%;对于计划靶区边缘1-4点的剂量差异,患者有超过10.00%的情况,仿真体模最大为7.65%;肺V30的差异也较大).而对均匀体模而言,两TPS对各指标的计算差异却较小.结论 两TPS对仿真体模计算的结果差异比患者小,而对患者及仿真体模计算的结果差异要大于对均匀组织体模的.  相似文献   

10.
螺旋断层放疗是一种新兴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在放疗过程中,机架和治疗床连续运动,与螺旋CT扫描过程相似.固定在滑环机架上的直线加速器射出6 MV-X线束,并经气动二维动态多叶光栅调制后形成许多扇形射野进行螺旋照射.  相似文献   

11.
Qian H  Jiang G  He S  Wang L  Fu X  Gong Q 《中国肺癌杂志》2000,3(5):336-339
目的 用^60Coγ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治疗恶性肿瘤胸膜转移伴恶性胸水,观察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急性毒副作用和疗效。方法 自1996年1月到1998年12月共治疗恶性胸水55例。其中肺癌伴胸水49例,乳癌术后伴胸水4例,恶性胸腺瘤术后伴胸水2例。患者胸水被完全引流。^60Co野包括全胸膜腔,中央铅块屏蔽,屏蔽处照射电子束。用美国Multidata公司软件EXT2.4计算中平面胸膜受量,100%等剂量  相似文献   

12.
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右上叶中心型肺癌二例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李念祖例1,男性,59岁。以“咳嗽1月,加重1周,门诊胸透示右上肺炎”入院。患者近1月来出现咳嗽,咯白色痰,近1周咳嗽加剧,痰呈脓性,口周出现泡疹。既往无慢支史,无烟酒嗜好。体检:神清合作,...  相似文献   

13.
国内信息     
湖北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心成立湖北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心最近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宣告成立。湖北省肿瘤医院瞄准国际上的最新技术 ,从国外引进配备有电动多叶光栅(MLC)及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 DTPS)的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 ,在该地区率先开展了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肺癌3DCRT临床应用与验证的研究。龚益平唐山举办“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报告会由唐山市卫生局、唐山工人医院联合举办的“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报告会 ,于2002年4月27日在唐山工人医院举办。来自唐山地区从事…  相似文献   

14.
在设计常规鼻咽癌放疗计划时,经常使用一些不规则野来适应靶区和计划区形状的需要,同时保护了射野内的重要器官或者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这时要利用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或者低熔点铅挡块完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小细胞肺癌(SCLC)放射治疗的论述,本文仅就其中人们较关心的三个课题:局限性病变的放疗,脑预防性照射(PCI)和半身照射(HBI)予以评介。局限性病变的放疗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大多数病人初诊时已属Ⅲ期,具有早期广泛转移的趋向。因此胸腔照射是否需要?如需要,该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6.
38例肺癌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照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结合文献复习对其治疗原则做一探讨。方法:38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均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照射的放射治疗,24例先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4例先行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周边剂量10-28Gy,单次或分次完成;全脑照射DT30-40Gy/3-4周,均用瓦里安6MV的直线加速器实施治疗。结果:38例中位生存时间9.8个月,肿瘤控制率92.1%,1年生存率39.5%。治疗失败原因为肿瘤复发或全身多部位转移。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照射在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常规的全脑照射加缩野推量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肺癌152例,食管癌82例,手术廓清淋巴结1412个的区域分布和病理结果的比较分析,显示其共性规律是上位癌向上转移大于向下。上叶肺癌转移路近似于“√”号,下叶肺癌转移路似倒“√”号,上段食管癌其梭形转移圈上长下短,下段食管癌则上短下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脊椎骨肿瘤放射治疗中保护脊髓的方法。方法 患者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5岁(41 ~ 85岁),椎骨转移瘤11例,椎体血管瘤2例, 3例是初次放疗,10例为再程放疗。采用四川大学的数控多叶光栅(MLC)、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IMRT)和西门子MD-2型医用直线加速器,模拟调强适形在保护脊髓的前提下对病灶的椎骨进行放疗,90 %等剂量线包绕PTV并以此为处方线,3次/周,DT 25 ~ 30 Gy/5 ~ 6次,2周。结果 止痛效果好,有效率100 %,止痛时间长;脊髓保护好,通过改变数控多叶光栅叶片运动方向对脊髓进行了屏蔽保护;验证结果满意,对三维适形、逆向调强适形和模拟调强适形3种放疗方法用有机玻璃体模来实际模拟这些病例,用电离室测量验证肿瘤和脊髓的绝对吸收剂量,用专用放射治疗验证胶片验证其剂量分布,验证显示:模拟调强适形放疗和逆向调强适形放疗一样能有效的保护脊髓,三维适形法差。结论 当没有逆向调强适形放疗设备时,采用数控多叶光栅改变叶片运动方向模拟调强适形对脊椎骨肿瘤放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亚芬乳膏防治鼻咽癌同期调强放疗及化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瓦里安600CD含120叶多叶光栅的6MV X线三维适形调强技术照射,并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25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及化疗后给予比亚芬乳膏涂抹为用药组;26例只做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00%.轻度放射反应(Ⅰ+Ⅱ度):用药组为88.0%(22/25例),对照组为57.7%(15/26例);Ⅲ度放射反应:用药组12.0%(3/25例),对照组42.3%(11/26例).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皮肤反应发生剂量:用药组32.0%(8/25例)、对照组96.2%(25/26例),出现于照射40G y以前.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化疗同期较严重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对患者能减轻痛苦、提高生话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亚芬乳膏防治鼻咽癌同期调强放疗及化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瓦里安600CD含120叶多叶光栅的6MV X线三维适形调强技术照射,并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25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及化疗后给予比亚芬乳膏涂抹为用药组;26例只做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00%。轻度放射反应(Ⅰ Ⅱ度):用药组为88.0%(22/25例),对照组为57.7%(15/26例);Ⅲ度放射反应:用药组12.0%(3/25例),对照组42.3%(11/26例)。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皮肤反应发生剂量:用药组32.0%(8/25例)、对照组96.2%(25/26例),出现于照射40G y以前。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化疗同期较严重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对患者能减轻痛苦、提高生话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