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患者男性,12岁,胸背部疼痛1月余,左上肢胀痛、双下肢瘫5d,大小便失禁2d。查体:上胸段脊柱左侧凸并后凸畸形,T1-7棘突扣痛;乳头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0级,Frankel脊髓损伤评分B级。肌张力高,Babinski征阴性。X线片及CT示C7-T7椎体结构紊乱,左侧凸畸形,可见半椎体、蝴蝶椎及融合椎(图1)。MR示上中段胸椎管内见一囊状长T1,长T2信号病灶,边界清除,信号均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病例1:男性,33岁,双下肢运动丧失,麻木21小时住院。查体:左下肢肌力1级,腰_(1、2、3)平面感觉消失,腰_4平面以下麻木:右下肢肌力O级,腰_1平面以下麻木,提睾反射,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膝腱.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截瘫指数为4。CT报告:腰2椎体向左侧方移位一个椎体宽,上下椎管错位2.5cm。X线片显示腰_2椎体完全向左侧移位。行后路脊髓探查、减压、复位、stef-fee椎弓根螺钉钢板内固定术。术中见腰2椎体骨折,并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4岁。因颈部被电线杆压伤后疼痛、四肢不能活动10h入院,伤后有短暂昏迷史,醒后感颈部疼痛,四肢不能活动,无呼吸困难及大小便失禁。外院诊断为C3骨折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四肢肌力为0级,肌张力降低,C4平面以下痛觉减退,腹壁反射消失,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双侧H off-m ann征及Babinski征均(-),肛门反射及提睾反射均( )。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C3椎体骨折,前柱压缩明显,颈椎轻度后凸畸形,颈椎CT扫描示C3椎体及双侧椎板骨折,颈椎M RI示颈脊髓于C3平面受后凸椎体压迫明显,T2相于C2~C4节段颈髓信号略增高。入院诊断:C3椎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腰椎爆裂型骨折在行AF术中骨折块复位情况,我院自2000年4月采取术中椎管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椎板减压、骨折块复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腰椎骨折,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2.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骨折部位L13例,L21例,L32例。术前X线片示椎体前缘压缩率>40%,后凸成角15%~40°椎体后缘突入椎管1/5~3/5。CT检查显示骨折块占椎管面积20%~60%不等。本组均无大小便失禁及肌力、肌张力改变,膝反射、踝反射正常,巴氏征未引出,仅1例出现浅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8岁。因胸背部痛20d,双下肢麻木无力15d入院。入院前20d无诱因出现胸背部痛,15d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由近端向远端发展,进行性加重,伴二便障碍。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未们及,心、肺未见异常。T4~T5棘突有压痛,T7以下浅感觉、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消失,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为0级,双膝健反射消失。双上肢正常。胸椎MRI示T4~T5水平脊髓外、硬膜内外肿块,压迫脊髓向前及向右移位,相当于T4~T5左侧椎间孔位置椎管内肿块向左侧伸出,紧贴椎体至T10水平。肿块外缘呈分叶状,增强无强化。考虑为T4~T5水平椎管内髓…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2岁。2006年8月30日因高处坠落伤后出现腰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急诊入院。查体:腹胀,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胸腰段后突畸形。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Ⅲ级。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正常,大小便常规正常。X线片示:L1椎体爆裂骨折。CT示:椎体后缘有骨片突入椎管至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4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伴大小便失禁20d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平车推入病房,胸背部无压痛,脐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Ⅱ级,腹壁、提睾、肛周反射消失,左膝腱反射正常,右膝腱、双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CT(见图1)示:T10左侧椎板内侧有一蘑菇状骨性突起,胸椎MRI(见图2)示:T10~11平面椎管内类圆形短T1、T2信号影,基底与后方椎板相连,压迫脊髓及硬膜囊;术前诊断为:胸椎管内占位病变性质待查:(1)骨软骨瘤;(2)黄韧带骨化.全麻下行T10~11椎板切除,从病变4周正常结构处包绕,完整切除肿物,见肿物表面光滑,为软骨样结构,有蒂与T10左侧椎板相连,肿物与硬膜无粘连.术后病理报告为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4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伴大小便失禁20d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平车推入病房,胸背部无压痛,脐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Ⅱ级,腹壁、提睾、肛周反射消失,左膝腱反射正常,右膝腱、双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CT(见图1)示:T10左侧椎板内侧有一蘑菇状骨性突起,胸椎MRI(见图2)示:T10~11平面椎管内类圆形短T1、T2信号影,基底与后方椎板相连,压迫脊髓及硬膜囊;术前诊断为:胸椎管内占位病变性质待查:(1)骨软骨瘤;(2)黄韧带骨化.全麻下行T10~11椎板切除,从病变4周正常结构处包绕,完整切除肿物,见肿物表面光滑,为软骨样结构,有蒂与T10左侧椎板相连,肿物与硬膜无粘连.术后病理报告为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9.
对于腰椎体爆裂性骨折,后路减压往往疗效不确实,而前方入路减压后置入Kaneda器械,能保证减压彻底,复位,坚强固定,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固翻车致腰伤,双下肢失能6小时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一),腹平软,下腹壁反射存在,提睾反射,肛门反射消失。T12~L2棘突叩痛,腹股沟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双膝、跟腱反射未引出,双巴彬氏征(一)。X片示L1椎体楔形压缩,CT示L1椎体呈爆裂性骨折,椎体后方有大小不等的骨折块突入椎管,椎管矢状径75mm(图1…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因腰背部疼痛伴胸腰椎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20年余,不能行走1.5年入院.患者既往无外伤及手术病史.体格检查:强迫性软椅状态,胸腰椎后凸畸形.右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0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及浅感觉减退.Babinski征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片示:方形椎体,椎间盘纤维环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在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表现为竹节状脊柱.矢状面MRI示:T_(11,12)椎体后缘脊髓向腹侧疝出,腹侧蛛网膜下腔消失,继发出现背侧蛛网膜下腔增大(图la),T_(11,12)椎体后缘有一个"C"形缺损,伴脊髓和脑脊液疝出突人缺损的椎体(图1b,1c).人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脊髓疝伴不全瘫. 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0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及浅感觉减退.Babinski征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片示:方形椎体,椎间盘纤维环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在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表现为竹节状脊柱.矢状面MRI示:T_(11,12)椎体后缘脊髓向腹侧疝出,腹侧蛛网膜下腔消失,继发出现背侧 网膜下腔增大(图la),T_(11-12)椎体后缘有一个"C"形缺损,伴脊髓和脑脊液疝出突人缺损的椎体(图1b,1c).人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45岁,因从15米高处滑入着地致胸腰部疼痛不能站立3小时而急诊入院.诊断为T9-12多节段胸椎骨折伴不全截瘫,胸腰段脊柱先天性侧凸畸形,剃刀背,压痛(++),双下肢感觉下降,肌力4级,腹壁反射弱,提睾反射左侧明显,右侧弱,小便困难,左膝肿胀明显,伴有大面积皮肤挫伤.影像学检查:胸腰椎X片示:T9-12椎体压缩骨折,以T12为重,压缩至2/5,脊柱左侧凸,测量cobb′s角43°,后凸角27°,胸椎CT示:T9-12右侧椎弓骨折,T9-12小关节脱位,T11椎体左缘骨块突入椎管0.5cm,椎管变形狭窄.追问病史,患者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曾在当地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22岁,民工,因被一重约10kg的石块落下砸伤腰部一小时急诊入科.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8.0/5.0Kpa,脉搏120次/分,L_3、4后凸畸形,无侧弯,局部可见20cm×21cm的血肿区,压之疼痛,无向双下肢放散,双膝关节以下感觉、运动障碍,提睾反射迟钝,肛门反射消失,双侧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消失.CT、X线片示:L_1左侧横突骨折;L_2棘突骨折;;L_3椎体线形骨折并棘突、左侧横突骨折,右侧椎弓根骨折;L_4椎体爆裂型骨折,大小不一的骨折块填塞于椎管内,并棘突、右侧横突,椎弓根骨折;L_5右侧椎弓根骨折,并L_4、5椎间关节骨折.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48岁。腰痛及双下肢麻痛 6个月 ,症状加重伴二便失禁 7天 ,以“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入院。 6个月来感腰痛及双下肢麻痛渐进加重 ,双小腿肌肉萎缩 ,双踝不能背伸 ,7天来有二便不能自理。无外伤史。查体 :脊柱生理弯曲消失 ,腰椎变直活动受限 ,腰椎下段各间隙有压痛 ,叩击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胸 1 1 神经平面以下皮肤浅感觉减退。双膝及跟腱反射未引出 ,病理反射 (- )。肌力 :双侧股四头肌、腓骨肌、踝关节屈肌群肌力 级 ,拇长伸肌 级 ,踝关节伸肌群 级。胸腰段 X线片示椎体骨质增生。 CT示T1 1 - L1 脊髓性质不定。腰椎管碘苯脂造…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巨大恶性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2 9岁。因间断性腰背部疼痛 7年 ,双下肢麻木进行性肌无力 3年伴小便失禁、月经失调 1年于 2 0 0 0年 6月 18日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消瘦。腰椎无畸形 ,L1~L5棘突叩痛 ,腰椎活动受限。鞍区、双膝关节以下皮肤感觉消失 ,双侧股四头肌肌力Ⅳ级 ,双小腿各肌力 0级。双膝反射减弱 ,踝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腰椎X线片 :L2、3椎体后缘破坏 ,间隙正常。CT示 :腰椎管内可见密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 ,椎管扩大 ,硬膜囊不清 ,L2~ 4椎体及椎板破坏 (图 1)。MRI示 :T11~L5椎管内有信号不均边界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3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3d入院.患者急性起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卧床时翻身困难,大小便失禁.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基本正常,肛门括约肌松弛.会阴肛周感觉丧失,双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双侧髌阵挛、踝阵挛未引出.胸椎MRI:胸10~11椎体结核可能,胸段脊髓内信号异常,多考虑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48岁,75kg,因车祸后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1d入院。CT示:T11、T12椎体爆裂骨折,L2横突骨折,L1双侧横突骨折,右侧第七后肋骨折,肺挫伤、胸腔积液(少量)。彩超显示脂肪肝、脾脏长大(肋间厚约5.5cm)。余未见异常。于伤后3d行经前路左开T12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于11:45入室,HR 88次/分,NBP 128/82  相似文献   

17.
胸椎恶性蝾螈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6岁。因胸背部疼痛及异物感1年,双下肢无力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胸背部疼痛及异物感,久坐及劳累后症状加重。1个月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时双足踏地不实感。查体:双下肢肌力4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T4水平以下皮肤刺痛感觉减退.温度觉过敏,可引发刺痛感。CT检查示T2-T3椎管内及椎体附件周围肿物影,均一密度,边界不清,T2椎管稍扩大,棘突、横突轻度溶骨性破坏。MRI示T2-T3水平椎管内硬膜外梭形肿物影,与椎管外肿物相连,脊髓背侧受压,并向腹侧移位(图1)。以T2-13椎管内占位病变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是否有必要行前路手术。[方法] 1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病人均行前路手术,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压迫物,内植物植人加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严密随访每4个月1次,包括详细的症状体征记录,X线片俭查,部分病人行CT俭查。与既往胸腰段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7例(资料完整)行历史对照:[结果] 1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感觉平面下降8~18cm 3例,而且分别在术后4、8、12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全组病人双下肢肌力无恢复,8例于3个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肌张力升高。对照组7例术后腰间榨感及腰背痛完全消失仅1例,感觉平面全部无下降,1例于术后8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双下肢肌力均无恢复,肌张力均明显升高。[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对缓解术前腰背痛及腰间束榨,减轻肌张力增高及稳定脊柱有一定效果,但感觉平面的下降及下肢肌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管骨块推入复位加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7例胸腰段单椎体爆裂骨折,采用后路打开椎管应用"L"形椎体骨块推入器将凸入椎管内的骨块推回爆裂的椎体使其复位,恢复或基本恢复椎管的矢状径,解除骨块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同时采用椎弓根脊柱撑开固定加椎板或横突植骨术的治疗。结果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复原92.4%,截瘫指数有1~3分改善,伤椎高度平均恢复至原高度的81.47%。结论后路推入复位加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骨折的方法,能够较好复位凸入椎管内的骨块,有效的解除椎管的骨性压迫,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矢状径,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女性,48岁,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半年,双下肢瘫痪3月余,有右脚痛麻木,从足底开始,逐渐向上,无大小便失禁。人院时查体:一般情况稍差,神志清楚,被动体位,剑突以下身体浅深感觉消失,浅深反射存在,踝阵挛阳性,双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病理征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