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春期龈炎是发生在青春期的慢性牙龈炎症。一般认为与全身内分泌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检测青春期龈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探讨其发病机制。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组依据口腔内科学教材(岳松龄主编)以及Glickman’s临床牙周病学阐述的青春期龈炎诊断标准。对沈阳市二十中学5个班级共250余人进行青春期龈炎发病情况抽样调查,排除单纯性龈炎。结果发现18例青春期龈炎患者,女12例,男6例,外加2例门诊女性患者共20例,年龄在15~19岁,平均16岁,其牙龈指数、口腔卫生指数(参照口腔内科学教材岳松龄主编)见表1。表1 青春期龈炎患…  相似文献   

2.
280例固定正畸病人龈炎病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正畸病人由于口内特有的矫治装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口腔卫生,导致牙龈炎症。为了找出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本文对280例固定正畸龈炎患者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发现共主要原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和患者口内矫治装置的不良刺激。因此,引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尽量避免矫治装置对牙龈的刺激是控制病人龈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发生于口腔的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例行全口牙周基础治疗,前牙区牙周手术治疗后,牙龈形态得到改善。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牙龈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该病可在幼儿时就发病,一般发生在恒牙萌出后,表现为牙龈广泛地逐渐增生,可累及全口的牙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甚至达膜龈联合处,病理变化的特点是牙龈上皮的棘层增厚,上皮钉突明显增长,结缔组织体积增大,充满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和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相对较少,炎症不明显。在临床上需与药物性牙龈增生、以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等疾病相鉴别。目前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的治疗以牙龈切除术为主。该病手术后易复发,复发率与口腔卫生维护有关,复发后可再次手术治疗。结论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较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不同细菌密度的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状态时对甲硝唑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细菌密度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抗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甲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106CFU·mL-1和109CFU·mL-1菌悬液(与生物膜细菌密度相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在96孔板中形成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分别测定甲硝唑对完整生物膜及生物膜悬液的MIC和MBC。结果甲硝唑对106CFU·mL-1菌悬液的MIC和MBC分别为0.063、0.125 mg·L-1;对109 CFU·mL-1菌悬液的MIC和MBC分别为25、50 mg·L-1;对完整生物膜的MIC为25 mg·L-1,MBC>125 mg·L-1;对生物膜悬液的MIC和MBC分别为25、125 mg·L-1。结论甲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受细菌密度影响,细菌密度越高,对甲硝唑的抗性越大;细菌密度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对甲硝唑的抗药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生物膜中胞外基质及生物膜的完整性对生物膜抗药性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不同细菌密度的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状态时对甲硝唑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细菌密度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抗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甲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106CFU·mL-1和109 CFU·mL-1菌悬液(与生物膜细菌密度相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大鼠腹腔注射甲硝唑后,血清和各种口腔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甲硝唑(5mg/100g体重)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浆、牙龈、牙髓及牙槽骨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甲硝唑血药浓度在10min时达到最高,为67.45 2.871μg/ml,牙龈中甲硝唑浓度在30min时达到54.38±4.78μg/g,而牙髓、牙槽骨中甲硝唑浓度在1h时到达到最高,分别为63.96±2.76μg/g和10.67±1.61μg/g.结论:大鼠腹腔注射甲硝唑后,口腔各组织药物浓度峰值大小及达峰时间不同,但均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66岁,女,白人,龈痛5年多。检查时见病变仅限于牙龈,牙龈水肿、红斑并有溃疡坏死区,有完整的或已破的疱,牙龈脱皮,诊断为脱皮性龈炎和中度进行性牙周病。龈活检诊断为慢性脱皮性龈炎和非特异性溃疡。牙龈病变和邻近之正常牙龈活检及病人血清送免疫萤光检查,结果显示:C_4沿基底膜区呈线样沉积,邻近之正常牙龈组织显IgA、IgG、IgM和C_4沿基底膜区沉积。血清检查:基底膜区抗体和上皮细胞间抗体阴性。牙龈活检和血清的免疫萤光检查是一致的,诊断为瘫痕性类天疱疮(良性粘膜类天  相似文献   

8.
克林霉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广东牙病防治》2004,12(4):290-291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入克林霉素治疗组和甲硝唑治疗组,治疗前和用药1周后检查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治疗1周后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周后克林霉素治疗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比甲硝唑治疗组低,两组探诊深度降低无差别,克林霉素治疗组用药后不良反应较甲硝唑治疗组少且轻微。结论克林霉素能明显改善牙周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慢性龈炎、牙周炎是极为普遍的疾病,随着口腔细菌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细菌菌斑是引起龈炎,牙周炎的始动因素,临床上使用抗菌疗法越来越广泛,多采用口服给药,我们采用华素 ,口含给药,治疗慢性龈炎、牙周炎、治疗牙,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牙周临床治疗Ⅱ.牙龈肥大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肥大(gingival enlargement)是指牙龈体积的增加。由于牙龈肥大的病理学改变并非仅为牙龈组织的实质性增生,作为诊断名词,侧重于形态描述的牙龈肥大更具有普遍意义。牙龈肥大包括多种疾病:主要包括增生性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妊娠期龈炎(妊娠期龈瘤)、遗传性纤维瘤病、白血病的牙龈病损、Kaposi肉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