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东铝厂氧化铝产品是属α—Al_2O_3,约为45%,r及k—Al_2O_3约为55%。车间不同作业点粉尘浓度为5.80~225.15mg/m~3。分散度小于5μ的占65%。对接尘工人138名进行体检,累计检出氧化铝尘肺13例,患病率为9.42%,患病工龄平均为21.15年。作业点粉尘浓度为10mg/m~3左右,接尘工龄28年未发现氧化铝尘肺。用狗与大鼠进行实验,可见肺间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据研究结果,氧化铝粉尘可致氧化铝尘肺,并建议将我国现行氧化铝粉尘卫生标准4 mg/m~3修订为6 mg/m~3。  相似文献   

2.
赤铁矿工人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铁矿2740名接尘工人(尘肺患者44例)用寿命表法进行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尘肺发病概率与累积接尘量之间呈直线相关,若以工人一生工作30年,发病概率小于1%计,则年平均粉尘浓度在5.78~6.96mg/m~3。该矿矿尘平均游离SiO_2含量为8.82%。作者建议,赤铁矿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应从现行10mg/m~3的卫生标准降至5mg/m~3。  相似文献   

3.
随着钒毒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车间环境钒污染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观察结果表明,暴露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卫生标准(美国TLV尘0.5mg/m~3、烟0.1mg/m~3;苏联MAC尘0.5mg/m~3、烟0.1mg/m~3;中国MAC尘0.5mg/m~3、烟0.1mg/m~3、钒铁合金1.0mg/m~3)浓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稀土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及卫生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三个生产不同轻稀土产品的稀土冶炼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了车间空气中稀土粉尘卫生标准。调查结果:稀土粉尘均值(G)波动在4.5—13.8mg/m~3,游离SiO_3含量为0.1一2.9%。对521名稀土粉尘作业工人体检发现,上呼吸道及皮肤疾患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降低,尿NAG含量、发和尿稀土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尘肺检出率为0.19%。综合其它指标分析,稀土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可考虑订为4—6mg/m~3。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对有系列X线胸片的379例轻稀土粉尘作业工人进行了累积接尘量计算,并用寿命表方法分析了接尘量与胸片O~+累计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按工人工作30年计,O~+发生率在1%时,稀土粉尘浓度为3.3mg/m~3(几何均值),或4.3mg/m~3(算术均值)。  相似文献   

6.
从历年监测结果看出,粉尘浓度基本控制在10mg/m~3以下,80%以上的粉尘粒子小于2μm,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除个别研磨作业外,约小于4%。观察者与对照者配对调查看出,接尘工人的肺功能及尿中钴含量与对照均有差异。接尘工人胸片中有0.50%出现O~+线改变,其平均接尘工龄为21.3年,平均累计接尘量为182.24mg/m~3·a。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凝聚二氧化硅粉尘对工人肺影响的观察结果。经五年多观察,车间空气中粉尘平均浓度为3mg/m~3,分散度<5μm者占71%以上,粉尘内不合结晶型SiO_2。181名有完整资料的接尘工人中发现28例0~ 者,其平均接尘工龄16.14年。X线胸片表现以类圆型阴影为主伴不规则小阴影及叶间胸膜损害,但在程度和范围上尚不足为诊断“尘肺”的依据。肺功能检查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合动物实验资料,认为不能忽视凝聚二氧化硅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职业医学     
980091 一汽铸钢工人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卓新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6,9(5).-304 对一汽某铸钢车间现场环境和接尘工人尘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该车间1964年空气中平均粉尘浓度为26.2mg/m~3,1992年降至5mg/m~3以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0.2%~24%,粉尘分散度<2μ约占45%,2~5μ约为45%。1964~1992年累积接尘工人516名,年龄20~40岁,接尘工龄5~30年。累计确诊尘肺43例,其中Ⅰ期39例,Ⅱ期4例。60年代发生尘  相似文献   

9.
对玉米和小麦制粉作业环境进行了劳动卫生调查,同时测定了158名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制粉作业粉尘是含有机物97%,游离SiO_2含量<1%,5μm以下粒子占90%以上的单纯谷物粉尘。空气中粉尘浓度为10.0mg/m~3~53.7mg/m~3(G)。73%接尘工人出现肺功能异常。肺功能指标除VC外均较对照组下降。肺功能随接尘时间延长和粉尘浓度增高而下降。肺功能障碍以阻塞型为主占91%。反映小气道功能敏感的MMEF及FEF_(75~85)异常检出率为66%和61%。可见,单纯谷物粉尘对肺功能损害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聚丙烯腈纤维粉尘的致病作用 ,制订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卫生标准。方法 大鼠经气管注入粉尘 80mg ,分别于染尘后的 12、18个月剖检 ,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发现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可致肺组织轻度纤维化改变。对 10 3名平均接尘工龄 5 4年 (1~ 14 6年 )接尘女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症状检出率、胸部X线异常改变和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 ,接尘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提出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 4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2mg/m3。  相似文献   

11.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作业场所铜尘浓度平均在0.1mg/m~3以下,但个别样品可高达5mg/m~3,因而工人长期接触可出现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1980年ACGIH提出的铜尘卫生标准(1mg/m~3以铜计算)是采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概念,故本次调查的平均浓度均未超过上述标准。但我国是采用最高容许浓度,因此,ACGIH提出的卫生标准可作为我国卫生标准。当车间空气中铜烟浓度在0.47mg/m~3以下时,作业工人均未发现金属烟雾热的症状,故ACGIH提出的铜烟卫生标准0.2mg/m~3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制车间空气中三氯硫磷的卫生标准。方法:对三氯硫磷生产车间进行了调查考核,在三氯硫磷车间采样共110个,对59名接触工人和60名对照组工人进行体验。结果:车间空气中三氯硫磷浓度范围0.086-2.147mg/m^3,两年平均浓度0.477mg/m^3。与对照组相比,作业工人鼻炎、咽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结合我国国情,参照国外卫生标准,建议车间空气中三氯硫磷的最高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5mg/m^3和0.3mg/m^3。  相似文献   

13.
车间空气中玻璃钢粉尘卫生标准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订车间空气中玻璃钢粉尘卫生标准。方法 采用现场劳动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用玻璃钢粉尘对大鼠肺脏进行致纤维化实验研究 ,观察大鼠全肺干质量和全肺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该粉尘可引起大鼠全肺干质量和全肺胶原蛋白含量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且有剂量 反应关系 ,作业工人有“尘肺”样改变。结论 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 ,提出车间空气中玻璃钢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 6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3mg/m3。  相似文献   

14.
石棉工人接尘量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制动密封材料厂的1244名接尘职工(其中13名死于肺癌),用寿命表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接尘量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肺癌发病概率与累积接尘量之间呈直线相关。若以工作30或40年,死亡概率以12/10万或19/10万计算,则年平均粉尘浓度在0.73 ~1.70mg/m~3(寿命表法,40年)和0.03~2.11mg/m~3(Logistic回归模型,30年)之间,其对应的纤维计数浓度为1.37~1.54f/ml和1.25~1.61f/ml。作者建议作业场所现行石棉最高容许浓度应该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腈纶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腈纶厂毛条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该车间粉尘浓度为4.22(0.10-24.00)mg/m^3,主要对接触人员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同时导致肺通气功能受到明显损伤,部分工人胸部X线表现异常;结论:提示车间环境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超过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越过4mg/m^3卫生标准不能充分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我国车间空气中氧化钙卫生标准,以毒理学实验与职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氧化钙生产和使用厂家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为依据,参考国外标准,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我国车间空气中氧化钙最高容许浓度5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mg/m3。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新工艺、新技术及实施综合性防尘措施的条件下,大型汽车制造公司工人粉尘接触情况。方法连续6年对广西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浓度进行检测,采用个体采样和定点短时间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并测量空气中粉尘游离SiO2含量。结果铸造工艺造型和落砂岗位的粉尘游离SiO2含量最高,平均50%左右。大多数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是矽尘,浓度在1.58~7.25 mg/m3。其次是金属粉尘,浓度在3.41~6.80mg/m3。造型工、落砂工、熔炼工、感应炉工、气割工、工具磨工、司炉工和抛丸工接触的矽尘TWA浓度超标,其余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浓度合格。结论大型汽车制造行业粉尘性质主要是矽尘和金属粉尘,粉尘危害以矽尘为主,应将矽尘的控制列为职业卫生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铅中毒发病与铅烟(尘)浓度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淄博蓄电池厂,用通风排气方法降低了车间空气中铅烟(尘)浓度,但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在接触铅烟的工人中,铅烟浓度与铅中毒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在接触铅尘的工人中,铅尘的累积接触量与铅中毒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可得该厂铅烟的安全浓度为0.028mg/m~3,铅尘为0.056mg/m~3;并可对今后铅中毒发病作出预测。预测指出,目前该厂灌粉工种铅尘浓度比往年大有提高,今后将有大量工人发生铅中毒。  相似文献   

19.
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卫生标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制订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的卫生标准,方法:研究建立了粉尘中氰氨化钙的测定方法,对生产场所作了空气浓度监测,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横断面调查。结果:空气中氰氨化钙平均浓度低于3.71mg/m^3情况下长期接触,经内科,皮肤科,五官科检查,除了普遍存在“醉酒反应”外,未发现与接触氰氨化钙有关的损害。结论“建议氰氨化钙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mg/m^3,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也是3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