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天银老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用双换法电针治疗面瘫,疗效显著,现将临床积累的60例资料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均为单纯性周围性面瘫,其中左侧面瘫32例,右侧28例;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3个月;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为36.6岁。2治疗方法所谓双换法即面部穴位轮换,起针时波段轮换。将面部穴位分为2组:第1组取患侧太阳、下关、牵正或翳风、颊车;第2组取患侧鱼腰或攒竹、外迎香、地仓;上肢取合谷、外关穴轮换,病情较重时加曲池,以上2组穴位隔日轮换1次,10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起针时波段轮换…  相似文献   

2.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 6年来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 ,均为单侧面瘫 ,其中男性 68例 ,女性 52例 ;年龄 3~ 65岁 ;病程 1天~ 54天 ;有 6例为第 2次发生面瘫。全部患者按门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60例。治疗方法发病 1 0天内均口服或静注激素、扩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及中药牵正散加减。并按下法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分期治疗。发病后 1~ 7天为急性期 ;7~ 2 0天为静止期 ;2 0天后为恢复期。取患侧阳白、丝竹空、太阳、承泣、颊车、地仓、翳风及双侧合谷、风池。急性期行毫针多针浅刺法 ,不…  相似文献   

3.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面瘫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资料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共治疗面瘫患者 6 0例 ,均为单侧发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其中男性 34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9~ 72岁 ,平均 5 2岁 ;病程3~ 5 6天。2 治疗方法2 .1 选穴  (1)近取患侧阳白、颧骨、颊车、地仓 ,远取对侧合谷。 (2 )近取头维、迎香、下关、大迎 ,远取足三里。2 .2 操作 治疗组 :以 2mL注射器抽取弥可保注射液 5 0 0μg(1mL) ,皮肤常规消毒后每穴注入约0 .2mL ,(1)组与 (2 )组穴位隔日交替应用 ,每日 1次 ,10次为一个疗程 ,休息 4天后 ,继续下一疗程 ,3个…  相似文献   

4.
面部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167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病 ,笔者经过 10多年的临床探索 ,总结出采用面部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独特方法。现收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患者 2 32例 ,分为2组 ,比较两组疗效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将 2 32例患者分为 2组。透刺组 16 7例 ,男 91例 ,女 76例 ;年龄 3~ 6 7岁 ,以 2 0~ 6 0岁多见 ;左侧面瘫6 9例 ,右侧 97例 ,双侧面瘫 1例 ;病程 1d~ 11个月。对照组 4 5例 ,男 2 6例 ,女 39例 ;年龄 7~ 6 8岁 ,左侧面瘫 2 9例 ,右侧面瘫 36例 ;病程最短 1d~ 9个月。2 治疗方法2 1 透刺组。取穴 :取患侧丝竹空、四白、迎香、地…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药液透皮吸收治疗面瘫21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瘫 ,俗称“口眼歪斜” ,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 ,临床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药液按摩面部肌肉 ,达到透皮吸收治疗面瘫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1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96例 ,女 114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82岁 ,平均 4 1 5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 2 31天 ,平均 116天。2 治疗方法2 1 针灸方法取穴 :中枢性取兑端透巨、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大迎、翳风、对侧合谷。周围性取阳白透鱼腰、攒竹透丝竹空、四白透承泣。操作 :每次针刺后用艾条灸针柄 ,使局部有温热感。发病第 1周针患侧 4次 ,健侧 2次 ,…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 99年元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 ,采用毫针透刺加震颤针法配合隔姜炙治疗周围性面瘫65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病例 65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5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2 8岁、最大 60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7天。临床排除脑血管疾患、中耳炎、腮腺炎、鼻咽部肿瘤等其它可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变。2 治疗方法2 .1 透刺选穴及操作方法选两组穴交替使用。第一组取患侧地仓透颊车、巨透四白、阳白透鱼腰 ,配穴取合谷 (健侧 )直刺 ,牵正 (患侧 )直刺 ,第二组取患侧夹承浆透大迎 ,颧透迎香、攒竹透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针刺选穴加面部患侧穴位加减艾灸面瘫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以针刺、点刺、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31例,其中发病4天~1年患者18例;发病2个月~1年有面瘫后遗症患者10例。结果:31例患者不论初次发病还是有面瘫后遗症者均疗效显著。结论:应用针刺选穴加面部患侧穴位加减艾灸治疗面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俗称面瘫。笔者自 1 997年 1 0月~ 1 999年 1 0月 ,采用维生素 B1 2 、维生素 B1 、地塞米松及当归注射液行患侧茎乳孔封闭治疗本病 80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0例中初次发病者 57例 ,第 2次发病者 1 6例 ,反复多次发病者 7例 ;其中男性 4 9例 ,女性 31例 ;年龄 1 1~ 60岁 ,平均 32岁 ;病程 4~ 2 4天。治疗方法取患侧耳垂与乳突交界凹陷处 ,即茎乳孔注射点进针1 5~ 2 0 mm,回抽无血 ,注入维生素 B1 50 mg,维生素 B1 22 50 μ…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中医称此“口眼歪斜”,是临床之常见病。笔者采用透穴法针刺治疗面瘫300例,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0例,男173人;女127人;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2岁,20~40岁占75%;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7~10天占84%;左侧163例,右侧137侧。治疗方法选穴第1组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太阳、翳风、合谷;第2组阳白透眉中,太阳透率谷,地仓透颊车,配穴四白透承泣、翳风,均取患侧。  相似文献   

10.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系现代医学所称面神经麻痹,有中枢性及周围性之分。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和加服中药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性2 5例,女性7例;右侧面瘫2 8例,左侧面瘫为4例;年龄最大5 2岁,年龄最小2 0岁;病程最长2 0天,最短5天。2 治疗方法针刺治疗选用患侧颊车对透地仓,阳白透鱼腰,牵正透迎香,患侧太阳、翳风、双合谷针刺得气后留针2 0min ,每日1次。中药牵正散每次口服5 g ,日2次热酒送服。3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眼睑闭合良好,口角不歪斜,面部表情肌恢复;好转:临床…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 1992年 1月~ 1999年 12月采用千金子患侧穴位外敷再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减内服治疗面瘫 85例 ,疗效甚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5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48例 ,女 37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18岁 ;病程最长 3个月 ,最短 1天。本组病人均为起病急骤 ,发病前多系过度劳累后感受风寒 ,突然口眼歪斜 ,并具有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体征 ,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周围性面瘫。2 治疗方法2 .1 千金子外敷 取千金子 2 0枚 ,去壳 ,将肉压碎敷患侧太阳、颊车穴 ,胶布密封固定 ,嘱病人每天早、晚在两穴位各按摩 1次 ,每次 15 min,7天更换 1次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巨刺法、分期巨刺法和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巨刺法组)33例、B组(分期巨刺法组)33例、C组(患侧针刺组)32例,3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取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A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B组急性期(发病1~7 d)面部取健侧穴位,静止期和恢复期(发病8 d以后)面部取患侧穴位;C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7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A组(60.606%)和B组(66.667%)痊愈率均优于C组(46.875%)(P0.05);A组痊愈时间(20.55±4.763) d和B组(18.35±4.460) d优于C组(23.53±3.175) d(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A组和B组H-B评分均优于C组(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B组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巨刺法和分期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恢复,并明显缩短疗程,疗效优于针刺面部患侧穴,且早期使用巨刺法联合中期针刺患侧的疗法优于持续使用巨刺法。  相似文献   

13.
电针加灸治疗面瘫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瘫 ,即面神经麻痹 ,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 :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 3年来我们采用电针加灸法治疗面瘫 5 0例 ,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 0例病人 ,男性 2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最小1 2岁 ,最大 74岁 ,而以 1 9~ 43岁为多。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年半。而以发病 1周者占多数。2 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 :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四白透迎香、合谷。  配穴 :偏头痛配头维 ,太阳 ;流泪者配睛明 ;乳突痛配翳风 ;鼻唇沟歪者配人中 ,颏唇沟歪者配承浆。  针法 :合谷取健侧 ,余穴取患侧 ,中等强度刺激 ,进…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素卿  刘金勇 《中国针灸》1998,18(11):698-69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于1992年7月~1997年7月采用翳风、听宫二穴注射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治疗180例(治疗组),同时设针刺对照组166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46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会诊患者,按就诊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男96例,女84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80岁;左侧面瘫104例,右侧面瘫76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对照组166例,男90例,女76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左侧面瘫87例,右侧面瘫79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取患侧翳风、听宫穴。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周炎是我科门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其病程缠绵 ,经针灸 ,推拿手法治疗后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4 2例病人中 ,男 2 6例 ,女 16例 ;最大者 6 4岁 ,最小者 32岁 ,以 4 0~ 50岁为多见 ;在接受治疗前 ,发病最短 1个月 ,最长者半年 ;治疗最短者 10天 ,最长者 30天 ,治疗以 10~ 2 0天为多见。2 治疗方法2 .1 电针灸治疗 :取患者患侧合谷、曲池、肩骨禺、肩贞、肩井、手三里等穴位 ,如两肩发病 ,先治疗病情较重的一侧或两肩交替治疗 ,选用 30号 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肤得气 ,随即接通电针仪输出导线 ,打开开关 ,波形以疏密波为宜 ,电…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针刺介入时机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患侧局部针刺介入时间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和面瘫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天内的27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A组(74例)、B组(70例)、C组(74例)、对照组(61例).各组均于发病第3天开始西药醋酸泼尼松(强的松)治疗,A组、B组、C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发病第3、7、10天开始针刺治疗,穴取患侧风池、阳白、太阳、四白、迎香,双侧合谷等,耳面部穴位用浅刺法,不用行针手法,前4次不用电针,第5次起加用电针,远道取穴平补平泻,留针20 min,隔日1次,治疗25次.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痊愈病人平均疗程及面神经电图(ENoG)指标变化.结果:A组、B组、C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6%、95.7%、94.6%、72.1%,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病程长短按照A组、B组、C组和对照组的次序呈递增变化;各组间ENoG值第3天、第14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为针灸治疗最佳介入时间,针刺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疗程越短.  相似文献   

17.
针灸拔罐治疗面瘫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自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期间 ,在针灸门诊采用针刺、艾灸结合拔火罐的疗法 ,治疗面瘫患者 5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8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针灸科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3岁 ,以 30岁以上居多 ;病程最短 3d ,最长 3个月。所有病例均起病突然 ,多于晨起时发现一侧面肌板滞麻木、瘫痪、露睛流泪 ,不能皱额、鼓颊 ,口角向健侧歪斜 ,鼻唇沟变浅等症状。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1组取患侧阳白、鱼腰、迎香、人中、颊车、地仓 ,配穴取太阳、翳风、合谷、风池、太冲。 2组取患侧丝竹空、鱼腰、…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 997年以来 ,采用早期针刺配合 He-Ne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 32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瘫 ,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注〕明确诊断。其中男 1 7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7岁 ;病程最短 4小时 ,最长5天。2 治疗方法根据本病的病程特点 ,分为 2期治疗。急性期(发病 1 0天内 )采用激光散焦照射及针刺。恢复期采用透刺加电针疗法。2 .1 急性期治疗2 .1 .1 激光疗法 采用 JL - 7型 He- Ne激光综合治疗机 ,输出功率 2 0μA/mw,散焦区域照射。取患侧翳风至听会、地仓至颊车…  相似文献   

19.
何叶 《陕西中医》2004,25(5):442-442
任娠后患面瘫,在临床表现上相同普通面瘫患者症状,但在治疗上应考虑母体受孕后的一系列变化,治疗上差异较大。现就自己在临床中治疗孕妇面瘫所总结的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治疗72例,年龄最小2 2岁,最大2 8岁;接诊时发病最长2周,最短3d;秋冬季发病48例,夏季发病2 4例;平均受孕天数90 d左右。治疗方法 1、TDP- 2 Y远红外线烤灯照射患侧面部,每次30 min,日2次。2、选患侧面部地仓穴、颊车穴做脉冲治疗,每次2 0 min,日2次。3、面部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医生端坐其头顶部,先用双手指腹顺次按揉承浆-地仓-禾 -人中-巨 -迎香-晴明-…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法治疗面瘫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瘫即面部神经的非细菌性炎症所导致的急性面神经麻痹 ,属于周围性面瘫 ,又称面神经炎 ,好发于春秋两季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应用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法治疗 ,疗效较为满意 ,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经中西医检查确诊为周围性面瘫 ,年龄最小 1 3岁 ,最大者 6 5岁 ,以 2 0~ 40岁居多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3 0例 ,左侧面瘫 3 2例 ,右侧2 4例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2个月 ,以两周内最多。   56例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四期 :初期为发病1周以内者 ;中期为发病 1 0~ 2 0天者 ;恢复期为发病 2 0~ 40天者 ;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