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在广西边贸经商人员中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1年9月10日在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中发现的1例HIV感染者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初筛试验和采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试验,结果HIV-1抗体均为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其夫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认其夫也为HIV感染者。〔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将在艾滋病高发边境地区从事边贸经商人员做为艾滋病的重点监测人群,加强对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艾滋病在出入境人员及边民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到凭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及部分边境居民就诊者作艾滋病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采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诊。对发现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自2002年3~8月,在出入境人员和边民中共检出HIV感染者3例、AIDS患者1例。〔结论〕关注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加强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重视医务工作者AIDS知识培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将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0~2001年腾冲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摸清本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掌握其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年中检出的13例HIV感染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腾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2年的时间中共对37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HIV抗体检测,人员来自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缅甸等7个国家与地区,共检出HIV感染者13例,阳性检出率为3.44%,其中2000年检出HIV感染者3例,检出率为1.7%,2001年检出10例,检出率为4.95%;在13例HIV感染者中,男性10人,女性3人,男女性别之比为3.33:1;年龄最大38岁,最小22岁,高发人群为20~39岁;缅甸籍感染者占检出总数的92.31%,中国籍感染者占总数的7.69%;职业以汽车修理居首位,占53.85%,其次为洗浴按摩,占23.08%;传播途径除母婴传播外,其余2种均有,而且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结论〕在建立云南边陲地区安全、卫生健康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屏障过程中,应做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关注男性在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加强对来自缅甸高发区出入境人员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4.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特点,为加强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初筛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法)、胶体硒法;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确认。对HIV抗体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 ̄2005年共对229969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8例,总检出率为0.12‰。28例HIV感染者中外籍人员占60.7%,外籍人员感染率为0.46‰;30 ̄39岁为高发年龄组,占42.9%;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未婚感染者高于已婚感染者;从职业分布来看技术人员、商务人员和驾驶员所占比例较高;并且以不洁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我国艾滋病传入的风险高于传出的风险。应加强口岸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口岸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先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筛查,阳性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核,最后送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结果〕从204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177名,总感染率高达8.67%。感染人群职业分布以缅甸籍驾驶员最多;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缅甸籍感染者最多;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要实施重点监测,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口岸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在口岸实施艾滋病防治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1年到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了滋病病素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监测人数2840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1.41/万;2001年,监测人数28537,检出HIV感染者15例,检出率为5.26/万。2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32,0.025>P>O.01)。〔结论〕随着出入境人员和口岸流动人员的增加以及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开展口岸HIV感染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口岸HIV感染监测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口岸人群HIV感染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滋病在远洋船员中传播的途径,以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染源,防止艾滋病通过远洋船员这一特殊人群传入我国。〔方法〕采用血清学检验的方法对外籍轮上的船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筛试验时,有3名外籍船员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者血清送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有1名船员被确认为HIV-1型抗体阳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名船员均有性乱史。〔结论〕远洋船员由于具有流动性强和自律性差的特点,很容易感染艾滋病,并成为传染源,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将其作为艾滋病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8.
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年多来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为福州空港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空港口岸2001年1月 ̄2006年1月间1995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IV快速抗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认试验。〔结果〕检出8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40‰;男性感染者居多,占75.00%;职业分布商人和出国劳务人员各占50.00%;地区分布主要是南部非洲国家,占62.50%,东南亚国家占25.00%,中东国家占12.5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结论〕监测结果提示来自南部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国家的中青年商务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为口岸HIV监测的重点人群,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和实施预防干预措施,防止艾滋病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以了解云南国境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方法〕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检测出的98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云南国境口岸HIV感染者的流行分布相当广泛;HIV感染者主要集中于性活跃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在职业分布上,以边民、劳务人员为主,外籍人员HIV感染率显著高于中国籍人员,入境人群HIV感染率高于出境人群。〔结论〕云南省面临着输入性艾滋病病例传入后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三资企业从业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0~2001年从东莞口岸入境的三资企业境外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验。〔结果〕检出3例HIV感染者,分别为台湾籍1人;缅甸籍1人;巴西籍1人。经流行病学调查,3例HIV感染者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结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到我国三资企业从业的外籍人员日益增多,有些是来自艾滋病高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这一重点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效地控制艾滋病从国外传入国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及其配偶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法、蛋白印迹法对监测对象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验。〔结果〕在出境人员中检出1对夫妻同时感染HIV。丈夫因有不洁性交史而感染HIV,妻子的传播途径为夫妻间的性接触。〔结论〕对HIV感染者的配偶等密切接触者要及时进行监测,对HIV感染者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其主动采取正确的自身隔离措施,防止艾滋病的再传播。  相似文献   

12.
伊犁口岸1997~2001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伊犁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建立HIV初筛实验室,对1997~2001年8月经伊犁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实施HIV感染情况监测。〔结果〕共监测出入境人员18378人次,检出HIV感染者26例,感染率为1.42‰。在检出的26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6.15%,女性占3.85%;从年龄分布来看,20~30岁年龄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88.46%;从职业分布来看,个体商贩占92.31%,居第1位;感染者中有20例为伊宁市人,占总例数的76.92%,感染者全部为少数民族。〔结论〕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静脉吸毒人员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家庭中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HIV感染情况的监测,防止艾滋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2000—2008年375162名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开展疾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75162名出入境人员的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HIV-1抗体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出HIV感染者共95例,年均感染率25.32/10万,其中出境人员HIV感染者18例,感染率7.52/10万;入境人员HIV感染者77例,感染率56.53/10万。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30~39岁年龄组人员感染率最高,占感染者总数的45.26%;男性感染者64人,占感染者总数的67.37%;女性感染者31人,占感染者总数的32.63%。〔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监管工作,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福建口岸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口岸艾滋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 ̄2005年福建口岸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119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福建口岸地区HIV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以回国劳务人员和交通员工为主;入境人群高于出境人群和境内人群;以异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福建口岸地区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必须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4月9日从出境人员中检出的1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监测。〔结果〕该患者为急性期HIV感染者,为境外性接触感染。〔结论〕对高危可疑HIV感染者,尤其是处于感染窗口期的HIV感染者,要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防止漏诊误诊。应不断研究有效的艾滋病宣传工作策略与方法,找出最佳的艾滋病宣教对策,不断提高和改善艾滋病宣传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盘锦口岸艾滋病流行情况,为确定口岸重点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颗粒凝集法(PA)初筛;蛋白印迹法(WB)确认,对出入境人员进行HIV抗体血清学检测,对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后咨询。〔结果〕于2006年5月17日在出境人员中发现盘锦口岸首例HIV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此例感染者是1名船员,曾去过美国、俄罗斯、伊朗,并多次往返于东南亚等国。其承认2004年曾在中国某地有“冶游史”。〔结论〕盘锦口岸首例HIV感染者是在出境人员中被检出的,提示口岸艾滋病监测的重点不应局限于入境人群;出境人群,尤其是出境船员及往返出境的劳务人员也应成为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和分析南宁口岸1990 ̄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为加强口岸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方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HIV感染初筛,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检测出入境人员100 94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3例,HIV感染率为4.26/万;2001年以后保持比较高的检出率,2004年高达9.34/万。HIV感染者中,外籍人员18例,占41.86%;中国大陆人员25例,占58.14%;男性38例,占88.37%,女性5例,占11.63%;20 ̄49人员占94.34%,40 ̄49岁年龄组的比例有所上升。3种传播途径均已出现,性接触传播占67.43%。〔结论〕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在口岸地区应加强艾滋病的综合监测,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监测系统·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认清目前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现状、防治工作中的不足,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方法〕对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监测系统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艾滋病流行分3个时期,现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周边国家的艾滋病流行日趋严重;国内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且难于管理;吸毒和卖淫嫖娼活动在短期内难以禁绝和我国目前阻止艾滋病流行的能力仍然不足。艾滋病流行特点为HIV感染者分布于各种职业人群,主要是农民、归国劳工、无业游民及个体从业者;青壮年占感染者的大多数(86.7%),感染者年龄为20~50岁;约有2/3HIV感染者是通过注射毒品而感染;职业供浆者约占全国报告HIV感染者数量的11%。〔结论〕目前,中国已建立HIV/AIDS常规监测和中国HIV哨点监测2个监测系统;我国政府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组织科技攻关;进行HIV感染者的研究,这些举措都对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流行的现状和传播途径,以便提出防治建议。〔方法〕对2002 ̄2005年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的70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口岸地区HIV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传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同时通过吸毒途径传播的危害不容忽视。〔结论〕必须加强对口岸高危人群和吸毒人群的HIV监测与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措施研究,加强对HIV流行的综合防治能力,防止艾滋病在出入境人员中传播,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健康体检和机场入境通道哨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出入境人员实施艾滋病监测,对HIV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国际海员和劳务人员为主体的“海外迁徙工人”具备感染HIV的高危因素;偷渡遣返人员和来自周边一些国家的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值得关注。〔结论〕应对出入境人员中的HIV易感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其防御和抵抗HIV/AIDS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和强化以哨点监测为核心的综合监测体系,合理设置监测内容,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