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危险药物是指具有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低剂量致器官毒性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大量研究表明,配制和使用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风险。危险药物暴露可发生于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消化道摄入等。吸入和皮肤接触吸收可能是危险药物暴露的主要途径。职业暴露危险药物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和潜在的生殖损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脱发、咳嗽、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及皮疹等,长期接触还可能引起慢性肝损害。为了减少危险药物暴露对医务人员的风险,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置专用配药场所;使用生物安全柜;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和呼吸罩;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急性危险药物暴露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只有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医院消毒室职业暴露有哪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针对医院消毒室职业暴露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生理和心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因素,采取防护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应对。结论对医院消毒室职业暴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但降低了职业危害而且确保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88-3190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职业暴露情况及自身防护意识,引起护理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一线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状况。结果肿瘤科护士防护措施到位,而非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防护认识不够,防护措施不完善。结论非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化疗防护培训不足,防护水平低,应引起护理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化疗防护措施,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手术室是医院重点科室,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救治的重任.手术室护士频繁接触各类患者,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应做好严密防护.笔者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作出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职业暴露管理措施对于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根据评审条款制定相应干预管理措施,比较2012年和2013年职业暴露在发生原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由于锐器管理不规范和防护不足所致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等级医院评审当中针对职业暴露的管理是可行的干预措施,落实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吴蕾 《家庭医药》2016,(12):112-113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探讨并提出有效防护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医务组人员40名,并随机将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名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职业暴露防护干预培训,对照组20名医务人员采取正常医务知识培训,分析对比两组医务人员培训前后职业暴露知识及职业暴露后处理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有了明著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面对职业暴露时,上报时间早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干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只有不断提升医务人员防护干预知识培训,严格按照防护原则,正确有效使用防护措施和设备,才能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才能有效保证任务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郑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251-251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探讨危险因素,判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80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结果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1%,单手回套针帽30%,用工具分离针头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1%。结论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防止医院感染、减少污染扩散、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部门,工作人员每日同各种污染物品接触,属于职业暴露危险人群,如果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防护措施不落实,易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多种伤害。为了有效减少和避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做好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必须加强综合管理,加强自我防护能力,积极有效的进行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决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所有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病人进行问卷研究和住院观察,通过采取病人意见的方法,找到医院卫生条件和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进而对着有代表的问题开始进一步的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找到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结论神经内科常见护理隐患多数是因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不强,技术不到位和医院的重视度不高引起的。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影响因子入手,制定医院核心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等,解决护理工作的常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年一度的医院工作检查方式,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调查了解。调查发现本县14所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不重视,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无专职和兼职医感染管理人员,基础设施差,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淡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不了解。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应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因医院感染等导致的医疗纠纷和医疗安全隐患,提高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光眼患者住院用药状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11 月青光眼科住院患者70名,对其住院期间用药进行全过程跟踪,最后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潜在危险及特殊人群不规范用药是本次调查发现的主要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对于眼科中常用药品噻吗心安等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应进一步规范化;临床医师在使用药品时应注意药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莉  聂俊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64-176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0月~2007年10月诊治的糖尿病患者398例,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确定研究对象DN 142例。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DN的病例资料和临床规律;并根据是否伴发肾病将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探讨DN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DN中,未按时服用降糖药46例,高蛋白饮食52例,肥胖78例,高血压51例和糖尿病史≥10年6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按时服用降糖药、高蛋白饮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史≥10年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本院2010年加强了消毒供应室护士潜在危险的预防及防护,统计加强防护前后1年内各种危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护效果。结果:危险因素中物理性损害要多于其他因素;加强危险因素防护以后,供应室护士化学、物理、生物、心理等损害的发生率较之前明显减少,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物流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工作存在一定的潜在的危险,医院应加强供应室主要危险因素的防护,提高护士工作的安全性,保证供应物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定位与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康复医学在中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政府卫生部门越来越重视康复工作。最新制定十二五期间部分医院将改制成为康复医院和护理院,解决康复患者的需求。目前多数三级医院建立起康复科,一些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也开展了康复医疗,少数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康复医学专业,促进康复医学发展。但是医院康复科多属于非重点科室,发展相对滞后,设备和病床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多数医院的管理者不了解康复医学的内涵对康复医学重视不够,康复医疗人员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影响康复质量。规范临床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医务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按照临床科室的制度管理。应用新的康复理念对患者心理疏导,科学训练,正确评估康复效果,推动康复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建议,为降低用药风险,规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9年1~12月门诊处方、住院医嘱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超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在超适应证、超适应人群和给药途径等方面,90%以上超说明书用药有证据支持,但也有部分超说明书用药没有指南推荐和文献支持,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值得进一步商榷。结论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它涉及到药品有效性、医疗执业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强化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ethical principles of beneficence and non-maleficence are deeply rooted in Judaism. A physician is obligated to heal and is given Divine license to do so. A patient is also obligated to seek healing. Judaism also emphasizes prevention over treatment. Avoidance of danger and thereby the preservation of life and health are biblical mandates. Rules of personal hygiene such as hand washing before eating are also stressed, as are diet, exercise, and general care of the body. Preventive medical services and patient responsibilities are fully in accord with Jewish thought. Specifically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net, Judaism views any new technology or scientific advance with favor if it is used for the betterment of mankind, such a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llness. The internet is a wonderful tool to accomplish this purpose. It can promote health education to millions of people and thereby help to prevent illness. It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not only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but between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large population groups. All these goals are consonant with traditional Jewish thought and practice. However, potential negative consequences from the medical use of the internet must be considered and avoided. Misleading or false medic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weeded out. Inappropriate medical commercialism on the internet should be banned. Confidentiality of medical information must be preserv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e.g., lack of personal patient-physician contact) should be clearly explained to patients, to help them appreciate those features of the internet which can truly benefit them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1月颁发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为医务人员洗手、手卫生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目前,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令人担忧。为降低隐患,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本文笔者从本院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在中医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