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培美曲塞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一线化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组28例和单纯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组30例。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组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第1d,恩度15mg,连用14d,休息1周。单纯化疗组仅给予常规培美曲塞方案化疗。21d为一周期,两周期治疗结束后参照WHO评价标准,对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联合化疗组有效率ORR(CR+PR)为14.3%,单纯化疗组ORR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为57.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30.0%(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脱发。恩度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发生率分别为21.1%、5.3%和5.3%,单纯培美曲塞化疗组发生率分别为19.2%3、.8%和7.7%,两组相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安全有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罗冠均 《江西医药》2021,56(7):1012-1014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培美曲塞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治疗后1年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罗冠均 《江西医药》2021,56(7):1012-1014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培美曲塞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治疗后1年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刘萍  林锦培  吕旭桦  张丽  肖鲜珍 《江苏医药》2023,(10):1040-1043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EGFR-TKI耐药的NSCLC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照组(22例)仅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63.64%vs. 31.82%和90.91%vs. 63.64%)(P<0.05)。治疗组患者mPFS为6.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3.9个月(P<0.05)。两组治疗后乏力发生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仅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比较,加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能增强对EGFR-TKI耐药NSCLC患者的疗效,延长mPF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肺癌的临床治疗理论为指导,药物联合应用理论为依据,探讨祛培美曲塞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确诊的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实验组用培美曲塞联合消癌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以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药物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高于对照组(P<0.05),在毒性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肺腺癌一线治疗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4例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联合化疗组,n=44)和单纯化疗组(n=50)。联合化疗组给予贝伐珠单抗(7.5 mg·kg-1)+培美曲塞(500 mg·m-2)+卡铂(300 mg·m-2)治疗,单纯化疗组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卡铂(300 mg·m-2)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一个周期,用药6个周期,均为化疗第1日静脉给药。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的变化。结果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的缓解率分别为57%和34%,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和64%(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4个月和6.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1个月和11.9个月(P<0.01),一年生存率分别为55%和34%(P<0.05)。联合化疗组治疗后的TSGF、CEA和CK-19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增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但均为Ⅰ~Ⅱ度,经治疗后均可控制。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肺腺癌一线治疗中疗效明显,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社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用于社区非小细胞肺癌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存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线化疗失败或者是无法耐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13.16%和10.5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26%和55.2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3个月和8.2个月。显然以上观察指标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概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培美曲塞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疗效相对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行分组对照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42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抽签法则分为培美曲塞组和多西他赛组,两组均为21例。培美曲塞组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多西他赛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3.3%、81.0%,多西他赛组分别为19.0%和42.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美曲塞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多西他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对老年晚期NSCLC化疗的效果优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例,贝伐单抗15mg·kg-1+培美曲塞500mg·m-2+卡铂AUC6)与对照组(20例,培美曲塞500mg·m-2+卡铂AUC6),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40.0%(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7、3.2个月(P<0.05),有效率分别为20.0%、5.0%(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2、7.9个月(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晚期NSCLC在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优于培美曲塞加卡铂方案,且未加重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cord blood-derive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B-CIK) biotherapy combined with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treating advanced solid malignancie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ailure. For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malignancie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ail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B-CIK cells transfusion plu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CB-CIK+Chemotherapy) group and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alone (Chemotherapy) group. The ORR and DCR were 30% and 80% in CB-CIK + Chemotherapy group compared with 15% and 70% in Chemotherapy group (P = 0.451 for ORR and P = 0.716 for DCR) respectively. The time to progression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ere 3.45 months (95% CI 2.30-4.60 months) and 11.17 months (95% CI 9.05-13.28 months) in CB-CIK+Chemotherapy group compared with 2.03 months (95% CI 1.23-2.82 months) and 7.52 months (95% CI 5.97-9.06 months) in Chemotherapy group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Chemotherapy group, the patients in CB-CIK+Chemotherapy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nger PFS (P = 0.031) and overall survival (P = 0.048). In vitro studies further revealed that CB-CIK cells could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in cisplatin-resistant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A549/CDDP through downregulating ABCG-2 and P-gp and induce cytotoxicity through the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CD3, CD56, FasL, and CD69. This could explain why CB-CIK could have synergistic effects with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shown in this clinical study. We concluded CB-CIK cells combined with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FS and median survival compared with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malignancie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ailu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5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采用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给药,并口服地塞米松、叶酸和肌内注射维生素B12预处理;顺铂75mg/m2,静滴,分2~4d给药,均予以保肝、护胃、止吐药物。治疗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毒副反应。结果 35例患者中,客观有效率为29%,疾病控制率为69%,PFS8个月(2~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9个月(3~19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未达到Ⅲ~Ⅳ度。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郑小卫  程斌  王增  翁琳  洪卫  张沂平 《中国药房》2012,(22):2078-2079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进展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治疗方案为培美曲塞二钠500mg·m-2,第1天给药,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有效率为8.0%(4/50),疾病控制率为76.0%(38/50),1年生存率为55.3%(26/47),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伤、皮疹、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1例既往化疗或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方案化疗,其中培美曲塞500mg/m2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滴超过10min,第1天;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或卡铂300mg/m2静滴,第1天;或奥沙利铂65mg/m2静滴,第1、8天。21d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中,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进展8例,近期有效率为23.8%,疾病控制率为6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1年生存率为27.8%(5/1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证实为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36例,均给予培美曲塞+洛铂化疗,3周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在化疗前给予贝伐单抗,7.5 mg/kg,化疗前1h输注,共2个周期.评估该方案治疗有效率,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 13例,稳定(SD) 10例,进展(PD)8例,有效率(RR)为50.0%(18/36),疾病控制率(DCR)为77.8%(28/36).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高血压.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总生存期(OS)为(15.4±2.4)月,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0.2±2.6)月.结论 对于复发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备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人院的1 14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是否给予培美曲塞治疗分为两组.单药化疗组均采用铂类、5-FU或紫杉类化疗药治疗,联合化疗组均在以上基础上加用培美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类型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生存期与不良反应等.结果 联合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与疾病控制率(DCR)显著性高于单药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化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76.19% vs.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药化疗组(49.21% vs.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化疗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47.92%vs.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丁莉 《淮海医药》2010,28(3):216-217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晚期NSCLC患者2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ⅢB期5例,Ⅳ期15例。均接受过2个周期以上的含铂方案化疗,肿瘤进展或复发,国产培美曲塞二钠500mg/m2D1,IV,每21天为1周期。持续用药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ORR为22.2%,DCR为75.0%,中位PFS为6个月,中位OS为10个月。全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好转,胸闷、气促、乏力减轻和体力状态改善。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神经系统毒性、肝肾功能影响、皮疹、脱屑、皮肤搔痒、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疲劳。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无1例患者因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亦未出现药物相关死亡。结论PFS和OS不低于一线含铂化疗方案,中位总生存期甚至高于一线含铂化疗方案,且主要毒副反应耐受性较好,且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确诊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其疗效。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上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苠扶正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以党参、黄芪为主要原料,具有益气扶正的功效,保护骨髓,促进造血,抗肿瘤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故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彭文娟  方浩徽 《安徽医药》2011,15(9):1152-1153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耐受性.方法 国产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 天;顺铂60~70 mg·m-2,静脉滴注,分3~ 4 d应用,28 d为一个周期,治疗39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 39 ...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Objective:

There are two new treatment options avail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enocarcinoma histolog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hich offer improved benefit in terms of progression-free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over chemotherapy. Both bevacizumab and pemetrexed whe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FS and O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The aim of this analysis wa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for patients with non-squamous adenocarcinoma NSCLC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BCP) to pemetrexed and cisplatin (PC) by using indirect comparison (ITC)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