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性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现状,探讨三者的关系。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3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三维度性格优势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性格优势总分(52.40±4.34)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62.55±7.42)分,应对方式中面对、回避、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7.57±3.33)分、(16.08±2.49)分、(8.70±2.12)分。性格优势与领悟社会支持、面对及回避呈正相关(均P<0.05),屈服与性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在性格优势与屈服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1.04%。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性格优势为中等水平,领悟社会支持为高支持状态,最常使用的应对方式是回避,性格优势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患者应对方式。建议医护人员制订基于性格优势的干预措施,调动并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初诊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与经验性回避水平,探讨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对194例初诊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初诊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7.81±15.49,生命意义感得分46.75±9.70,经验性回避得分19.48±8.27;生命意义感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0.01),能够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调整R2=0.271)。结论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有助于其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刍性沉思量表、自我表露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1.17±12.69)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29.29±10.63)分,自我表露总分为(38.05±6.82)分;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和自我表露呈负相关,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均P<0.05);自我表露在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18%。结论 自我表露是乳腺癌患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减少消极沉思,增强其自我表露意愿,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327例乳腺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失志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327例中发生失志综合征152例(46.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越高、居住地为城市、社会支持越高为乳腺癌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保护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会关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影响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采取措施促进宫颈癌患者融入社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22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宫颈癌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17.38±3.72)分;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病耻感呈正相关,与社会关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呈负相关(均P<0.05);社会关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为42.79%。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病耻感越高社交回避及苦恼越严重,可以通过降低病耻感、提高社会关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以减少社交回避及苦恼。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术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心理僵化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认知融合问卷、接纳与行动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对204例术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心理痛苦(4.80±1.04)分,阳性检出率97.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婚姻状况对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有影响(P0.05,P0.01)。结论术后化疗期的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较高,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婚姻状况是术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独立影响因素。帮助患者降低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水平,有利于缓解其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7.
叶沁  徐凡凌  董超群 《护理学杂志》2020,35(4):66-68+85
目的 探讨童年创伤、心理弹性与护理本科生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肠易激症状严重程度问卷、童年期创伤量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26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护理本科生童年创伤发生率为50.4%,其中情感创伤的护生症状严重程度得分为208.9±57.9,高于无情感创伤者(P<0.05)。心理弹性高的护生症状严重程度、抑郁和童年创伤得分分别为71.3±44.4、30.9±7.3和33.1±6.8,均低于低心理弹性者(P<0.01)。心理弹性和抑郁在情感创伤与症状严重程度间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37)。结论 童年情感创伤和心理弹性可影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情感创伤可通过降低心理弹性、增加抑郁情绪对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产生影响,需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以更好管理其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元应对在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配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11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负担量表、二元应对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得分(59.49±13.90)分,二元应对得分(86.03±16.62)分,焦虑得分(54.75±6.14)分,抑郁得分(49.73±7.93)分。二元应对在配偶照顾负担与焦虑、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0.21%和47.27%。结论 二元应对是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尝试构建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青少年牙槽突裂患者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自尊情况,探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为综合序列治疗中的心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61例牙槽突裂青少年患者采用由一般资料、自尊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组成的问卷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自尊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宏程序的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和检验。结果 青少年牙槽突裂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自尊得分分别为(74.54±10.02)、(102.03±15.09)和(31.32±5.17)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韧性得分在不同年龄、居住地及家庭收入人群中有明显差异(P<0.05)。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和自尊量表得分均与心理韧性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0.63,P<0.01),社会支持与自尊也呈正相关(r=0.37,P<0.01)。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存在直接效应(β=0.735,95%CI:0.575~0.910),并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效应而间接影响心理韧性(β=0.242,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灵性健康与积极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益处发现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安徽省2所三甲医院肿瘤和放疗科共215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生活定向测验问卷(LOT-R)、自尊量表(SES)、益处发现量表(BFS)、中文版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FACIT-Sp-12)进行问卷调查,使用Amos软件建立中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灵性健康、自尊、益处发现得分分别为(24.28±9.98)分、(31.51±3.80)分、(43.35±11.01)分,乐观得分的中位数为16,且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距离诊断时间、化疗次数及有无宗教信仰者灵性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乐观、自尊、益处发现、灵性健康得分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中介模型检验表明,乐观、自尊对灵性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分别为0.33、0.22,效应量分别为60%、63%,益处发现在乐观、自尊与灵性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分别为0.22、0.13,效应量分别为40%、37%。结论 乐观、自尊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灵性健康,还可以通过益处发现的中介作用间接作用于灵性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