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大多数青少年慢性关节炎(JCA)的预后良好,但一小部分有全身性关节炎或多关节关节炎者,对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和免疫抑制剂无效。这些患儿有可能得益于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免疫疗法及借助于灌注幼稚的T细胞前体细胞而重获正常免疫能力的疗法。作者报道4例6~ 11岁JCA患儿接受自身造血于细胞移植(AHSCT)的随访结果。 病例与方法3例为全身性JCA,1例为多关节JCA。AHSCT前1个月抽取骨髓,用CD2和CD3抗体去除其中的 T细胞,悬液(含 CD34细胞 0.5 × 106/kg~ 6.…  相似文献   

2.
散发型高IgM综合征CD40配体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钱娟  孙健  张眉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6):328-330
目的揭示1例散发型高IgM综合征(HIM)患儿发病机制及其遗传类型,从而为其今后可能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能力;用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CD40配体(CD40L)表达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患儿CD40L开放阅读框架基因突变。结果此例HIM患儿B细胞体外刺激可产生IgG,T细胞表面CD40L染色阴性,序列分析发现654657位碱基缺失。结论患儿B细胞可能具有正常Ig分泌功能,Ig同种型转换障碍是由于其T细胞CD40L基因缺失,并在国内首次从分子水平上确诊一例性联高IgM综合征患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溶血病的远期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溶血病的远期预后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15003)张瑞宣,孙朝琪,朱莎,何馥贞新生儿溶血病(HDN)诊疗及时预后良好。但在农村因多种原因往往诊疗不及时而影响预后。本文报告HDN40例的远期预后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86年~1991...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低IgG血症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研究表明与T细胞功能紊乱致Ig同种型转换障碍有关[1]。近年发现CD40L信号在同种型转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表达缺失或减少是X连锁高IgM血症(XHIM)血清Ig水平异常的原因[2]。我们检测了单纯性肾病患儿T细胞CD40L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血清IgG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了CD40单克隆抗体(CD40mAb)对体外产生IgG及其亚类的调节作用。对象:(1)研究组: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6例,发作期11例,恢复期5例,诊断按全…  相似文献   

5.
CD40L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CD40L在儿童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法检测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表达CD40L水平、细胞凋亡率及可生CD40L(sCD40L)对单核细胞株THP-1产生TNF-α的影响。结果:KD表达CD40L明显增高;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患儿PBMC培养上清(可能含有sCD40L)可诱导THP-1产生高浓度TNF-α。抗CD40L单抗可纠正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淋巴细胞CD54及CD18表达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淋巴细胞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54)和β2整合素(CD18)的表达变化,研究对象:哮喘患儿40例,其中急性发作组22例,缓解组18例,健康儿童16例为对照组。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54和CD18阳性率。结果:发作组和缓解组患儿淋巴细胞CD54和CD18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作组中中、重度患儿淋巴细胞CD54和CD18阳性率均显著高  相似文献   

7.
译文摘要     
译文摘要儿童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在儿童中较为少见,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观察比较MFH患儿临床表现、治疗和疗效的差异,旨在了解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临床资料:随访M.D.安德森肿瘤中心(MDACC)1977~19...  相似文献   

8.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活性测定对窒息新生儿缺氧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对围产期正常和窒息新生儿进行末梢血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i)活性测定。窒息组LDH1~3下降,LDH5/LDH5/LDH1比值升高明显,其改变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成正比。LDHi活性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结合心电图(ECG)检查可见:LDHi活性改变,ECG明显异常者显著高于ECG正常者,提示ECG检查有助于心肌缺氧、损害等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思密达治疗大剂量化疗致消化道粘膜损伤1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158例急淋完全缓解者因大剂量氨甲喋呤加四氢叶酸钙解救(HD-MTX+CF)治疗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用思密达治疗,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4年11月~1997年11月我科接受HD-MTX+CF治疗的急淋完全缓解患儿302例,男206例,女96例,年龄2~13a。随机分治疗组158例,对照组144例。二、方法 两组均从HD-MTX(1.0g/m2)+CF治疗d1投药,疗程7~10d。治疗组单用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生产,批号940267,批准文号HK34268)口服;对照组同…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脂质,脂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水平,我们对40例高胆患儿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高胆患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提示我们当高胆患儿需静脉营养支持时,脂类物质的补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髓性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糖胞苷是当今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较有效地药物之一。从1990年起,我们对19例AML的病儿经诱导、巩固获完全缓解后,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强化疗。结果:19例中11例处于缓解,1例治疗相关死亡,7例骨髓复发。11例患儿CR时间为9月 ̄68月,平均40月。其中有4例CCR〉5年,经统计5年生存率达57.9%。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CCR)达52.6%,其疗效明显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剂量氨甲喋呤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与给药方式的关系,本文作者将41例已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投药方式应用HDMTX。方法一为HDMTX总量的1/3在30分钟内静脉注射,余量在10 ̄12小时内静脉滴注,滴注MTX后24小时用CF解救。方法二为HDMTX总量的1/10在30分钟内静脉注射,余量在6小时内静脉滴注,HDMTX静脉注射用药后36小时用CF解救。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危重患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三年本院PICU病房19例合并极重度酸碱紊乱(TAB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重度酸碱紊乱中11例为呼碱型,8例为呼酸型;所有病人均表现AG增高。呼酸型TABD表现;pH↓、PaCO2↓、HCO3^-↑、AG↑、Cl^-↓;呼碱型TABD;pH↑、PaCO2↓、HCO3^-↓、AG↑、Cl^-↓,但两型T  相似文献   

14.
儿童胸闷42例动态心电图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2例主诉胸闷患儿分两组观察,A级除胸闷外,辅助检查阴性,DCG检出偶发交界性、房性伴室性早搏各1例,胸闷为阵发性,注意力集中后更明显,预后良好。B组心电图异常2例而DCG检出心律失常12例,胸闷常为持续性,经诊治后痊愈9例,好转13例(均为心肌炎)。17例心肌炎患儿DCG、ECG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1/17例,2/17例。证明DCG检查能进一步提供较为精确可靠的心律失常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巨结肠并发小肠结肠炎肠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HD并发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HD患儿肠粘膜免疫功能。结果 13例HD患儿中,5例伴有小肠结肠炎患儿与8例无小肠结肠炎患儿相比肠腔内SIgA浓度明显降低,肠粘膜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减弱,固有层中含IgA的浆细胞明显增多,CD4^+、CD8^+细胞分布异常。结论 HD伴有小肠结肠炎患儿肠粘膜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多聚IgA不能通过上  相似文献   

16.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婴儿先天性巨结肠(HD)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对19例2~18个月的HD患儿(经病理证实)的血清、尿和组织块用病毒分离和DNA探针杂交方法进行CMV检测。结果:19例HD患儿分离CMV的19份尿标本中2份污染,在17份尿标本中7份阳性,阳性率为41.2%;正常儿尿标本阳性率为14.4%(P<0.05)。19例HD血清中,CMVIgM抗体2例阳性,阳性率为10.5%;正常儿阳性率为8.0%(P>0.05)。19例HD痉挛段组织块中无一例CMV阳性,但6例HD痉挛段组织块CMV-DNA探针杂交全部阳性,其中2例强阳性,阳性率为100%。说明婴儿HD与CMV感染关系密切,CMV感染可能是包括HD在内的一些先天性畸形的重要致畸因素。  相似文献   

17.
译文摘要     
译文摘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复位后髋臼发育的预后因素根据75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平均9.7年的随访,对复位年龄、复位1年髋臼指数(AI)的改善程度及正中线股骨头距离差(center-headdistancediscvepancy,CHDD...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脊柱侧凸的疗效,应用CD器械治疗34例脊柱侧凸。34例中男11例,女23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5例,先天性7例,小儿麻痹后遗症2例。术前Cobb角为40~130°,平均72.8°。手术矫正后Cobb角平均28.9°,下降了43.9°,矫正率60.3%。严重并发症1例为术后瘫痪,6个月后基本康复;另1例为术后1周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衰竭,经抢救痊愈;余患儿术后12天内均下床活动。CD器械能提供三维矫正,具有优良的反旋转作用和可靠的固定,脊柱融合节段少,患儿能早期下床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23例室间隔缺损(VSD)伴心力衰竭(CHF)患儿,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收缩力及左室前、后负荷,结合血液动力学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浓度测定,并对其中12例患儿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探讨VSD合并CHF的机制。结果表明,VSD合并CHF患儿未见心肌收缩力降低。3例患儿有泵血功能减退,与后负荷增高有关。产生CHF的主要原因在于肺循环高压性充血;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也具有一定作用。卡托普利治疗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与研究,而洋地黄制剂不应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成都地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炎病毒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两者间的相互关第,对263例HBV感染的患作,采用^32P标记的HDVc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血中HDV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DAa,酶联免疫吸附阻断试验检测抗HD。结果:HDVRNA,HDAG,抗HD检出率分别为1。1%,1。2。3%。HDVM标志物总检出率为3。4%。HDV标志物阳性和阴性患儿HBeA阳性,其中1例为急性乙型肝炎。提示: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