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支架对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2月在普外乳腺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3月在普外乳腺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睡眠支架抬高患侧上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疼痛感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睡眠支架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缓解术后疼痛,提高主观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制垫枕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缓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5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采用自制垫枕抬高患侧上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其持续时间、疼痛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患侧上肢无淋巴水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患侧上肢轻度淋巴水肿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0、1度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度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使用自制垫枕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患侧上肢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84例乳腺癌病人配对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另给予β-七叶皂甙钠10~20mg iv q 12h×7~10天,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为20.93%(9/43),实验组为4.88(2/41),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26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38例乳腺癌术后无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对照组,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分析对比.结果 在23个雄度中,两组患者有14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个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本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护士应采取措施,指导患者预防和缓解淋巴水肿,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制软枕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应用自制软枕,预防或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方法: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将临床诊断且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0例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5例.实验组术后给予自制软枕抬高患侧上肢,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比较术侧上臂周径、疼痛和活动情况.结果:实验组有11例术后患侧上臂周径较术前大于1.0 cm(占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例(占57.14%);实验组发生水肿者的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45 vs 8.50,P<0.01);实验组术后疼痛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09 vs 6.46,P<0.05).结论:使用自制软枕可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且可使水肿程度和疼痛程度减轻,患者感觉舒适,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对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方法将8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行经典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观察组(n=43)行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ARM),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月内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3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实施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干预措施上再联合自我淋巴引流。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侧上肢增加体积和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2组患侧上肢平均增加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平均增加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2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淋巴引流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减少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吴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32-2833
目的探讨肢体压力泵用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按常规以肢体功能锻炼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肢体压力泵治疗仪,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依存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肢体压力泵治疗仪用于乳腺癌术后预防和治疗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可提高患者肢体治疗依从性和控制治疗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消肿利水疗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消肿利水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有效率、肩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为(295.38±8.15)°,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利水疗法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数控气压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患侧上肢数控加压护理.测量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肢肘窝上10 cm测上肢周径,术后第15天比较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术后第15天,对照组患者上肢发生水肿患者共有16例,占53.3%.其中11例(36.7%)为轻度水肿,3例(10%)为中度水肿,2例(6.7%)为重度水肿.实验组患者上肢发生水肿患者共有4例,占13.3%.其中4例均为轻度水肿,无中度水肿或重度水肿发生.两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P〈0.01).结论 通过数控气压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程度并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8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前观看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DVD光盘并由护士指导练习,术后自病人清醒后开始直到出院后接受系列的功能锻炼;测量两组病人健侧与患侧上肢各部位周径,比较两组病人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应用.方法 回顾2008年观察组按循证护理原则,予以最佳、长期有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患肢机能障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上肢淋巴水肿、肌力及运动后快速疲劳程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的肿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护士对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压力治疗仪),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第2个月末淋巴水肿发生率、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患者治疗后自觉肢体轻松舒适,无肿胀、沉重感,并且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梯度压力治疗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促进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改善的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n=69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67例,针对淋巴水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患侧上肢体积增加情况、淋巴水肿发生率、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针对淋巴水肿实施护理干预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患侧上肢体积增加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患侧上肢轻、中、重度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淋巴水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术后水肿症状,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减少患肢皮肤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2007年乳腺癌手术病人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2例乳腺癌手术病人中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7例,发生率为11.3%,经及时处理及恰当护理,均已康复,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关键措施是:术后加强切口加压包扎,抬高患侧上肢;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选择;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及时处理已出现的淋巴水肿;注重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80例乳腺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患肢感染发生率、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44%,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对病人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上肢淋巴水肿,减少患肢感染,有利于促进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促使病人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乳腺癌专用软枕预防早期患侧上肢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73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341例,对照组132例。实验组早期使用乳腺癌专用软枕抬高患侧上肢,而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早期患侧上肢的周径。结果实验组术后早期上肢周径比术前大1.0 cm,占28.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42%。结论给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乳腺癌专用软枕能有效预防早期患侧上肢水肿,且患者使用舒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穴位按摩结合自我淋巴引流技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68例,按时间段进行分组,36例患者进行自我淋巴引流,32例患者在自我淋巴引流的基础上,配合大陵、内关、外关、尺泽、曲泽等穴位按摩。采用手臂周径测量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患侧肢体肿胀症状、淋巴水肿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程度。结果 自我淋巴引流组有6例(16.7%)患者发生轻度水肿,穴位按摩结合自我引流组仅1例(3.1%)患者发生轻度水肿,发生时间在术后6~12个月不等,两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结合自我淋巴引流技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优于单纯实施自我淋巴引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21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别在手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测量上肢周径,比较两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2个月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6.5%,对照组为3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淋巴水肿轻度18例,对照组轻度26例,中度6例,重度8例(P<0.01)。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可降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