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等于1972年在马来西亚西部地区,应用周效磺胺和乙胺嘧啶制成的复方片,进行对疟疾的抑制性试验。方法是每28天服药1次,成人剂量男子每次周效磺胺1.5克,乙胺嘧啶75毫克,女子每次周效磺胺1.0克,乙胺嘧啶50毫克(儿童剂量酌减,下同)。另设每周服氯喹1次每次0.3克的对照组。服  相似文献   

2.
患者为一4个月的婴儿,患维尔和肠炎杆菌(Salmoaella virchow)脑膜炎,曾联用氯霉素和庆大霉素以及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治疗无效,后用甲氧苄氨嘧啶(TMP)和磺胺嘧啶静注治愈。TMP对此菌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微克/毫升。TMP静注剂量开始为10毫克/公斤/24小时(30毫克每日2次),2小时后脑脊液浓度达0.6微克/毫升,后剂量增至16毫克/公斤/24小时(50毫克每日2次),脑脊液浓度达1.4微克/毫升。上述较小剂量连用10天,较大剂量连用1个月,未见毒性。虽然此文仅报告1例的治疗经验,但其重要意义在于它再次表明,TMP和磺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使用一种长效磺胺制剂——磺胺6甲氧嘧啶,对245例脑膜炎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临床效果的研究。其中172例为脑膜炎伴有脑膜炎球菌菌血症,61例为脑膜炎,12例为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其中43例为极重型,143例为重型,59例为中等型。磺胺6甲氧嘧啶的剂量:成人第一天给2次,每次2克,以后每天一次2克。小儿第一天按60~80毫克/公斤体重,以后每天按30~40毫克/公斤体重给药。上述方案治疗时,服药24小时后血内药物浓度平均为49微克/毫升:脑脊液内浓度,服药4小时后为25微克/毫升,24小时后为8微克/毫升。 149例应用磺胺6甲氧嘧啶,96例用大剂量青霉素5~8天治疗(对照组)。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  相似文献   

4.
强力霉素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最常使用的抗菌素。它具有四环素族抗菌素的特点,同时有半衰期长(成人血清中半衰期为15~22小时),及在肾功能不全时仍能安全使用等优点。作者对5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用常规剂量的强力霉素(第1日200毫克,第2~7日每日100毫克),测定其血清和支气管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口服负荷剂量200毫克后3小时血清浓度为5.4~3.46微克/毫升(平均4.33微克/毫升),23小时后下降为2.28~1.21微克/毫升)(平均1.71微克/毫升)。第2~7日,服药3、8及12小时后平均血清浓度分别为2.15、1.79和1.38微克/毫升。血清峰浓度在第1、2天显著高于第7天,此为负荷剂量的作用。痰中强力霉素浓度有很大的个体变异,范围很大(0.07~2.1微克/毫升,平均0.34  相似文献   

5.
第一组:21例从越南感染恶性疟原虫后,经用奎宁、乙胺嘧啶、二氨二苯砜、磺胺、TMP、氯喹等药物配伍治疗后复发1~6次的患者,其中1例给服WR33063,每6小时1次,每次剂量为200毫克,连服2天,以后每3小时1次,每次100毫克,连服4天,并同时隔天给服2—磺胺—3—甲氧吡嗪2次,每次500毫克;另1例每6小时给服WR33063一次,每次400毫克,连服3天,每次同时加服磺胺嘧啶500毫克;第3~13例,各每6小时给服WR33063一次,剂量为400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在印尼东加里曼丹对几个居民点的居民进行抗氯喹恶性疟调查,血检661人,恶性疟阳性者67人(10.1%)。对其中25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进行氯喹敏感性试验。氯喹总剂量为25毫克/公斤(基质),即第1、2天各服10毫克/公斤,第3天服5毫克/公斤,服药后0~10天,每天取血作厚薄血片镜检,其后在第14天和第21天进行血检考核。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一例服奎宁自杀急性中毒者的血液和脏器内的奎宁浓度。该例为女性,18岁,体重51公斤,在服用硫酸奎宁20片(300毫克/片)3小时后出现中毒,经洗胃尚找出若干残余药片。患者先出现嗜睡和抽搐,不久出现惊厥和意识消失。虽采取一切治疗如腹膜透析和对症处理但均无效,于24小时后死亡。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奎宁的血浓度。第4小时为11毫克/升,至死亡时为6毫克/升(尸检标本)。奎宁在体内迅速代谢,并在24小时内从尿中完全排出。从该患者奎宁血浓度缓慢下降提示,尽管经过洗胃,但肠道仍继续吸收奎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血培养阳性的伤寒患者8例和副伤寒甲患者1例,用一种新的青霉素类抗菌素—甲亚胺青霉素(Mecillinam)(6-β-青霉酸脒)治疗的效果。8例伤寒患者因病情严重而作肌注或静注,当临床显效时则改用口服剂吡呋甲亚胺青霉素(Pivmecillinam),后者吸收后水解而成甲亚胺青霉素。除1例成人每次用600毫克,2例8岁患儿每次用200毫克外,其余均用400毫克,每6小时一次,疗程14天。至少6次标本培养阴性方可出院。甲亚胺青霉素对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3~0.5毫克/升,肌注或静注600毫克后,其血清浓度在4小时内可达最小抑菌浓度的10倍以上。 7例疗效满意,出院前6次大、小便培养阴性。开始治疗48小时后症状缓解,以后康复,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血清氢化可的松浓度可见升高,但心绞痛则否。作者分别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检查了 MI 时血中相应的氢化可的松、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肌脑型肌酸激酶(CK-MB)的血清浓度.给 AMI 后6小时内入院的70例患者取血,每4小时取1次,共36小时;然后在第48、60、72小时再各取血1次,将这些标本离心后存放于-70℃低温中。入院时血清氢化可的松浓度最高968(340)μmol/L[均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1例长期口服地高辛的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44~84岁)同时服用硫氮(艹卓)酮,以探讨后者对地高辛血清稳态浓度的影响。试验方法:患者在试验前两周及试验期间均每晨服用地高辛0.25毫克。试验时,同服硫氮(艹卓)酮60毫克,每日3次,共服7天,分别在试验前1天、试验后3小时、6小时及第3天,测定地高辛的血  相似文献   

11.
在泰国东北部的耐氯喹啉恶性疟流行区对84例15岁以上的恶性疟患者的治疗问题作了研究。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奎宁-甲氟喹啉或奎宁-乙胺嘧啶-周效磺胺治疗。奎宁剂量,每次540毫克基质,每12小时服1次。若病情严重则用双盐酸奎宁,成人490毫克基质加入0.9%氯化钠500毫升中,静滴4小时以上。研究期间,每8小时测静脉或毛细血管血中疟原  相似文献   

12.
甲苯咪唑治疗人体的包虫病已逾5年。但对患者的血清或囊液中药物的利用力报道极少。作者对9例不宜手术的包虫病患者进行了试验观察。方法:口服甲苯咪唑40~200mg/kg/天,每8小时1次,1天3次分服。在治疗12~48周期间,于服药后1~3小时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苯咪唑药量的浓度,每周1次,连续4周,其后每2周测定1次。同时,询问药物副作用并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血清蛋白、尿、肌酐和电解质。结果9例包虫病患者均能耐受药物,2例患者转氨酶暂时上升,4~6周恢复正常,其它无异常变化。用甲苯咪唑40~60mg/kg/天治疗的7例患者,给药1~3小时后血中药物浓度经24次观察,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例应用心得安纠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高血钙的疗效。2例均女性,年龄分别为24岁和64岁,临床及化验检查证实甲亢,并都有高钙血症。另有2例血清钙正常的甲亢病者作对照。先给患者从早上8时开始静注心得安每小时10毫克,持续12小时。其后继续口服心得安20毫克,4次/日,共3~4周。例1于第8天将心得安增至25毫克,4次/日。在口服心得安的同时给予他巴唑10毫克,3次/日。结果在输注心得安的12小时内,2例血清钙浓度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1982年4月至1983年2月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对甲氟喹(M)加乙胺嘧啶(P)-周效磺胺(S)合剂与单用乙胺嘧啶-周效磺胺治疗恶性疟的疗效进行了比较。所观察的75例恶性疟患者全部来自氯喹抗性株流行区。病人选择的标准为:14岁以上男性,恶性疟原虫密度每mm~3血高于400个滋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经胸腺切除以及抗T-细胞处理的田鼠对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免疫反应的作用。实验选用叙利亚金黄色仓鼠:新生鼠鼠龄为72小时,成鼠为4周龄。实验组麻醉后手术切除胸腺,模拟手术组则在同样条件下作切开和缝合术,但不切除胸腺,另设一不进行手术的正常对照组。兔抗仓鼠T-细胞血清用两只5周龄雌鼠脑组织经处理后制成脑组织悬液,分3次皮下注入雄性新西兰兔而制成。第一次注射时加福氏完全佐剂,此后第7天和第14天又各注射一次,均不加福氏佐剂。第3次注射后10天心脏取血。抗T-细胞血清和正常兔血清都经56℃30分钟灭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 (IL) 8,及CD 6 2P表达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阐明肝素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甲组分别在灌肠前 1h及灌肠后每天 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法安明 ) 15 0U/kg ,共 6d ,至第 7天减半量注射 ,第 14天停用。乙组方法同甲组 ,但注射剂量加倍为 30 0U/kg。丙组为对照组 ,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共15d。分别在制模后第 2 4小时、第 7天及第 14天 ,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各 5只 ,心脏取血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血小板膜表面CD6 2P分子数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IL 8含量。同时取结肠病变部位组织 ,免疫组化法分析TNFα的组织表达及镜下评定结肠黏膜损伤Fedorak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无论低剂量还是高剂量治疗组 ,低分子量肝素在制模后第 2 4小时、第 7天及第 14天对CD6 2P的分子表达均无影响 (P >0 .0 5 )。对血清IL 8及TNFα的组织表达 ,高剂量治疗组至第 7天开始下降 (P <0 .0 5 ) ,第 14天显著下降 (P <0 .0 1)。对结肠黏膜损伤Fedorak积分值的影响 ,高剂量治疗组治疗至第 14天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TNBS诱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WR_(33063)(菲甲醇衍生物)与硫酸奎宁治疗恶性疟的效果比较。在泰国东北部疟疾流行区收治51例男性恶性疟患者,其中25例用WR_(33063)治疗,26例用硫酸奎宁治疗。剂量为WR_(33063)每8小时600毫克(3只胶囊),每天1.8克,连服6天,硫酸奎宁为每8小时肠溶片2片(基质540毫克),每天1.95克,连服6天。全部病例均送药看服,如在半小时内呕吐则重新给药。在住院治疗期间,每天至少观察2次,记录症状和体征,并取末梢血液作原虫计数,每6小时量体温一次。于出院后第14、21和28天随访观察。结果:WR_(33063)组治疗25例患者中23例治愈,硫酸奎宁组治疗22例中21例治  相似文献   

18.
已经证明,用复方增效磺胺(TMP-SMZ)治疗伤寒有效。但在约8%的患者中出现各种副作用,主要是皮疹。一般认为,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其中的磺胺成分所致。而磺胺成分抗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的能力较TMP 为弱,加之耐氯霉素和磺胺类的伤寒杆菌菌株日益增多,这就促进了对单用 TMP 治疗伤寒的研究。作者报道单用 TMP 治疗8例伤寒的情况。8例均经血培养出致病菌而确诊。其中1例为甲型副伤寒杆菌,余7例为伤寒杆菌。所有患者于病程的头几天均用 TMP 注射,后改用口服。其中2例为300mg/次,每12小时1次;5例为200mg/次,每12小时1次;1例5岁小儿为100mg/次,每12小时1次。连续14天,后再住院14天。住院期间每隔48小时收集粪及尿标本培养1次,出院后4周内门诊复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延长培养时间至48小时及加入AB型人血清对恶性疟原虫氯喹药敏试验的影响。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9.7岁(12个月~34岁)。14例发热,2例无症状。16例血检,为≥1,000个疟原虫/μl血,无裂殖体及混合感染。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氯喹。第0~1天的剂量为10mg/kg,第2天为5mg/kg。每隔24小时作血涂片检查,连续7天。厚血片经高倍镜检查无疟原虫则为阴性。同时在24~48小时内检查尿液中4-氨基喹啉。培养基成份:含谷氨酰胺、无NaHCO_3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20~25克重的雌鼠作实验。每只小鼠用胃管给予感染3~5个肝片吸虫后囊坳,而后随机分组,用杀结核菌素即嗓吟核腺昔抗菌素(Tubereidin,简称Tu)治疗。l在用前,将Tu溶于0.9%的无菌盐水中,每毫升含Tul毫克。给药的方案是:(l)在感染后囊坳的第7、或第14、21、28天给药i次。第1组在鼠尾静脉直接注射rru 25毫克/公斤,第2组,穿刺小鼠的眶后取血,使Tu吸附于红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