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例,患者年龄为20~40岁青壮年。男25例,女7例。病程有2天12例、15天16例、1个月2例、6个月2例。治疗方法:依据十二经络穴位的主治功能直接针负取胃经穴位:承泣、四自、巨、地仓、大迎、颊车、下关,配合冲阳、内庭及胆经、阳交、悬颅等穴位。选用银针高压消毒,使用操作消毒盘、手套、镊子或止血钳一把及酒精棉球消毒面部肌肉后,采取针炙手法,用强刺激后,留针10~15分钟取下,每天1次,10~15天为1个疗程,针炙2个疗程治愈显效30例,无效2例,总效率占93.7%,达到最佳效果,2讨论面神经在机体抵抗力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654-2穴注双侧足三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用庆大霉素2~3mg/kg,654-2按0.3~0.5mg/kg,该量平均穴注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结果治愈率达93.8%。提示:穴位注射足三里,刺激了机体的神经末梢,激发了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作用,在药物、腧穴、经络的协同作用下,较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隔药灸是将中医、中药、经络、腧穴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它的治疗原理是采用穴位给药,并利用艾条燃烧的热力,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入穴位,使其沿经络到达病所。隔药灸具有一般灸疗的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7例,根据中医辨证,选用相应的穴位,用隔药灸治疗,根据疗效判断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2-5个疗程,近期治愈21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91.2%。结论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等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用药物曲安奈德、VitB12利多卡因注射于穴位鼻丘、太渊、迎香、合谷、足三里。结果:360例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近期疗效:显效196例,有效15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远期疗效:显效135例,有效163例,无效62例,总有效率为83%。结论:此种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激发经络穴位,通利鼻窍,起效迅速、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简便易行,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30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10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7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 个月。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150例)和针刺对照组 (150)例。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注射组 选穴:风池、天柱、风府。以上诸穴均取双侧。 药物: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5 %利多卡因,VitB12注射液。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于床边,双侧手臂置于床上,对上述穴位行常规消毒后,选用10 ml 1 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5 %利多卡因1 ml,当归注射液2 ml,复方丹参液2 ml,血塞通注射液2 ml,VitB12注射液1 ml,采用快速无痛进针法,回抽无血后,缓慢推入药液,每穴注入1 ml左右。每3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是基于祖国医学经络理论,选用中西药物注射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刺激与肝病相关的穴位,可激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调节免疫作用;通过中医的经络体系注射给药,药物剂量虽小,但穴位注射后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使药物的作用显著增强。穴位注射治疗性乙型肝炎,发挥的是针、穴和药的协同作用,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就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地位确定、穴位选择、药物选择与作用机制将近几年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防止铅蓄积中毒维生素B1可阻碍或抑制铅的吸收。 ●治疗失眠每晚睡前服7~8片,获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3片。 ●治疗荨麻疹维生素B,分别于合谷、曲池、三阴交及足三里穴位注射给药,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和多年临床验证,采用穴位注射阿托品及维生素K3治疗胆绞痛,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对象:本组共19例,男4例,女15例;年龄在15岁至68岁之间;胆道蛔虫症所致者13例,余者为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结石等.2治疗方法:取足三里穴,太冲穴。用sml注射四抽取阿托品ling及维生素Kasmg混合在一起,穴位把现消毒后,将抽吸药物的注射担针头利人足三里后,边进针过征转,找到有明显的麻胀感时,回拍无应,采用强刺激,快速注入药剂半量,之后将剩余药剂半量同法注入对问的太冲穴内.3疗效观察:药物穴位注射后,腹席即…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65(其中21~42岁者占多数)。全部为初发、尚未化脓的病例。治疗方法:①穴位刺血:穴取患侧耳尖、攒竹,如两眼同病,可取双侧穴位。于穴区常规消毒后,以半寸较粗之毫针点刺瓦尖1~2分深,捏挤出血5~8滴,继以左手拇、食二指将撤竹穴区皮肤捏起,亦以半寸较粗之毫针点刺之,深约2~3分,捏挤出血5~6滴。③穴位针刺:穴取暖侧脾俞、胃俞,四穴均由上至下斜刺8分~1寸,使针感向下传导,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连续3次。疗效标准:经1~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局部充血…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疗法 ,又称穴位封闭疗法 ,我们在临床中根据所患疾病 ,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性能 ,选用相应的穴位和药物 ,将药液注入穴位内 ,以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效能 ,从而治愈疾病。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的应用范围很广 ,疗效甚佳 ,特介绍如下。1 各种急性疼痛1牙痛 选穴 :合谷、上关、下关。选药 :柴胡针2 ml~ 4ml。功能 :清热泻火、止痛。2胃痛 选穴 :内关、足三里。选药 :维生素 K3针 8mg。功能 :解痉止痛。3腹痛 选穴 :足三里、三阴交。选药 :维生素K3 针 8mg或 654- 2针 1 0 mg。功能 :解痉止痛。4胁痛 (胆绞痛…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制解毒护肤膏治疗各种烧伤,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药物组成:大黄、黄连、黄柏、白芷、血竭、儿茶、冰片、白芨、地榆。3制备过程:将上药各等份混合研末过筛.经高压消毒后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用凡士林、蜂蜜调匀成膏。4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其药膏适用于Ⅰ~Ⅱ度烧伤,将烧伤局部清创消毒,用消毒针管抽取液体。切忌将皮肤表层弄破,保护创面,根据创面大小敷解毒护肤膏,24小时换药一次。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7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57岁。1~7岁11例,8~15岁8例,17~30岁10例,31~57岁8例;男1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654-2穴注双侧足三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用庆大霉素2~3mg/kg,654-2按0.3~0.5mg/kg,该量平均穴注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结果治愈率达93.8%。提示:穴位注射足三里,刺激了机体的神经末梢,激发了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作用,在药物、腧穴、经络的协同作用下,较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陈祖平  梁中 《海南医学》2004,15(10):103-103
我科对90例腰椎增生患者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组共180例,所有病人均经临床症状和X线片等确诊为腰椎增生,年龄为41-72岁,病程在半年至数年。2.治疗方法注射药物,选用弥可保注射液500μg(1ml)均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制造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分装。  相似文献   

14.
万惠芬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58-159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通过120例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观察肩周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63例,良48例,有效9倒,优良率92.5%。结论: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可明确止痛,解除肌肉痉挛,恢复功能,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中医“缓则治本、冬病夏治”的原理,对50例小儿哮喘患者夏季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效果确切。一、病例资料50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男27例,女23例;年龄3-12岁,平均672岁,其中支气管哮喘1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35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二、治疗方法1.穴位选择:背部两侧百劳、肺俞、膏盲穴。2.外敷药物:选用中药白芥子309、延胡索309、细辛15g、甘遂15g,共研细末。用新鲜生姜汁调成药饼6只,加人少许蜂蜜,药饼中心放置蜃香或丁香,3敷贴方法:将药饼用胶布固定敷于m应穴位L,每次贴敷Ill,一星期贴敷2次,一个月为…  相似文献   

16.
药物穴位注射致周围神经损伤教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用药物作经络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满意,既省药,又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但如果方法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副作用,为了使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的治疗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减少和避免不应有的副作用.特将近年来我们收治过的3例因药物穴位注射致神经损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胡雨华  何晓华  韩梅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127-1128
目的观察经络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R)后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以及血清IgE的改变,为经穴位皮肤给药刺激经络系统达到调节免疫治疗变应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4例AR患者进行穴位贴药经络免疫疗法治疗,治疗后与药物组进行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两方面的比较,并与正常人血清Ig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穴位贴药经络免疫疗法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为95.8%,药物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36评分,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且两观察组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穴位贴药经络免疫疗法对AR患者的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臂中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中,男21例。女47例;年龄34~75岁,40岁以上者66例;双侧对称发病者65例,病程在半年以上者59例,1~3年春7例,3年以上者2例。1.2治疗方法臂中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与肘横组中点,两筋之间。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针入25~4.ocm,得气后,持续捻转3分钟即出外。每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1.3治疗结果经治一疗程,症状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为痊愈;偶有复发者为有效。结果:痊愈64例,有效4例。2体会不安腿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女性多于男性,以4O岁以上者居多,多数两侧对称发病,昼轻夜重。以往针…  相似文献   

19.
我科门诊自1996年9月份以来,运用利福平胶囊、红霉素、甲硝哩混合外用的方法,治疗女性急、慢性淋病40例,收到了可靠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病例选择:①急性淋病10例,症状较重,病程在3周之内,疗效显著,均在1个疗程内痊愈。②慢性淋病30例,疗程在1~12个月,治疗一般为1~2个疗程痊愈。配方:利福干胶囊1粒,甲硝哩0.2X2片,红霉素0.259,3种药物研细末混合均匀;为1次量。方法:常现消毒外阴,用窥器扩开明道,暴露宫颈,用1。50O0LP.水冲洗阴道,再用于棉球擦干净,把药粉涂到宫颈外四和阴道内,最后用消毒干棉球堵塞阴道,24小…  相似文献   

20.
本人采用针刺加五官超短波治疗领下颌关节紊乱症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38例,女40例,年龄21~45岁,病程3~25天,均经口腔科确诊。随机分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加五官超短波治疗组,每组39例,各组症状基本相同。2治疗方法2.1针刺治疗组:患者坐位,采用30号针灸针,选用穴位:患侧下关,颊车,配合谷;腕踝针上1、上4穴位,体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腕踝针留针1小时后出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2针刺加五官超短波治疗组:针刺方法为除去面颊部穴位,其他方法同针刺治疗组,采用上海产五官超短波电疗仪中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