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症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癌症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寇振芬,石玉中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癌症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种之一,我国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癌症。近年来国内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1]。严重躯体疾病对患者是重大的精神刺激,因此而...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研究癌症病人的病因,做到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保障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癌症研究多偏重于理化刺激、病毒感染、药物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而对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往往被忽视,作者通过与癌症病人的接触发现,癌症的发病与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或伴有胀满,厌食,暖气,泛酸等症状,本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及饮食有关.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性格,情绪状态与其躯体症状间存在着较为密切关系,而人格特征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消化性溃疡作为典型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为此笔者对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做一综合分析,希望对本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俊岩 《医学信息》2009,22(10):2149-2151
高血压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而重的常见病。近年来对其发病原因,从传统的遗传、生理、生化、内分泌、免疫等生物医学模式观点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难以得出满意的结论。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已开始注意到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的关系。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因素入手,考察不良社会体验、行为性格对高血压病的身心反应,探讨其病因,以利于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试 验动物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癌症的发生、发 展和转归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情绪忧郁、压抑的仇恨、心理上的损失感以及绝望的心情,常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平行。 当病人得知患了癌症时,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变化。根据其心理演变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自二十世纪以来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最大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冠心病(CHD)和动脉粥柞硬化(AS),致病因素多且十分复杂。迄今为止,早已确立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尚无法完全解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情况。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生活习惯、情绪性格及行为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发病机  相似文献   

7.
生活事件,情绪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以自编病前负性情绪调查表,生活事件调查表,EPQ,CES-D 及 STAI 对245例癌症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并以232例结核病住院病人作对照。发现66.9%癌症病人病前有负性情绪,而对照组只有15.5%、81.2%的癌症病人病前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而对照组为69.0%。EPQ 结果是神经质分亦为前者显著高于后者,CES-D 评分两者相比是46.5%对9.1%,STAI 是31.1%对4.8%,都提示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宝萍  李荣 《医学信息》2007,20(1):145-146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青年女性因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其情绪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尤其明显的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于1990~1995年期间共收治32例青年女性癌症患者,我们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相互作用进行探析.方法 对癌症患者实施治疗,分析其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患者精神因素的差异明显影响治疗效果,悲观患者化疗,放疗的效果及手术成功率较乐观患者低.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它将影响癌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成为公认的"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1.
癌症的病因虽然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是起码有两点各国的科学家们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①.8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环境因素引起的。②.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引起的,绝非单一因素所致。在这多种因素之中,心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20几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一个新兴的学科——社会心理肿瘤学发展的极为迅速,从92年至今已经召开了三次国际社会心理肿瘤学大会,今年9月又将在德国召开第四届国际大会。此学科主要研究各类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A型性格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人类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竞争意识的增强 ,使冠心病 ( CHD)促发因素增多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表明 ,CHD发病过程中 ,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 ,在临床症状方面 ,既有躯体症状又有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因素中 ,特别是负性情绪反应和 A型行为对 CHD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 CHD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为促进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出有益的观点。1  A型行为对 CHD的影响具有 A型性格的人其行为特征表现为 :急躁、易激动、缺乏耐心、发怒、恼火等 ,合称为 AIAI反应。A…  相似文献   

13.
6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个性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百余年来对其发病原因一直众说纷纭。Horniker(1927)首先提出本病与情绪和精神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眼科疾病中的发病和治疗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中浆与 A 型性格的关系,我们对中浆病人进行了 A 型性格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疾患,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在循环系统疾病中占居极高比例。心肌梗塞病人心理因素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统计显示,年轻患者发病多与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必须仔细观察病人患病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医治可收到满意疗效。我们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均按WHO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确诊。1心理分析1.1病人性格、工作性质、生活环境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发现60例病人好动、争强好胜、易激动、脾气急躁者…  相似文献   

15.
二年级与四年级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成绩及其课程设置的调查刘少文,姚树桥湖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心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重要性[1,2]。医学心理学已成为现代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自然流产也不例外。为摸清自然流产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我们对1997年胶州市100名自然流产的孕妇进行了心理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对象:随机选择1997年度的正常妊娠发生自然流产的孕妇100例,年龄最大43岁,最小24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是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许多文献报道溃疡病人具有内向及神经质特点,心理因素对发病及病程转归等有重要作用[1]。作者用疏导疗法协同阿米替林治疗13例消化性溃疡,收到较好效果。1一般资料13例均系胃税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男9例,女4例;最小20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30±5.5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24年,平均万±873年;性格内倾、孤独4例,自负、暴躁6例,性格外向3例。该组患者均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及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其中心理社会因素较集中的为工作和家庭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环境急剧变换等。同时还…  相似文献   

18.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心身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妇女全身恶性肿瘤的首位 ,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1] 。但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日益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拟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以促进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病因研究及其防治。一、社会心理因素与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1991年Calogeras等[2 ] 报道一名 39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表现出心理因素 (与社会隔离的精神创伤 ,充满矛盾斗争的家庭关系等等 )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19.
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疼涌常是使患者就诊的原因之一,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注重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发现同样性质、程度的创伤或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尽相同。安静、舒适的环境,用心专注的活动,热情奔放的情绪,富于兴趣的文谈等都能提高疼痛闽值。另外,患者的情绪、性格、文化层次,既往疼痛经验以及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对疼痛的反应。疼痛患者往往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加重疼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老百姓在讲究生理卫生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卫生。心理医生已不再被大中城市的百姓所陌生,原来只有在外国电影里看到的情景;中国的百姓也能体验到了。不少人都知道,如果情绪特别抑郁焦虑时,应该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咨询。 但是,究竟什么是心理治疗、什么是心理咨询?许多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或咨询者并不了解。他们常常认为,只要在心理医生面前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讲出来,心理医生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么去想、怎么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