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姚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97-29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股骨颈等处骨折需要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及家属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关节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1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张莹  闵萍 《贵州医药》2024,(1):161-162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和对照组(传统手术室护理)各35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1 d、8周的Harris、VAS评分,术后6个月并发症及术中器械传递失误发生情况,术后1 d、1个月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1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和术中器械传递失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指标,提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减少术中失误,降低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杜小媛  张佳 《贵州医药》2024,(1):155-156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诊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整体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和传统组(常规护理)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后,整体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的ICU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与传统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与ICU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持续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张洪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5,(1):156-157,16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髋关节功能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80例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折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温晓娟 《上海医药》2015,(4):35-36,39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术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血压控制、血糖水平控制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康复训练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9.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Harris评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复杂性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的手术情况,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例、术后肾周积液1例)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3例、术后肾周积液2例、寒战发热3例)发生率为2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复杂肾结石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实施脊柱结核术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与对比两组住院天数、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栓、肺不张、伤口感染、低热、便秘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加速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围手术期对大肠癌患者展开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其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术后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围术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不良情绪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4%高于对照组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和恐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人性化护理的妇产科术后优质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10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后基于人性化护理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8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人性化护理的妇产科术后优质护理对患者手术效果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后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2±2.1)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7±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阑尾炎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围术期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外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伤口裂开发生率、脑脊液漏发生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1例(2.5%)、伤口裂开0例(0)、脑脊液漏1例(2.5%)、肺部感染3例(7.5%);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8例(20.0%)、伤口裂开6例(15.0%)、脑脊液漏7例(17.5%)、肺部感染8例(20.0%)。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伤口裂开率、脑脊液漏率及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全程心理护理对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79例行超声乳化手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全程心理护理。观察术后视力、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患者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上,前房出血及后囊膜破、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全程心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日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ADL评分及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生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AS合并椎骨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均行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02.1)周,短于对照组的(17.90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椎体骨折复位,加强脊柱稳定性,促进骨折尽早愈合,提高术后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