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衰老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衰老过程的有效方法.结合动物的生理特性及自然属性,建立不同的动物模型,已成为衰老及抗衰老研究的焦点.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与其他几种衰老动物模型(如自然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衰老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SAMP系小鼠衰老模型等)相比,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结果稳定,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结合该模型近年来的运用和发展,本文对该模型构建原理、剂量、具体方法和评估手段作一综述,并对行为学水平、生化水平、形态学水平、分子生物水平检测指标进行总结.总之,采用D-半乳糖120~125mg/( kg·d)连续皮下注射6~8周是较为可靠、稳定的建立衰老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D-半乳糖诱导衰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半乳糖会对鸡脑中能量和磷脂代谢产生有害影响[1].1985年,中国学者徐黻本首次提出给予啮齿动物D-半乳糖(D-gal)可以诱导类似于加速衰老进程的生理变化[2].近年来,随着该模型被大量深入研究,其致衰老的作用机制也渐为明了,这为这一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经过长期D-gal诱导而导致的模型动物寿命缩短主要是由于氧化应激所致,引起线粒体、神经损伤,进一步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另外,该模型具有衰老相关的高级糖基化终产物(AGE),并且出现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类似自然衰老的变化.本文简要地综述了D-gal半乳糖诱导衰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治疗上也缺乏特异有效的药物[1]。因此,为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药物,建立理想的、类似于人类IBD的动物模型就显得非常重要。理想的IBD实验动物模型应具有如下特点:(1)肠道炎症的发生、病程、病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应与人类IBD相同或相似;(2)实验动物应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3)实验动物应具有已知抗原易于诱导免疫反应的免疫学特点;(4)传统IBD治疗药物对其治疗有效;(5)实验动物在没…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病死率极高的病症之一.由于其病因、发病过程、病变程度等因人而异,治疗措施的研究也受到限制,故目前关于SAP的研究更多地依赖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动物实验.1986年Beger等人提出肠道细菌易位是引起胰腺组织坏死性感染的主要原因[1].肠道动力改变所伴随的肠道菌群变化、肠屏障受损以及免疫应答紊乱被认为是SAP肠道细菌易位的三个重要环节.不同的动物模型影响着肠道细菌易位的不同环节,而且造模技术本身也会影响肠道细菌易位[2],所以了解各种ANP动物模型的特点对于更有效地研究SAP肠道细菌易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高、危害大,与全身多个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均密切相关[1].有研究认为,OSAHS患者睡眠期间反复缺氧、微觉醒和睡眠剥夺是造成机体损害的重要因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2].为此,人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各种动物模型,以期模拟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上气道塌陷、间歇缺氧等,从而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及其它治疗手段.睡眠呼吸紊乱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建立一个可以全面模拟睡眠呼吸紊乱病理生理过程的动物模型.在过去的20多年中,针对OSAHS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病理生理,人们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OSAHS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2],研究结果表明,TLR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3].地塞米松是治疗哮喘的经典药物,对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均有改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明.因此,我们将建立哮喘动物模型,从整体水平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对哮喘气道重塑以及哮喘气道平滑肌中TLR4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80%的胰腺癌患者已出现转移,错过了手术机会[1-3],临床上很难获得新鲜的、不同时期的组织标本,更不可能在临床上观察胰腺癌进展过程[4].因此,建立理想的胰腺癌动物模型,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胰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提供动物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最艰巨的全球问题之一,据报道在人口总数达到21亿时,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1]。衰老是身体器官功能的衰退老化,是全身性进行性的退化过程。目前衰老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一些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呈明显增多趋势[2]。因此衰老相关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利用衰老相关动物模型进行衰老机制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等研究的重要工具.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因素疾病,根据模型制作方法的不同,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主要包括3类:自发性高血压、诱发性高血压和基因工程高血压动物模型[1].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为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快速递增,在70 ~ 80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更是高达10% ~20%,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另外,据美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于2011年间,用于心力衰竭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90亿美元[2].心力衰竭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使它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成功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过程、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心血管药理最关键一步.心力衰竭是在足够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由于临床上引起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同,为了能更真实地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或药物的作用机制,需要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时尽量模拟临床真实的发病机制,我们将从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综述目前构建心力衰竭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及该领域最新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积广、危害严重.至今,对氟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学者对氟中毒动物模型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发现多组织器官受损[1]及超微结构改变[2].本实验通过建立亚急性氟中毒小鼠动物模型,测定各项生化指标,观察亚急性氟中毒早期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肝、肾功能的影响,为地方性氟中毒的机制研究和防治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衰老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衰老(aging,senescence)又称老化,通常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增加,自身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变,趋向死亡的不可逆转的现象[1].对衰老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最为基本和重要的问题之一,但细节一直知之甚少.在过去的20年中,尽管经各国科学家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衰老机制的了解尚十分有限[2].但是,衰老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的、缓慢渐进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衰老研究旨在理解衰老机理、合理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以及提高老年期生命的质量。动物模型在衰老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动物模型可以研究疾病状态和生理学过程,而这些在人体很难做到。啮齿类哺乳动物与人体的生化背景比较相近,故长期以来啮齿动物模型在衰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延长低等生物如酵母、线虫、果蝇,以及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的寿命[1].CR后,低等生物寿命延长的机制与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Sir2蛋白)有关[2].Sir2蛋白是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2的激动剂如白藜芦醇刺激后,酵母、线虫等生物体的寿命明显延长[3];反之,敲除Sir2基因或用药物阻断Sir2基因表达,酵母等生物体的衰老过程加速[4].  相似文献   

15.
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年龄相关性疾病与之有密切关系,目前关于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探索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衰老模型制作多样复杂,耗资巨大,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衰老模型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以其成本低廉、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本文拟对D-半乳糖所致各种衰老动物模型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确选择炎症性肠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华田 《胃肠病学》2007,12(3):132-13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治疗上也缺乏特异有效的药物旧。因此,为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建立理想的、类似于人类IBD的动物模型就显得非常重要。理想的IBD实验动物模型应具备如下特点:①肠道炎症的发生、病程、病理和病理生理学改变与人类IBD相同或相似;②实验动物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③以已知抗原易于诱导免疫反应;④传统IBD治疗药物治疗有效;⑤实验动物在没有遗传或化学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常能自发形成肠道炎症。然而,实际上很少有如此理想的动物模型。应当明确的是,目前所建立的所有IBD动物模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IBD动物模型.而只能称为肠道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17.
心脏骤停(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而对于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每延迟1 min,生存率将下降7%~10%.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是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许多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临床研究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深入研究CPR的病理生理机制受到一定限制.动物模型是较为理想的载体模型,能够对各种混杂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实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可为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目前用来做心脏骤停动物模型的大动物有:猪、犬等;小动物有:大鼠、小鼠、家兔、猫等,各种动物模型有各自的优缺点[1-3].现就国内外此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生物体在衰老过程受遗传因子的影响,然而环境和代谢所造成的长年累月的损伤,种种生化副反应引起的变化,更造成许多明显的不可逆转的组织老化性状,例如氧自由基和糖基化过程造成的血管硬化和脂褐素堆积等.许多长寿蛋白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蛋白多糖会在生物体的衰老过程中逐步出现由量变到质变,引起一些与衰老相关的明显的病理生理现象,而这些变化往往构成了衰老过程中机体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基础[1,2].本文重点介绍和归纳蛋白多糖在衰老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19.
二精灵抗皮肤衰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精灵(2JL)由黄精(Rhizome of King Solomoseal)和枸杞子(Fruit o barbary Wolfber-ry)组成,常服能助气固精,补填丹田,活血驻颜,长生不老[1].枸杞和枸杞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果蝇的平均寿命,表明其有延缓衰老作用2].黄精也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3].古方二精灵在抗皮肤衰老作用方面的实验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二精灵进行了抗皮肤衰老的药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抗衰老基因Klotho(KL)是1997年研究自发型高血压时发现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1].该基因突变小鼠会过早出现与人类衰老相似的多种表现,并使其寿命缩短,而通过转基因使KL过度表达会减轻小鼠的衰老症状,延长寿命.研究显示KL基因缺陷鼠的寿命仅为野生鼠的5%~6%[2],而其过度表达会使小鼠的寿命延长(雌性和雄性分别延长20%和30%)[3].但是,KL基因的基础研究与人类衰老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