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预防和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于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用地西泮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67例止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临床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采取抢救措施、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本组2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配合医生急救。做好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长加强对高热惊厥及其并发症的认识,积极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尹桂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57-158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复发5例,均为有家族惊厥史的患儿,无1例患儿演变为癫痫。结论发生高热的小儿应注意预防发生惊厥,若发生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规范治疗研究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全组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5~15d。又复发史者28例,占42.65%。长期随访19例复发或严重病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小儿在高热时(39℃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小儿高热患者要及早预防惊厥的发生,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安定及对乙酰氨基酚对高热惊厥再发患儿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22例入院治疗的高热惊劂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当再次出现发热时,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安定及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预防再发,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惊厥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及对乙酰氨基酚对高热惊厥再发患儿的预防作用良好,并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方法、复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6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月至4年.复发者有10例,其中有1例发展为癫痫,发生率为1.78%,发展为癫痫1例惊厥时间过长、发作次数多、复发次数多.结论 小儿在高热时,易引起抽搐.患儿发热时应及时治疗措施,预防和避免惊厥发生,一旦小儿发热,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和控制温度,最好到医院就诊,预防惊厥的出现,即使出现惊厥也能及早得到控制.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早控制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26例高热惊厥患儿,给予止惊退热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治疗全部治愈,近期无后遗症。结论积极的抢救和正确的护理小儿高热惊厥,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国伟 《北方药学》2015,(9):159-159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惊厥发作时患儿体温多在38.0℃以上,最常见的是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在给予及时治疗以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控制体温,预防惊厥,抗惊厥药物的合理应用等,能够有效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片口服预防高热惊厥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科2005~2008年收治的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治疗组在患儿体温达37.4℃时即开始口服苯巴比妥片,剂量为每次1~2mg/kg,每天3次,至体温完全正常时停药。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等。结果:治疗组2例发生惊厥,发生率为7%。对照组10例发生惊厥,发生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片口服预防高热惊厥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年龄分布,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1 994~2003年收治的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56例患儿中年龄在3岁以下的为41例,占73.2,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的47例,占83.9.结论对小儿高热患者必须尽早给予解除高热的处理并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惊厥的发生.当惊厥发生后,正确应用抗惊厥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止惊药首选安定静脉滴注,惊厥控制后用鲁米那口服至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本组5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高热惊厥发作的次数过多、持续时间越长,就越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在治疗的基础上,保证营养供给,有效吸氧,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以防止高热惊厥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岭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150-15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转归,总结此病防治经验。方法对12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发病季节、体温高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5d。长期随访52例,5例转化为癫痫。结论提高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新药与临床》刊登的“口腔给安乃近预防婴儿高热惊厥”的临床验证陈太加,李冬梅(商城县医院儿科,河南商城465350)关键词安乃近;发热的惊厥;口腔投药笔者阅读贵刊“口腔给安乃近预防婴儿高热惊厥”一文[1]后深受其益。采用口腔给安乃近预防婴儿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首次发作后的高热惊厥(SFS)患儿采用不同的预防治疗方案,观察其预防再次惊厥的效果。方法将2000年2008年收治的首次单纯性高热惊厥(SFS)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在患儿体温达37.4℃时即给予鲁米那52008年收治的首次单纯性高热惊厥(SFS)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在患儿体温达37.4℃时即给予鲁米那510 mg/kg肌内注射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0毫克/次;其他如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等与对照组相同。随访时间至6岁。结果预防组182例共计发热232次,复发惊厥9例,共计惊厥14次,其中5次发作前未肌内注射鲁米那。结论对照组200例共计发热221次,其中复发为36例,有77次发生惊厥。两组患儿复发以及并发惊厥的次数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至2007年对收治120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进行急救护理和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90.0%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16.6%,与2002年至2005年27.3%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热惊厥复发率较高,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16.
高热惊厥9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玉香 《江西医药》2006,41(11):894-895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的复发因素及后患症预防。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6年5月收治的95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复发,复发率30.53%;复发因素与首次发作年龄、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有关;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因反复发作可转为癫痫。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有关预防知识,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小儿热性惊厥急救与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叶  任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37-138
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的经验,提高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津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小儿热性惊厥时,立即给予控制惊厥、高热,原发病的治疗以及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110例小儿惊厥患儿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常致窒息而发生脑缺氧,在其急救处理程序中,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其关键。心理辅导和家庭健康教育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5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经验,探讨护理方法、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及技巧。方法 52例高热惊厥的小儿在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治疗加强患儿的全面护理,控制惊厥发作,预防再发。结果 52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在全面综合护理下,52例患儿均转危为安,体温降至正常,在院期间仅1例再发惊厥1次,其余无再发惊厥者。结论在临床积极治疗高热引起的惊厥的同时,积极给予止惊、降温,加强患儿全面护理,及时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儿高热惊厥3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7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全部治愈。无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迅速的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年龄分布,发热的程度与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内117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以下6例(5.1%),38℃-39℃53例(45.3%),39.1℃-40℃42例(35.9%),40℃以上16例(13.7%)。结论提高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抢救措施。为了避免或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关键在于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