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小儿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和检查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燥情绪,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与传统输液方法相比,有诸多优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最基本的技术操作,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患儿的康复及医患关系。现将多年来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操作护士的要求1.1操作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静脉穿刺与成人比较有相当的难度,加之患儿哭闹不配合,家长心疼孩子情绪不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住院患儿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提高穿刺技术和采用有效输液方法是减轻患儿痛苦和提高家长满意度最重要的途径。我院小儿科自,2005年普及使用静脉留置针以来,获得了良好效果,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患儿的合作程度及家长的满意度也得到很大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和谐。现将该技术在我科的应用情况以及个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 ,护理心理学有了很大发展 ,在临床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科护士面对0~ 1 4岁患儿及对患儿倍加爱护的家长 ,使之承受着与成人科室不同的精神、心理压力 ,乃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 ,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 心理压力分析1 1 繁忙的工作 ,高水准的要求造成的心理压力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 ,生病后更加怜爱。而头皮静脉输液是最让儿科护士头痛 ,也是患儿害怕 ,家长担心的一项技术操作。一些缺乏医学知识的家长在输液前总是问这问那 ,提出要这个护士扎 ,不让那个护士…  相似文献   

5.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护士不但要有精湛的穿刺技术,而且还要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难题及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门诊输液的幼儿600例,将日班就诊的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操作处理,观察组操作前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选择最佳穿刺部位、方向、角度,做好穿刺后护理,妥善固定,并分析幼儿输液过程中常见难题的原因。将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作比较。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家长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可减少负面影响,操作熟练、一针见血、妥善固定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可视化技术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输液中心输液的患儿当中,随机收集1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4例患儿。前者采用常规输液,后者采用可视化技术进行输液,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患者家长满意度,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 相对比对照组的满意度69.05%,试验组82.14%更优,P <0.05;相对比对照组73.81%,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10%更高,与对照组操作用时(7.21±4.35)min相比,试验组操作用时(5.05±3.56)min更短,P <0.05。穿刺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相差不大,P> 0.05;穿刺后,试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穿刺后,试验组患者的DSRSC评分、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可视化技术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家长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护士自信心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3例和观察组(家长参与护理模式组)43例,然后将两组患儿穿刺输液遵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在穿刺输液遵从性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而家长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升患儿的穿刺输液依从性,并且患儿家长对其满意程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红美 《河北医药》2012,34(21):3349-3350
静脉留置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1],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求更高[2],我们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用于婴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一环[1].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门诊输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2009年8~10月及2010年5~7月本院输液室的患儿家长各300名,将患儿按年龄分成3组进行分析,对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调查显示,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都在逐渐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疏忽细节,加强沟通,提高护理质量,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患者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纯熟控制的基本功。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便于患儿肢体的活动、保温,所以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护士要做到一针见血既能  相似文献   

14.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1临床资料门诊观察室输液患儿年龄≤5岁,以≤2岁患儿居多。患儿肢体活动度大,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2护理2.1输液前的准备工作(1)门诊患儿输液时由于观察室环境较嘈杂,家长和患儿均较烦躁,所以给患儿静脉输液前应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10例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外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安全顺利完成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的方法。总结出小儿安全输液不仅需要护士精湛的穿刺技术、输液安全指导、家长耐心的看护,更需要护士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预见性,对有可能发生外渗的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排除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才能全面保证安全输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的88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故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对小儿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小儿静脉输液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9,7(3):134-135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输液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体会。方法对临床护理实践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基本上找全了小儿静脉输液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结论在实施输液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有效、合理的方法,就能尽量避免液体外渗,做到合理使用血管,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和信赖,并且大大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小儿应用留置套管针是浅静脉输液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随着静脉输液的发展,在儿科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已经被普遍使用。这不仅减轻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也减少了患儿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梅云霞  王娟  冯苑 《江苏医药》2012,38(10):124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一项诊疗技术,能否一次性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儿科的诊疗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为减少小儿静脉穿刺的痛苦,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头皮静脉穿刺时不仅要求护士有良好的技术同时还要将患儿固定好,否则容易发生穿刺失败[2,3].在护士人员不足、患儿陪同少时,往往固定患儿往不到位,导致头皮静脉穿刺失败.为了避免在头皮静脉穿刺时固定患儿困难,我们根据小儿好动特点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2011年1月-2011年12月,经小儿输液室600例次的反复使用收到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作为一名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穿刺技术,尤其是一次成功,对减少患儿的痛苦,赢得抢救治疗时机有重要意义。但小儿静脉与成人不同,血壁细,管壁薄,加之易动不合作,现将几年来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