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腹产硬膜外麻醉的方法,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把剖腹产的患者65例随机双盲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脊麻。对其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仰卧位低血压、Apgar评分〈5例数较对照组显著低25.28%、15.72%,而满意度显著高出19.03%;在胎儿娩出后低血压、静脉辅助无显著差异性。在VAS上,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显著低0.5分,在麻醉起效时间上,显著快0.97 min;而在运动恢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腹产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哪种麻醉方式效果更优。方法:选取70例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某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的肥胖孕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肥胖孕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35例肥胖孕妇剖宫产选择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肥胖孕妇采用的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较对照组要好,实验组较对照组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分别为14.2%、42.8%,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的肥胖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安全性高、药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苗鲁民  王国林 《天津医药》1998,26(9):551-553
将40例剖宫产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稳定,仅1例发生低血压;对照组2例发生低血压,1例发生心动过缓。实验组麻醉效果满意率达90%,麻醉起效快,起效时间为(11.75±1.12)分;对照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60%,麻醉起效时间为(20.15±4.36)分。两组无1例发生术后头痛。因此,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剖宫产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较对照组平稳(P<0.05),实验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和硬膜外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其中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202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10例实施静脉麻醉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麻醉方式在麻醉显效时间、阻滞效果、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上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单纯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MAP低,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善(P<0.05);静脉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麻醉平面易控制,成功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剖宫产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连续硬膜外穿刺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4~9月收治的4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9例采用传统盲探硬膜外穿刺麻醉,实验组2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硬膜外穿刺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准备时间、穿刺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穿刺次数及利多卡因用量,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麻醉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引导下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麻醉前准备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利多卡因用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麻醉满意度为90.5%(19/21),对照组为68.4%(13/19),实验组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硬膜外穿刺麻醉,穿刺时间短、起效快、穿刺次数少、不良反应少,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剖宫产手术应用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待产妇36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产妇183例设为实验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产妇18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情况相此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镇痛完全、肌松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相对较小等优点,更有利于母婴安全,是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硬膜外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选取6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分析术中68例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镇痛时间以及新生儿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硬膜麻醉麻醉的镇痛效果完全、延长镇痛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行硬膜外麻醉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延长镇痛时间,获得较优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68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则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P<0.05),高血压发生率则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P<0.05)。结论在进行髋部骨折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都可以起到较好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但硬膜外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某院于2017年~2019年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患者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麻醉前、麻醉后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实验组麻醉优良率达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79.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60例在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起效快、肌松好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剖宫产术麻醉方案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抽取100例来本院妇产科行分娩术的患者,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50例作为对照组行硬膜外持续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观察组在达到0级时间和疗效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罗哌卡因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率和剖宫产率相当,产程情况相当,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明显,见效快,可明显减少硬膜外罗哌卡因用药量,极大地减轻了产妇的痛苦,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孕产妇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7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组孕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SpO2、BP、HR、EC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完善等优势,值得在临床用应用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80例,随机将1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麻醉速度快,手术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93例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择期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1)除新生儿Apgar评分外,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麻醉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及术后镇痛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对新生儿Apger评分无影响。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阻滞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剖宫产的4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结果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有1例发生牵拉痛、肌松效果差及使用镇静镇痛剂的情况,对照组发生3例,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对照组为29.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pgar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不实施镇痛措施,观察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程、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分娩麻醉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阻滞镇痛,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CEA)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分别监测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补追加麻药用量及麻醉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第1、5分钟的Apgar评分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SEA组与CEA组的一般状况无差异,CSEA组较CEA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补追加麻药量减少(P<0.05),麻醉效果好(P<0.05).两组新生儿第1、5分钟的Apgar评分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麻醉诱导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