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端脑钠素前体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达到撤机条件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前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与撤机结局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126例,统计其病因构成.在患者达到撤机条件时取血测定NT-proBNP水平,随后依次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并序贯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的撤机结局,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预测撤机结局的最佳NT-proBNP水平.结果 撤机前患者的上机病因组成仍以肺部感染(占33.3%)和外科手术后(占30.2%)为主,以心力衰竭(心衰)为上机原因的仅占11.9%.撤机前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撤机结局存在关联:失败组(38例)lg NT-proBNP水平较成功组(88例)明显增高(3.97±0.48比2.99±0.67,P<0.05);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0.043,95%可信区间(95%CI)为0.792~0.959,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截点值为3 914.5 ng/L,在此截点值下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1.1%.结论 不论机械通气的病因如何,心功能因素在撤机时都必须考虑;3 914.5 ng/L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预测撤机结局,达到该截点值应对患者进行改善心功能的治疗,从而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心衰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31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行心脏彩超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心室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左心做功指数(LCWI)、加速指数(ACI)等心功能指标,并将其与NT-proBNP水平行相关性分析.根据28 d预后将入选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NT-proBNP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等指标的差异,其后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中影响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ROC曲线评价NT-proBNP水平对重症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CI、LCWI、ACI、EF正常患者组的NT-proBNP水平均低于异常患者组.死亡组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存活组[(7 056.1±1 354.8) ng/L比(2 516.8±450.9) n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APACHE Ⅱ评分、并发严重感染为重症心衰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8 d死亡的ROC曲线分析示NT-proBNP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 0.584~0.935,P<0.05).结论:重症心衰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传统心功能指标相关,并对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于瑞金医院EICU的机械通气患者42例,统计其病因构成.根据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后48 h的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础NT-proBNP1、SBT前NT-proBNP2、SBT后48 h的NT-proBNP3水平及SBT前72 h液体平衡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T-proBNP2预测撤机失败的截点值.结果 42例患者中,27例撤机成功,15例失败.两组患者既往心功能不全病史及基础NT-proBN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撤机失败组患者NT-proBNP2及NT-proBNP3水平均大于成功组(P =0.01,0.003);NT-proBNP2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 (95%CI:0.753~0.971),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截点为715.5 pg/mL,在此截点下敏感度93.3%,特异度74.1%.结论 患者SBT前的NT-proBNP2水平在预测撤机结局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撤机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NT-proBNP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困难患者顺利脱机拔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9-01~2010-05入住综合ICU的51例经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3 d 的肺心病合并呼吸困难老年患者,检测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机械通气第3天血浆NT-proBNP浓度,当患者达到脱机拔管条件时行SBT试验,其中通过SBT试验后48 h内无需复插或通气支持为脱机成功组,未通过SBT试验及通过SBT试验但48 h内再次复插或需通气支持为脱机失败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机械通气第3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其差值对顺利脱机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 51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困难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血浆NT-proBNP浓度的AUC为0.794,机械通气第3天血浆NT-proBNP浓度的AUC为0.612,两者差值的AUC为0.833,两者差值的AUC显著高于机械通气第3天血浆NT-proBNP浓度的AUC(P<0.05).结论 动态监测NT-proBNP对肺心病合并呼吸困难患者的顺利脱机拔管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机械通气时与机械通气第3天血浆NT-proBNP浓度差值对能否顺利脱机拔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的相关性,以及这2个指标预测此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治疗好转出院时的成年急、慢性左心衰竭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出院时检测血NT-proBNP和超声E/e’,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出院时NT-proBNP与E/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与E/e’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随访1年,成年急、慢性左心衰竭210例60 d再住院率为30.95%,1年病死率为20.48%。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T-proBNP与E/e’呈高度正相关(P<0.001,R^2=0.994)。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94,最佳截断值为339 n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4%和53.10%;E/e’预测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02,最佳截断值为9.7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8%和53.79%。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11,最佳截断值为374 n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42%和67.07%;E/e’预测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27,最佳截断值为10.0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5%和58.08%。E/e’较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和1年病死率更有优势(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T-proBNP和E/e’呈正相关;出院时NT-proBNP和E/e’对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和1年病死率均具有预测价值,且E/e’较NT-proBNP预测价值略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贫血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预计机械通气时间≥72 h,血红蛋白(Hb)浓度≥100 g/L的患者.根据患者机械通气第3日的Hb浓度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1、3、7d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Fe3+、转铁蛋白(TRF)水平,14 d 内人均输血量,3、7、14 d内人均日采血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28 d脱机存活率、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共入选40例患者,贫血组18例,非贫血组22例.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血清Fe3+较低,血清EPO、TRF较高;贫血组患者14 d内人均输血量(U)较多[4.0(2.0,6.0)比2.0 (0.0,2.0),P<0.01],ICU病死率较高(44.4%比13.6%,P<0.05),住院时间(d)较长[35.0( 16.5,51.6)比24.5( 10.0,35.8),P< 0.05 ],28 d脱机存活率较低(44.4%比72.7%,P< 0.05).而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机械通气时间(d:18.3±10.8比11.6±8.2,P>0.05)、ICU住院时间[d:16.5(8.0,21.5)比11.0(5.8,18.3),P>0.05]和住院病死率(61.1%比31.8%,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贫血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ICU病死率较高,28 d脱机存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指脉搏氧饱和度(SpO_2)替代动脉血氧分压(PaO_2)即比较SpO_2/吸入氧浓度(FiO_2)×呼气末正压(PEEP)与氧合指数,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机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抢救室与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ARDS机械通气患者110例,均记录呼吸机设置参数与其对应的血气分析结果,依据入院后30 d内患者是否成功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及脱机失败组。绘制SpO_2/FiO_2×PEEP变化趋势点线图及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O_2/FiO_2×PEEP对于ARDS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机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30 d,成功脱机46例,脱机失败64例,两组SpO_2/FiO_2×PEEP与PaO_2/FiO_2×PEEP的变化趋势有一致性。SpO_2/FiO_2×PEEP与成功脱机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最佳截断值为241.548,95%CI:0.774,0.884;氧合指数与成功脱机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最佳截断值为214.65,95%CI:0.760,0.875,且P0.01。结论 SpO_2/FiO_2×PEEP可用于循环功能较为稳定的ARDS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机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12例老年重症HF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及对照组(76例老年非重症HF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其中再入院组110例、死亡组84例)和无MACE组11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项指标对重症HF诊断和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结果重症HF组入院时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H-FABP阳性率为47.1%、cTnI阳性率为4.5%;且NT-proBNP水平与HF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级]呈正相关(r=0.77,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血清NT-proBNP、H-FABP和cTnI值分别为4 601.50 ng/L、5.16 ng/L和0.025 ng/mL及8 178.50 ng/L、11.77 ng/L和0.038 ng/mL作为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临界值,可获最佳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治疗前,MACE组NT-por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死亡组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不同预后组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无MACE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率均50%,H-FABP恢复正常;治疗后第15天,再入院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下降率均30%,H-FABP仍高于参考区间;死亡组在治疗过程中3项指标水平未降反升,治疗后第7天、第30天cTnI均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不同NT-porBNP、H-FABP和cTnI水平的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定期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对重症HF诊断、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及疗效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ICU 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达到撤机标准并行撤机的患者.依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以成组t检验及x2检验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撤机前NT-proBNP对数值(Lg NT-proBNP);绘制ROC曲线,评价撤机前NT-proB-NP水平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入选160例患者,成功组106例,失败组54例.撤机成功组年龄(岁)相对较轻[(63.17±17.00)vs.(71.28±12.56),t=2.063,P=0.024],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撤机失败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成功组(Lg NT-proBNP:2.80±0.72,3.75±0.56,t=2.351,P=0.014);NT-proBNP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0.036(95%CI=0.784~0.925),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截点值为3635.5 pg/mL,此值下的Youden指数为0.60,正确百分率为82.5%,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4.7%,阳性似然比4.90,阴性似然比0.295,Kappa 值为0.62.结论 撤机前NT-proBNP值对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撤机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分组,分析VAP发病的影响因素。对VAP组患者入组时、机械通气后的第1 d、4 d、7 d血清HMGB1进行检测,比较28 d内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不同时间段HMGB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GB1在预测VAP近期死亡中的应用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 d、白蛋白<34 g/L、氧合指数<400、HMGB1≥50 pg/mL是VAP发病的危险因素(OR=1.62、1.28、2.35、1.76,P<0.05);与28 d内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在机械通气第4 d和机械通气第7 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第4 d血清HMGB1≥55.16 pg/mL(敏感性92.6%、特异性77.4%)和机械通气第7 d血清HMGB1≥50.28 pg/mL(敏感性70.1%、特异性68.9%)是预测VAP患者近期死亡的理想阈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和0.73。结论机械通气时间≥7 d、白蛋白<34 g/L、氧合指数<400、HMGB1≥50 pg/mL是VAP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HMGB1在血清中的表达与V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VAP近期死亡的新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雪枫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19-120
目的:探讨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行机械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本组治疗效果,比较机械正压通气治疗4 h前后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25例症状明显改善,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3.3%;机械正压通气时间6 h~9 d,顺利脱机;25例患者机械正压通气治疗4 h后监测指标变化情况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机械正压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辅助措施,能迅速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和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其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入院患者入院时以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1 d、3 d、7 d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持续监测患者入院7 d内有无房颤发作,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51)和无房颤组(n=185)。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NT-proBNP预测急性心梗患者新发房颤的临界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梗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心梗后的新发房颤率为21.6%。单因素分析发现,房颤组患者的年龄、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前壁心梗、左前降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房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无房颤组;房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无论在入院时,还是术后1 d、3 d和7 d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T-proBNP水平预测急性心梗患者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为0.60~0.90, P0.01),最佳临界值为1 403.6 ng/L。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1 403.6 ng/L(OR=1.8, 95%CI为1.3~2.4)、年龄69岁(OR=1.6, 95%CI为1.3~3.1)和左心房内径43.8 mm(OR=1.3, 95%CI为1.1~1.9)是首次心梗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早期预测急性心梗后新发房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楽N末端B型脑納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STEMI患者315例,根据入院24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NT-proBNP66ng/L组164例和NT-proBNP66ng/L组151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a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发生情况及病死率,Cox回归分析多变量与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NT-proBNP66ng/L组MACE发生率(31.8%)、病死率(19.2%)高于NT-proBNP66 ng/L组(18.9%、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出院后3 a NT-proBNP≥66 ng/L组累积MACE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NT-proBNP66 ng/L组;Cox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3~4级(RR=0.961,95%CI:0.928~0.996,P=0.027)、NT-proBNP(R=1.001,95%CI:1.000~1.001,P=0.016)与STEMI患者出院3a内发生MACE相关;NT-proBNP为257.5 ng/L时,其预测STEMI患者出院后3a发生MACE的灵敏性为50.0%,特异性为86.7%。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MACE相关;检测血浆NT-proBNP对STEMI的长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CT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测量机械通气患者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ESM_(CSA))的减少率,分析其与患者危重程度、预后、肌力及营养的关系,研究其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10 d的CT胸12椎体水平ESM_(CSA)之和的减少率。按照减少率10%、10%~20%、20%分为3组,分析3组患者之间病情危重程度、预后、肌力评分、营养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A组47例,B组46例,C组18例。ESM_(CSA)减少率与患者的危重程度、肌力评分有密切关系,3组患者MRC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ESM_(CSA)减少率与死亡之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37、0.778,ESM_(CSA)减少率界值10.01%,敏感度为0.828、特异度为0.512。3组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发生率、脱机成功率、28 d病死率及90 d存活天数、ICU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_(CSA)减少率越高,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天数增多,病死率增加。3组间的总住院天数、血清前白蛋白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测量胸12椎体水平ESM_(CSA)在7~10 d内的减少率,可以准确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肌肉损耗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ICU-AW和脱机困难的概率,预测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患者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oluble ST2, sST2)、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AHF患者128例(AFP组),其中NYHA心功能Ⅱ级48例、Ⅲ级41例、Ⅳ级39例,同期4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ST2、NT-proBNP水平;对AHF患者给予规范性治疗并随访6个月,47例发生不良事件者为不良事件组,81例未发生不良事件者为无不良事件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脂及血清ST2、NT-proBN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HF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sST2、NT-proBNP预测AHF患者近期发生不良事件的效能。结果 AHF组血清sST2[(83.4±10.6)μg/L]、NT-proBNP[(4 416.5±433.2)ng/L]水平高于对照组[(42.9±7.6)μg/L、(164.1±36.3)ng/L](P<0.05);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sST2[(74.7±9.8)、(95.3±14.2)、(131.5±18.7)μg/L]、NT-proBNP[(3 127.9±379.9)、(4 607.7±422.1)、(5 835.4±497.8)ng/L]水平依次增高(P<0.05);不良事件组血清sST2[(126.7±13.3)μg/L]、NT-proBNP[(5 265.8±470.6)ng/L]水平高于无不良事件组[(75.6±10.4)μg/L、(3 461.6±379.4)ng/L](P<0.05),NYHA心功能Ⅳ级比率(46.81%)高于无不良事件组(20.9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OR=3.207,95%CI:1.908~4.271,P=0.011)、NT-proBNP(OR=3.416,95%CI:2.302~4.818,P=0.006)是AHF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T2以93.6μg/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不良事件的AUC为0.809(95%CI:0.728~0.912,P<0.05),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74.3%;NT-proBNP以4 152.7 ng/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不良事件的AUC为0.839(95%CI:0.766~0.981,P<0.05),灵敏度为60.5%,特异度为94.1%;sST2联合NT-proBNP预测不良事件的AUC为0.846(95%CI:0.773~0.912,P=0.027),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94.3%。结论 AHF患者血清ST2、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高;血清ST2、NT-proBNP与AHF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有关,可作为评估AHF病情和近期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浓度对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抑制程度和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测定10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第1、3、5天血浆Pro-BNP浓度,根据28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为心功能减低组(CI<3.0)和心功能正常组(CI≥3.0),分析其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并统计ICU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分析Pro-BNP浓度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28 d存活组入院第1、3、5天的血浆Pro-BNP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1649.0±257.5)、(1867.6±291.7)、(1229.9±194.5)ng/L],而死亡组患者血浆Pro-BNP浓度则呈上升趋势[(4128.8±1051.1)、(5315.9±925.4)、(6899.9±1327.9) ng/L],两组第1、3、5天的血浆Pro-BN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57、5.083、6.290,P均<0.01);心功能正常组患者28 d病死率和入院第1、3、5天的Pro-BNP浓度明显低于心功能减低组[28 d病死率:62.1%与20.0%;(1592.8±362.2)与(4556.6±732.7)ng/L,(2933.6±421.7)与(5768.5±793.7) ng/L,(3014.5±587.5)与(8873.9±1670.1)ng/L](x2=20.635,P=0.000,t值分别为3.626、3.154、3.310,P均<0.01).以入院第5天的Pro-BNP浓度>3053 ng/L作为预测28 d病死率的临界点,其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91.5%;以入院第5天的Pro-BNP浓度>2378 ng/L作为预测住院病死率的临界点,其敏感度为84.9%,特异度为91.8%.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28 d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及第5天的Pro-BNP浓度是独立预测因素,第5天的Pro-BNP浓度是预测住院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动态监测血浆Pro-BNP浓度可以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脏抑制程度,入院第5天Pro-BNP浓度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入院1、3、5、7d抽取其外周血检测PCT水平,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死亡组(38例)入院1d和3d外周血PCT水平(μg/L)与存活组(46例)患者无明显差异,但5d和7 d PCT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5d:8.79±2.38比2.38±0.88,7 d:12.57±3.29比0.71±0.22,均P<0.05),且PCT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存活组(1.91±1.21比10.27±4.49,P<0.05).入院5d和7d 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5 d:RAPACHEⅡ=0.395,RSOA=0.396;7 d:RAPACHEⅡ=0.675,RSOFE=0.648,均P<0.01).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7 d PCT水平对28 d病死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86;以PCT 0.965 μ.g/L为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多因素分析显示PCT水平与28 d病死率无关.③入院7 d PCT水平<1.0 μg/L者的中位生存期(d)明显长于PCT水平>1.0 μg/L者(28.0比14.1,P<0.05).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动态监测外周血PCT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对脓毒性休克的预后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但不是预测28 d生存情况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和肽素(copeptin)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入住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的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诊时立即留取血清标本测定和肽素、NT-proBNP水平及其他常用临床血液指标,所有病例均随访30 d,记录患者生存情况。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血清和肽素水平在30 d随访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50 pg/mL vs. 12.378 pg/mL)。经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和肽素、ln(NT-proBNP)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有独立预测意义(OR值分别为1.069、1.768)。ROC曲线分析提示,和肽素、NT-proBNP的AUC分别为0.762、0.703,二者联合预测ROC曲线AUC为0.840,优于单一指标AUC。进一步分析发现,两者均呈高水平的患者较之低水平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和肽素及NT-proBNP均可作为急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液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BP-2)×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危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脱机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危重症AKI行CRRT后脱机的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分别在第1次启动CRRT前1 d及脱机前后3 d留取静脉血及尿液标本,进行24 h尿量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及TIMBP-2×IGFBP7检测.根据患者是否脱机成功分为CRRT脱机成功组(34例),CRRT转血液透析组(6例),CRRT重启组(17例),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并发症、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启动CRRT前1 d的尿量、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机前3 d CRRT脱机成功组患者的尿TIMP-2×IGFBP7比其他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尿量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TIMP-2×IGFBP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2,最佳临界值为1.2 ng/mL2,灵敏度为0.794,特异度为0.762.结论 尿TIMP-2×IGFBP7对危重症AKI患者CRRT脱机成功有早期预测价值,可作为早期预警甚至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与非心脏病ICU患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ICU病房的60例危重症患者,分别在入院时、24 h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测定血清BNP浓度,分析两者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存活42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30%,其中死亡组APACHEⅡ评分(26.46±11.61)分和血清BNP浓度(2154.26±1126.49) ng/L,均明显高于存活组(13.45±4.20)分和(1058.16±857.83) ng/L(t值分别为6.4055和4.1190,P均<0.001),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的时间及病死率随BNP浓度升高而升高(F值分别为49.089、22.754、36.398,P均<0.001).结论 BNP和APACHEⅡ评分的升高对危重症患者的存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