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止血雾化吸入并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立止血局部雾化吸入并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按咯血量的大小,分别采用立止血1KU、2KU、3KU加5~15ml生理盐水稀释置超声雾化器中,以压缩空气为驱动力,常用流量为4~12L/min戴面罩雾化吸入,每8~12 h1次,合并静脉点滴脑垂体后叶素。结果37例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59%,与对照组比有显著的差异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后序贯雾化吸入止血治疗的临床反应。方法 42例咯血病人经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24 h,肺咯血部分控制,但仍有中、小量咯血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24例停用静脉滴注后改为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对照组18例维持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序贯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18/24例)、83.3%(15/18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少于对照组6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无低钠血症发生,对照组低钠血症4例。结论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序贯治疗肺咯血的临床疗效相当,序贯治疗明显减少平滑肌收缩相关的不良反应,未见低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后序贯雾化吸入止血治疗的临床反应.方法 42例咯血病人经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24 h,肺咯血部分控制,但仍有中、小量咯血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24例停用静脉滴注后改为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对照组18例维持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序贯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18/24例)、83.3%(15/18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少于对照组6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无低钠血症发生,对照组低钠血症4例.结论 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序贯治疗肺咯血的临床疗效相当,序贯治疗明显减少平滑肌收缩相关的不良反应,未见低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氧气雾化吸入血凝酶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血凝酶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82.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凝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疗效优于静脉注射,使用安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立止血、普鲁卡因联合强的松用于中大量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中大量咯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予常规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立止血联合普鲁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立止血、普鲁卡因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住院期间咯血总天数、住院总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咳血均减轻.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咯血总天数、住院总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立止血、普鲁卡因联合强的松治疗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中大量咯血止血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用支气管动脉立止血灌注加栓塞术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加立止血治疗;治疗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立止血灌注加栓塞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4.7%,对照组为20.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56,P=0.0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x~2=11.103,P=0.001)。结论支气管动脉立止血灌注加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优于垂体后叶素联合立止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就诊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n=30例)和对照组(n=26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溶液各2ml加入生理盐水2ml中进行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q12h.对照组为传统治疗方案.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均7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5.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身激素用量治疗组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46例中显效33例(71.7%),有效12例(26.1%),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46例中显效9例(19.6%),有效24例(52.2%),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作用优于静脉滴注,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86例)采用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n=86例)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4.9%)(P<0.05);观察组喉镜检测示治疗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82.6%)(P<0.05);观察组患者咽部疼痛、发热和咽部充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卢彦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684-1685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各临床体征,如肺部哮鸣音、咳嗽喘憋平均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不同剂量的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病人中、小量咯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无垂体后叶素绝对禁忌证的老年中、小量咯血病人51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大剂量组(16例)、小剂量组(20例)和生理盐水吸入对照组(15例),观察各组病人急性咯血时雾化吸入治疗的即时止血作用、吸入治疗3 d后的临床止血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急性咯血时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即时止血有效率为72.2%,高于对照组33.3%(P0.05);吸入治疗3 d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81.3%、7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的40.0%(P均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小剂量组为15.0%,对照组为13.3%,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低钠血症发生。结论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有一定的即时止血效果,可有效治疗老年人中、小量咯血,且平滑肌收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3%高渗氯化钠混合液体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予以雾化吸入3%高渗氯化钠溶液、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液体。对照组予以雾化吸入0.9%氯化钠溶液、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液体,治疗至症情缓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高渗氯化钠混合液体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溴索和小剂量肝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雾化组26例。雾化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外,雾化吸入氨溴索和小剂量肝素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及红细胞压积与血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雾化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雾化组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雾化组患者各种临床体征,如气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紫绀和肺部啰音等平均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明显(P〈0.01)。雾化组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血粘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病人应用普鲁卡因1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维持静脉滴注治疗,并根据咯血量、血压、调整滴速。对照组30例应用垂体后叶素1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维持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2小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83%;对照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97%。两组显效率及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但稍逊于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解痉、平喘、祛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给予BIPAP;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24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24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和24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3%)与对照组患者(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氧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频发性咳嗽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频发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频发性咳嗽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60例。两组基本用药相同,治疗组给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8.0%,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P〈0.01)及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频发性咳嗽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黄民强  陶新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34-1035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与可必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1mg、可必特5mg加注射用水3ml以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91.1%);治疗前后两组血气疗效比较两者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与可必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能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沙丁胺醇经气动雾化吸入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例)采用沙丁胺醇经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组(n=35例)采用沙丁胺醇经气动雾化吸入法治疗,两组疗程为5-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气喘、喘鸣音和肺部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8.1%)(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气喘、喘鸣音和肺部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沙丁胺醇经气动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大咯血74例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大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余治疗两组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7%。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2.8%,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大咯血较传统脑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立止血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4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与静脉滴注立止血;治疗组24例加用立止血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 结果 治疗组平均肺出血停止时间3.4h±1.2h,治愈率17例(70.8%),对照组分别为8.1 h±2.5h,7例(30.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立止血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