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海兰  林晶晶  刘莉 《安徽医药》2018,22(9):1841-184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8~10月90例拟行结肠镜诊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标准的肠道准备方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4L分次方案,肠镜检查前1d低纤维素饮食.其中,观察组从肠道准备重要性、饮食指导、降糖药物剂量调整等方面进行护理教育;对照组仅书面告知,未行护理教育、饮食指导和降糖药物剂量调整.对比两组患者耐受性、可接受度、不良反应、低血糖事件和肠道清洁质量.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的耐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4.5±1.0)分比(5.2±1.2)分,t=3.006,P=0.003],可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6%比73.3%,χ2=8.459,P=0.004),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6.6%比22.2%,χ2=4.406,P=0.036),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5.6%,χ2=7.590,P=0.006),肠道清洁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93.3%比75.6%,χ2=5.414,P=0.020).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前针对肠道准备进行护理教育、饮食指导、降糖药物剂量调整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患者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并提高肠道清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肠道抗生素行肠道准备对大肠杆菌耐药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肠道抗生素1d,对照组口服肠道抗生素3d,于术中采集每例病员结肠黏膜附着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两组大肠杆菌培养阳性率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d组和3d组结肠黏膜附着物大肠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和40%,3d组大肠杆菌较1d组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增加(P<0.05);两组均对氨苄西林全部耐药,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及哌拉西/他唑巴坦全部敏感.结论:肠道抗生素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3d方案致大肠杆菌对部分药物耐药性增加,术前肠道准备宜尽量减少服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5月在该院住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肠道准备工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达优率(52.5%,21/40)、不良反应发生率(12.5%,5/40)及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30.0%(12/40)、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3.09,t=11.83,P <0.05)。结论 应用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可增加肠道清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林岳华  芦爱萍 《北方药学》2021,18(2):103-104
目的:探究肠道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纳入此次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对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肠道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局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显著(88.89%vs71.1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62.54±16.15)vs(81.56±24.17)]、皮测胆红素[(76.18±15.58)vs(98.92±20.0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8.89%vs22.22%)(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肠道清洁的有效性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行腹腔镜妇科手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61例,口服20%甘露醇溶液250 mL行术前肠道准备;治疗组65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137.15 g行术前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前肠道准备。治疗组服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总排便时间为(91.36±8.45)min和(301.78±42.9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2.17±9.13)min和(362.66±50.37)min(P<0.05),肠道清洁满意度为93.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80%(P<0.05),不良反应则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并实施相应护理,可以提高肠道清洁满意度,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对肠道准备的应用,评价其耐受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妇科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之间共行择期开腹手术580例,将其分为口服甘露醇组(500例)及肥皂水灌肠组(80例)。口服甘露醇组随机又分为观察组(250例)及改良组(250例),同意肥皂水灌肠的患者为对照组。为患者做术前肠道准备,观察并比较三组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耐受情况、排便次数、大便排空时间、肠道清洁度、睡眠情况,术中肠管胀气情况、术后腹胀、排气时间、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计算出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改良组的肠道清洁度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改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以耐受(P<0.05),未影响术前准备及手术,与观察组比较除疲劳乏力明显减少(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意义(P>0.05);术前睡眠质量,改良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术中肠管胀气、术后排气时间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口服甘露醇溶液清洁肠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在妇科手术中可以代替肥皂水灌肠,且改良甘露醇口服法在妇科择期手术术前的肠道准备中,具有操作简单,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有助于术后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任承纲  薛丹凤  马力 《安徽医药》2016,20(1):181-182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结直肠癌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83)和对照组(n=69)。对照组为术前肠道准备时单纯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患者;观察组为术前肠道准备时给予西沙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患者。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服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服药后末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值(P<0.05);观察组患者总排便次数为(8.4±2.17)次,多于对照组的(6.1±2.02)次 (t=6.71,P<0.001)。(2)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1.2% (χ2=7.46,P=0.006)。(3)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为(32.8±3.86)h,早于对照组的(34.5±4.21)h (t=2.59,P=0.01);而组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10)。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手术前肠道准备能显著改善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胃肠动力和肠道清洁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结肠灌洗联合磷酸钠盐在无痛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价值。方法:68例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口服磷酸钠盐组(A组,n=33)和机械结肠灌洗联合磷酸钠盐组(B组,n=35),比较两组肠道病变检出率、肠道的清洁满意率、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肠道准备前后电解质检测结果。结果:①A组肠道病变检出率为66.7%(22/33),B组肠道病变检出率为91.4%(32/35),B组肠道病变检出率明显高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肠道准备评分≤2分11例、3~5分15例、6~8分7例,肠道清洁满意率为21.2%;B组≤2分1例、3~5分例3例、6~8分31例,肠道清洁度满意率为88.6%;B组肠道清洁度满意率明显高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均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心慌等不适,两组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结肠灌洗联合磷酸钠盐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磷酸钠盐肠道准备和传统3 d肠道准备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两组:3d肠道准备组(20例)和磷酸钠盐肠道准备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沽度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磷酸钠盐组肠道准备耐受性明显优于3 d肠道准备组(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术前磷酸钠盐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与传统3 d肠道准备相比,其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肠道准备中的痛苦,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功能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行盆腔放疗的宫颈癌患者9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试验组患者放疗期间服用益生菌, 对照组患者放疗期间未服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放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糖(L)、甘露醇(M)浓度并计算L/M。结果放疗10次、放疗15次、放疗20次、放疗后, 试验组大肠杆菌数量、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F=128.60、224.99, 均P < 0.05), 双歧杆菌数量、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F=2 065.46、948.23, 均P < 0.05)。放疗10次、放疗15次、放疗20次、放疗后, 试验组血浆D-乳酸分别为(9.34±1.63)μg/L、(9.15±1.36)μg/L、(8.68±1.06)μg/L、(8.05±0.82)μg/L, 血浆DAO分别为(86.34±20.25)μg/L、(84.28±17.45)μg/L、(80.40±13.35)μ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口服聚乙二醇(PEG)电解质散与磷酸钠盐口服液在结直肠癌手术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术前3 d起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 d进流质饮食。PEG组采用PEG电解质散,1 L/h,每次1 L。磷酸钠盐组每次取45 mL磷酸钠盐溶液,以750 mL温凉开水稀释后服用。分别在检查前10、4 h时各服药1次。由内镜医师在在结肠镜检查时,根据肠腔内粪便量、形态及肠黏膜清晰度评价肠道清洁效果,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肠鸣音时间、排气时间等,并检测两组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前后血电解质情况。结果 PEG组清肠效果优良率为97.67%,磷酸钠盐组优良率为83.72%,PEG组清肠效果优于磷酸钠盐组(P<0.05)。PE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磷酸钠盐组(P<0.05),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排气时间均较磷酸钠盐明显缩短(P<0.05),PEG组腹泻次数明显低于磷酸钠盐组(P<0.05)。PEG组清洁肠道后各项电解质水平与清洁肠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而磷酸钠盐组血氯、钠、磷较灌肠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PEG电解质散口服作为结直肠癌手术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优于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而且安全性更高,患者耐受性更好,是更为优良的术前肠道准备用药。  相似文献   

12.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经腹TME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鑫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85-186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TME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腹腔镜组和经腹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和经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输血量、手术切口、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经腹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输血量、手术切口、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经腹组(P〈0.01或P〈0.05);腹腔镜组总术后并发症为6例(20.1%),经腹组总术后并发症为16例(55.2%),腹腔镜组明显低于经腹组(χ^2=5.85,P〈0.01)。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TME切除术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山煤电古交矿区总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0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均可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但腹腔镜根治术更具优势,能够明显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出血少、创伤小,可作为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3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本院2003~2009年收治的30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行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10例,横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3例,行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9例,行左半结肠及直肠上段癌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关闭远段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6例,另有肿瘤无法切除而行结肠造口2例。吻合口漏2例(6.7%),死亡1例(3.3%)。结论:提高对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尤其是大肠癌的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和加强围术期处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肛内镜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 1年10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收治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4例)和经肛内镜组(30例),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内镜组在肛内镜下完成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2年后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经肛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5±10) min和(135 ± 10)min,(96±10)ml和(42 ±9)ml,(88 ±8)min和(53 ±6) min,(17.8±2.3)d和(10.0±2.0)d,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发现术后并发症8例(23.5%),其中出血4例、吻合口漏3例、肺部感染1例,而经肛内镜组患者发现9例(30.0%),其中出血3例、肛门失禁3例、肠穿孔 2例、肺部感染1例,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结果发现,腹腔镜组和经肛内镜组在直肠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2年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肛内镜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早期直肠癌治疗选取经肛内镜治疗,对患者生理影响更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8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和常规直肠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早期下床活动情况、拆线时间、住院费用、复发转移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0±0.2)、(1.9±0.3)h(P〉0.05);失血量为(80±6)、(125±8)ml(P〈0.05);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第(1.7±0.3)、(3.2±0.5)天(P〈0.05);拆线时间分别为(8.3±1.3)、(11.5±1.8)d(P〈0.05);住院费用为(25120±312)、(20453±269)元(P〈0.05);转移率为4.65%、5.26%(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安全、有效、可行,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方案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比研究68例直肠癌病人,分别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n=28)和传统的治疗方案(n=40),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均痊愈出院。FTS组病人与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提前,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恢复。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30例,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对策,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经系统的治疗护理,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失血量约(34.50±1.24)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8.52±1.20)h,住院时间(12.30±1.24)d。本组无中转开腹、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死亡患者。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镜检查前服甘露醇致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方法选取2005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288例考虑肠道占位性病变患者,结肠镜检查术前4 h口服甘露醇注射液,对发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甘露醇致急性肠梗阻的原因。结果患者在服甘露醇后,当天有37例(12.85%)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症状,使用胃肠减压、抗炎等治疗措施后,31例好转,6例症状无缓解行急诊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同时进行一期消化道重建吻合3例,切除病变组织后,进行结肠造瘘3例。后经确诊35例为肠道占位性病变患者(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直肠癌以及横结肠癌),1例回盲部结核,1例未发现明确病因。结论由于甘露醇的高渗透压作用以及分解代谢产生大量气体,所以对高度怀疑有肠道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前,不宜选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应以灌肠方法或选用其他泻药作为肠道准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