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并进行B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较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时间平均7 min。随访3~24个月,子宫肌瘤总有效率97%,治愈率77%;黏膜下肌瘤效果最好,总有效率100%。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快速、安全、有效的妇科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采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以下称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直径2.0—5.0cm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在B超监视下,用自凝刀治疗,观察术后3、6个月的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变化。结果:2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治愈率100%。98例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治愈率31.5%,好转率61.5%,有效率7.0%。总有效率达100%。无脏器损伤的并发症。结论:自凝刀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且费用低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择肿瘤直径小于5cm的子宫肌瘤40例,使用多功能射频自凝刀,在B超介导下,经宫腔插人肌瘤中心,凝同肌瘤组织,对12例粘膜下肌瘤患者,采用自凝刀绕肌瘤蒂部凝切,取出瘤体,该方法既不影响正常的生育器宫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影响体内蛋白水平.结果:28例壁阃肌瘤体积平均缩小84.8%,月经量明显减少占92.4%;12例粘膜下肌瘤患者全部治愈,月经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多功能射频自凝刀可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7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07个肌瘤结节在超声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瘤进行射频消融,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超声图像(或超声造影)和临床症状变化。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87例患者肌瘤消融术中经过较顺利,痛苦小。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超声检查显示肌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8%。结论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在超声引导下手术顺利、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为妇科的良性肿瘤,约0.4%~1.25%的子宫肌瘤可以转变为肉瘤。笔者近年来自拟消症散加减治疗17例子宫肌瘤,取得较好疗效,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25~30岁者4例,31~35岁者10例,36岁以上者3例。B超资料:17例中单个子宫肌瘤者3例,多发者14例;子宫肌瘤大小在0.5~1cm者10例,1~2cm者3例,2~3cm者3例,3~4cm者1例,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4例,黏膜下肌瘤5例。患病时限:半年以内者5例,1~2年者4例,2年以上者8例。临床表现:无症状者7例,有症状者10例,其中小腹疼痛者4例,月经紊乱者5例,伴贫血者1例。2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6.
夏凤玲 《四川中医》2008,26(5):73-74
目的:探讨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21天有效,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结论: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BT妇产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壁间肌瘤患者76例在B超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时子宫大小、形态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治愈48例(63%),好转25例(33%),无效3例(4%),总有效73例(96%)。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8月11日至2017年7月20日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部接受子宫肌瘤剜除术,统计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子宫肌瘤被彻底剔除,成功率高达100%。手术时间35~128 min,平均用时(42.7±8.5)min;术中出血量49~376 mL,平均(64.7±5.4)mL;术中发现子宫肌瘤数量4~128个,平均(5.8±0.4)个;子宫肌瘤直径0.4~13.0 cm,平均(6.2±0.4)cm;浆膜下肌瘤26例,肌壁间肌瘤72例,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肌瘤剜除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者,没有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并发症者。患者住院时间4~8 d,平均(5.2±0.4)d。随访半年,只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良好,月经正常,没有给工作、生活、家庭造成影响。结论:将子宫肌瘤剜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2002年7月因子宫粘膜下肌瘤行射频消融术56例,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40.2岁。肌瘤大小直径为2.3cm-7.0cm不等,平均为4.7cm。术前均行常规诊刮,经病理证实排除内膜恶性病变。术后3月至2年中随访55例。结果:1例出血症状无明显改善,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失访(统计资料中视为治疗无效),其余54例疗效满意,其中并发官腔感染1例,治疗成功率为96.4%。结论: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效果确切而满意。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集本院自 1990年 1月~ 1999年 5月门诊子宫肌瘤患者 6 8例 ,采用消瘤汤合性激素治疗本病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最大 59岁 ,最小者 2 1岁 ,2 1~ 2 0岁10例 ,31~ 4 0岁 2 3例 ,4 1~ 50岁 2 2例 ,50岁以上 3例。单发性 52例 ,多发性 13例 ,曾行子宫肌瘤剥离术后复发 5例 ;粘膜下肌瘤 34例 ,浆膜下肌瘤 10例 ,肌壁间肌瘤 2 4例。病程为 1~ 6年。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 3~ 7天经 B超检查 ,瘤体大小为 0 .8cm× 1.0 cm~5.5cm× 6 .0 cm不等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 ,子宫增大 ,月经过多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10月选择自愿接受BBT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874例,肌瘤共1256个,瘤体直径1.5CM-11.4CM,在B超引导下自凝刀自阴道宫颈置入官腔进入肌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1—2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有效率100%;肌壁间肌瘤有效率为83.6%;浆膜下肌瘤有效率为71.2%。讨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者4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25例,Ⅰ型18例,Ⅱ型5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2%,0型、I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80%者3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除1例发生水中毒外,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血竭化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子宫肌瘤以子宫增大、月经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手术的主要病种之一.随着现代化医学对子宫内分泌功能认识的深入,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日益为妇科医生所重视.目的:观察血竭化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123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予血竭化瘤颗粒及桂枝茯苓胶囊,疗程三个月.观察对月经情况、子宫及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E2、P、FSH、LH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71.1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月经量的改善率分别为92.3%和71.1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最大肌瘤体积分别为(28.45±32.37)cm3和(38.18±29.01)cm3(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分别为(115.73±52.70)cm3和(126.85±113.67)cm3(P<0.05);治疗组P、E2明显下降,LH、FSH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竭化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降低患者性激素E2、P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110例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腺肌瘤的最大径线分为A(≤5 cm,n=57)、B(5~6 cm,包括6 cm,n=28)、C(6~7 cm,n=25)三组,对手术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记录下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对手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手术后持续跟踪观察6个月,并记录术后疗效与恢复情况,6个月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射频针不变的情况下,临床恢复效果与肌瘤的大小成负相关,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于瘤体最大径线≤5 cm的患者,射频消融技术的治愈率显著(有效率为98.2%)。手术操作的过程也与腺肌瘤的大小密切相关,随着瘤体体积的增大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也随之增加,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瘤体增大,手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也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瘤是可行的,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大小。结果治疗组用药前肌瘤平均体积为5.52cm^3,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为2.26cm^3;对照组用药前肌瘤平均体积为5.98cm^3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为4.02cm3。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平均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6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于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对 12 6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 ,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 ,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 12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西医组 (简称A组 ) 62例 ,年龄41~ 5 3岁 ,平均 46岁 ;发现肌瘤 1~ 2 5个月 ,平均 11 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 (简称B组 ) 64例 ,年龄 40~ 5 5岁 ,平均 47岁 ;发现肌瘤 1~ 2 3个月 ,平均 10 7个月。均符合以下条件 :(1)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的子宫肌瘤 (浆膜下、肌层及粘膜下肌瘤 )患者 ,瘤体最小直径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126例子宫肌瘤住院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结果:12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全部成功,壁间肌瘤患者46例、浆膜下肌瘤患者62例、浆膜下与壁间肌瘤同时存在的患者18例,肌瘤直径达3.6~8cm。手术的平均时间(84.13±34.63)min。术中出血(87.56±24.51)mL。术后患者的体温最高达37.5℃,2.5天后恢复正常体温,术后住院(5.23±1.64)d。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安全有效地保全器官,具有微创等很多优点,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手术操作技巧是该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取东莞康华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50例,根据肌瘤位置决定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除,观察组行超声聚焦消融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术中出血量为、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5 d、10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有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聚焦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均有明显的效果,但超声聚焦消融术效果更为确切、针对肌壁间小肌瘤定位准确,消融快,手术时间短、术中无出血、住院天数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无生育要求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顽固功血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进行B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较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时间平均6.5 min,随访3~24个月,有效率100%,治愈率86%,好转率14%。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功血快速、安全、有效的妇科微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术前通过超声确定肌瘤位置、大小,术中通过超声引导射频刀准确到达瘤体内,术后分3个月、6个月1、a超声复查肌瘤大小及瘤体内血流变化情况。结果57个黏膜下肌瘤全部钳出,浆膜下及肌壁间肌瘤3个月平均缩小20%,6个月平均缩小30%,1 a平均缩小50%,瘤体内血流信号基本消失。结论超声引导技术的熟练应用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