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以反复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其基本特征。本病属中医"哮喘"范畴,发作期有冷哮、热哮之分,临床治法颇多,但疗效不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自拟五子阳和平喘汤治疗冷哮3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肺定喘颗粒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的68位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加多索茶碱片口服;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基础上加服清肺定喘颗粒。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观察指标的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88.24%,总体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定喘颗粒配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冷哮)患者,能够明显降低其临床症状积分和改善肺功能及降低Fe NO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反复性咳嗽、喘鸣、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病情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目前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临床治疗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3-4],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抗生素及茶碱类药物等治疗。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上可整体调节、辨证论治、标本兼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具有明显优势[5]。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宣肺化痰通络止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患儿50例,取得理想疗效,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喘汤治疗。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Ig E、最大呼气流速(PEF)的改善情况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0%,对照组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OS、Ig E、PEF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OS、Ig E、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小儿支气管哮喘93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以中西医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93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本文病例分为冷哮、热哮、虚证哮喘三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其中56例单纯用中药治疗,有效率89.3%;37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91.9%。经分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轻型和重型病儿的两组有效率比较,在统计学上也无明显差异,这说明中医中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昆明市中医医院肺病科2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总结分析哮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四诊的采集,参照哮病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所占比例。结果:风痰哮占51.0%,冷哮占31.7%,热哮占11.0%,虚哮占3.1%,喘脱危证占1.4%,肺脾气虚占1.0%,肺肾两虚占0.7%。结论:290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型以风痰哮为最多,其次为冷哮,治疗中应注重祛风涤痰,降气平喘,并重视温肾助阳,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以祛邪兼扶正治疗为主,缓解期以固护正气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总结出优势和特色。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研究360例,分冷哮、热哮两个证候,其中冷哮180例,试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热哮180例,试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试验组分别应用"喘嗽宁片""喘息康颗粒",并加外用咳喘膏贴剂,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加用万托林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试验结束后进行哮喘疾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万托林使用天数及次数,肺功能、ECP、PEF变异率指标评价。治疗期疗程为10 d。结果:1)冷哮、热哮2组在疾病疗效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试验组与综合对照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冷哮、热哮组、综合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痊愈及显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3)冷哮、热哮2组在万托林使用天数和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冷哮试验组FEV1%、FEV1、PEFR、FVC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对照组FEV1%、FEV1、PEFR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热哮试验组FEV1%治疗前后,对照组FEV1%、PEFR、FVC、FEV1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冷哮、热哮)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及免疫调节的临床研究。方法:将44例符合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及中医属于冷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煎剂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患者免疫因子IgE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青龙汤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喘息、咳嗽、胸闷的症状,调节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免疫球蛋白E,改善免疫功能。为更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善预后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肺功能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肺功能检查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3.5%;治疗组哮喘控制测试总控制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治疗组肺功能检查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可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够满意。根据穴位埋线的原理,笔者1992年2月~1994年12月采用膻中、定喘、肺俞等穴位埋珍珠治疗支气管哮喘2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内科呼吸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4岁,平均38.2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40年,平均25.4年。属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1例。属外源性哮喘16例,内源性哮喘5例,混合型哮喘2例。中医辨证属冷哮17例,热哮6例。合并症:过敏性鼻炎3例,肺气肿5例,肺心病2例,肺部感染3例。治疗史:做过兔脑穴位埋藏治疗2例,穴位埋线治疗1例。  相似文献   

12.
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补肺汤治疗,每天1剂,2次/d;对照组按照哮喘GINA方案常规给予舒利迭(氟替卡松250μg,沙美特罗50μg)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主要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9.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FEV1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改善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轻至中度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冷哮)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按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给予激素吸入配合中药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接GINA方案给予激素吸入治疗.结果 2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FEV1%有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中药辨证施治。临床缓解期以自拟补虚三方饮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4.1%,治疗组为9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药体质干预方案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伏九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体质加服相应的中药。两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1年后,观察临床疗效及ACT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CT评分明显增加(P0.05),Ig E水平明显降低(P0.05),1年内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九天"穴位敷贴结合中医药体质调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药体质干预方案,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6.
王丹霞 《光明中医》2013,28(3):541-544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医辨证为热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敷贴自备药物的方法;对照组服用茶碱缓释片0.1g,1日2次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率为4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先旺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88-10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7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姚英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52-652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三伏天行天灸疗法治疗1~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4.90%。结论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西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6月普宁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包括化痰、平喘,抗生素等,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穴位(定喘、肺俞、膏肓、足三里均双侧、膻中等)埋线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强于对照组总效率90.0%;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为87.7%,较对照组的64.3%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秋君 《河南中医》2009,29(5):510-51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治疗组80例,在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在退热、止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时间上短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