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痛点阻滞法,研究组应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在痛点阻滞治疗基础上,辅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可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近期、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改良中药竹罐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取传统火罐(玻璃罐)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取改良中药竹罐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的疼痛改善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JOA)。结果 两组干预2周的VA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2周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ROM及JOA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改良中药竹罐可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基础上加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肩周炎治疗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沙袋湿热敷治疗及护理对肩周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沙袋湿热敷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和卡氏评分(KPS)]。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V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ADL、GQLI、KP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沙袋湿热敷治疗及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针灸、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波疗法。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RO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肩ROM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支持及配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结果:治疗30d后,2组患者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明显(均P〈0.05);VAS评分,2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达做完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6%、96.9%与22.6%、77.4%,P〈0.05)。结论: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配合康复治疗能显著加快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络辨证针刺联合八段锦治疗肩周炎患者肩活动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5例,针刺组采用经络辨证取穴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配合八段锦功法锻炼,共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主动活动度(ROM)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而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前屈、外展、内旋、外旋和内收5个方向的活动度均大于针刺组(P<0.05),在后伸方向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联合组患者的愈显(治愈+显效)率分别为51.43%和85.71%,联合组明显高于针刺组(P<0.001);针刺组和联合组的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而联合组在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护理学报》2021,28(12)
目的探索阶段性抗阻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活动度、Ashworth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90例,对其随机进行单双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抗组训练,对比2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Ashworth评分、生活自理、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均较干预前增大(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Ashworth评分均显著下降,生活自理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抗阻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可增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痉挛状态,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联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3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龙虎交战针法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ADL评分以及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联合艾灸治疗肩周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粘连型肩周炎患者60例,均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40 min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包括中药熏蒸、点穴和刮痧。疗程前后采用疗效评定、疼痛评分和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缓解肩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丽英 《妇幼护理》2023,3(14):3428-3429
目的 分析臂丛麻醉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中围术期细节护理的价。方法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 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患者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组实施围术期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 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臂丛麻醉结合推拿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实施围术期细节护理,能够增强依从性,减轻疼痛程度, 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松解术、中药熏洗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松解术(每天治疗2次)及中药熏洗治疗(每天治疗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玻璃酸钠肘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ROM),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肘关节ROM、Mayo评分(除对照组Mayo稳定性评分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肘关节ROM[(102.9±10.0)°]、Mayo疼痛评分[(40.1±7.1)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21.1±3.8)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松解术、中药熏洗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技术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Bankart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Bankart损伤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技术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6周、12周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周、6周、12周,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随着时点增加,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6周、12周,两组UCLA评分高于术前,随着时点增加,两组UCLA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技术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Bankart损伤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其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痹汤联合消痛贴膏对肩周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2月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的68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痛贴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肩痹汤,2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通过门诊随访调查入组患者,观察肩关节系统评分(UCLA)、VAS评分评价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均有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治疗前对照组对于治疗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痹汤联合消痛贴膏治疗肩周炎(风寒阻络型)效果较单独使用消痛贴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体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理疗、手法按摩及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周采用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目测类比法(VAS)、和关节活动度(ROM)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和RO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治疗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和ROM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肩凝汤加减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法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张建华教授的肩凝汤加减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法,对照组采用肩关节功能锻炼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病人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凝汤加减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术,对照组仅用手术,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1 VAS疼痛评分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优于对照组;2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显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3 HSS膝关节综合评分显示,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6.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术配合超短波、电磁场、关节松动术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40例经临床确诊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患肩超短波治疗、电磁治疗、关节松动术、功能锻炼等物理疗法治疗)与对照组(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疗法),每组患者120例,评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活动范围。 结果2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评分及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后配合其它物理疗法,可明显提高肩周炎患者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对照组用肩周封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肩周封闭组(P<0.05),而且治疗组在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等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对改善症状、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RSWT)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6例取痛点处或以肱二头肌长头腱为中心,采用RSWT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15例肩部痛点给予微波治疗,每日1次,2组均配合关节松动术,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和28d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肩关节前屈活动度(ROM)及Constant-Murley评分(CMS)评定肩关节疼痛度及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肩关节ROM及CMS评分在治疗7及14d时均明显上升(均P〈0.05),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28d时2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WT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能较快改善肩周炎肩关节ROM,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