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一例由于介入治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例,从而揭示介入治疗时合理降低剂量,进行放射防护的重要性。方法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受照射史及病理资料。结果 诊断为"放射性皮炎"是由于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安放冠状动脉支架受到大剂量照射导致皮肤损伤而产生的。结论 介入放射诊疗手术中应切实做好放射防护,尽量降低产生放射性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在1例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探讨我国放射性职业病诊断的思路。方法 对该案例在诊断鉴定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结论的依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 该案例最终被鉴定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 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思路有向以疾病为中心,由其特殊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结合职业受照史进行诊断,得出结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调强放疗中胸壁未放置补偿膜的复发率,探讨补偿膜放置的必要性。方法 以2013年 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调强放疗病例为研究对象,术后放疗全程胸壁未放置补偿膜,分析放疗后胸壁复发率。结果 住院记录、门诊记录、本市居民健康系统、电话等方式随访至2021年6月31日,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48.9个月。放疗后出现胸壁复发为3例,其中1例单纯胸壁复发、2例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胸壁复发率为1.4%。3例出现胸壁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TNM分期为N3、HER2阳性,1例患者为三阴性,3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时均伴有远处转移。218例患者中,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肤反应,3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肤反应,未出现Ⅲ度或Ⅳ度放射性皮肤反应;218例病例胸壁皮肤均未出现Ⅲ/Ⅳ度急性放射性损伤。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在系统的全身治疗情况下,如果治疗前肿瘤没有侵犯皮肤,胸壁放疗时可考虑不放置补偿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保留灌肠预防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单纯放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体外照射+腔内治疗),联合组在放疗期间给予每周三次酪酸梭菌保留灌肠,睡前执行,单放组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联合组I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30,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2/30,无Ⅲ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单放组I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6/30,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8/30,Ⅲ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结论 酪酸梭菌保留灌肠是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10省市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放射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各种放射性疾病特点,对每一种放射性疾病制定出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将我国10省市所有已确诊的放射性疾病病例进行归纳汇总分析。结果 放射性疾病中居前3位的是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和放射性皮肤损伤;上世纪60年代诊断的病例最多;工种近80%是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结论 要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剂量监测,以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电离辐射的认知水平及对日常涉及的放射性事件的态度。方法 采取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市几所高校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和有放射物理学知识背景的学生对电离辐射有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对日常可能接触的放射性事件有正确的态度。其他专业和文科学生对电离辐射认识不够充分。结论 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电离辐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不同剂量X射线诱发BALB/c小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进行研究,为建立基础医学中动物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剂量均一、安全性高的Rs2000系列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以40、50、60 Gy照射BALB/c小鼠下肢,对皮肤创面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其评分,在辐照后32天取不同剂量组小鼠损伤皮肤作HE染色,比较损伤皮肤病理学变化。结果 BALB/c小鼠易感辐射,其皮肤损伤症状在照射后10天左右出现,50、60 Gy两组小鼠在32天后皮肤不再恶化,而低剂量组病程仍在发展。结论 BALB/c适合做放射损伤模型,且40 Gy更容易获得较佳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河南某油田测井公司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与受照剂量的关系,预防放射性职业病的发生。方法 对2006~2008年400多名从事放射性测井的工作人员按照《放射性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油田测井公司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混浊与外周血象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电离辐射对油田放射测井工作人员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遗传系统的生物效应。方法 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 放射性从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省级和县级、市级和县级放射性工作单位的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细胞微核率逐年下降。结论 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性从业人员健康在细胞遗传学上有一定的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将173例需要放射治疗的病人分为2个组:实验组79例,在每次放射治疗前半小时放疗区皮肤涂抹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94例做空白对照组,由厂家提供不含任何药物成分的防护剂基质作为对比剂,使用方式同实验组。结果 皮肤反应发生率:轻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87.3%,对照组为61.7%。重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5.1%,对照组为37.2%,出现于照射50Gy以前实验组为44.3%,对照组79.8%。结论 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皮肤的射线耐受量,对病人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胡萝卜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RTOM)的防治作用。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11月将40例初治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放射治疗前半小时、放射治疗后半小时、睡前1小时口含胡萝卜冰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出现时间及具体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I、Ⅱ、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4、6、0、0例和8、8、3、1例,实验组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5)。结论 胡萝卜冰块对放射性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秦山核电站运行11 a后是否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影响。方法 通过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取得核电站周围20 km范围内环境及其样品的放射性水平;通过回顾性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取得核电站周围20 km范围内居民健康状况资料。结果 秦山核电站运行11 a后,当地环境及其主要食品样品中的放射性水平属正常本底,居民受天然电离辐射外照射所致剂量为1.15 mSv,经由膳食摄入90Sr、137Cs所致居民全身年有效剂量为0.75 μSv;运行前后该地区人口前五位死因均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在死因顺位上略有差异。结论 秦山核电站运行11 a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未对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和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20例急性及亚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应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VitB12混合液组和比亚芬组。对照组放疗期间常规护理;VitB12混合液组放疗期间使用VitB12、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混合液;比亚芬组放疗期间使用比亚芬。结果 VitB12混合液组和比亚芬组的2级、3级和4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防性护理能有效的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了解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微核阳性检出率和染色体畸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和4%,在各工龄组中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象在各工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晶体浑浊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使用新旧两版标准对电离辐射致眼晶体剂量估算的不同。方法 分别依据新旧两版标准估算一例白内障患者的眼晶体剂量并对估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依据新旧两种标准进行估算的结果分别为1.1、2.0 Gy,均达到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的眼晶体剂量阈值,旧标准估算的剂量结果高于新标准。结论 新版标准完善了电离辐射所致眼晶体剂量的估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富氢水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富氢水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至放疗结束。在放疗第2、4、6周评价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吞咽功能及口腔黏膜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第4、6周对口腔粘膜放射损伤较对照组减轻(P<0.05)。对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对口腔黏膜疼痛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氢水可以改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骨骺损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由于误诊、漏诊而造成的外伤后畸形。方法 对62例新鲜及陈旧性骨骺损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包扩损伤机制、损伤类型。结果 62例中,I型损伤15例,Ⅱ型损伤20例,Ⅲ型损伤9例,IV型损伤5例,V型损伤2例,骨骺挫伤10例,损伤1年后出现畸形拍片1例。结论 影像学综合分析可给临床以清晰准确的影像信息,并可评估预后以及治疗后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对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 0年来诊治的 18例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者的临床特点 ;依据WS/T 188-1999X、γ射线和中子所致皮肤损伤的剂量估算规范对其局部损伤进行了剂量估算。结果  1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3 8~ 76岁 ,放射作业工龄 6~ 46a ,其中放射科医生 2人 ,骨科医生 16人 ,从接触射线到出现皮肤损伤的时间在 5~ 2 0a ,平均 14 3a。 18例中Ⅰ度损伤 1例 ,Ⅱ度损伤 5例 ,Ⅲ度损伤12例 ,Ⅲ度损伤者中有 3例发展为放射性皮肤癌。估算局部受照剂量 :Ⅱ度损伤者局部受照剂量为 64~ 83Gy ,Ⅲ度损伤者局部受照剂量为 10 3~ 2 0 4Gy。结论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有一定的潜伏期 ,损伤愈重 ,潜伏期愈短 ,并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慢性溃疡在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320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1 32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中,神经衰弱征候群发生率为22.9%,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9%;异常血象检出率为11.2%,放射工龄<5 a和>30 a的较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分别为14.6%和10.1%,均高于对照人群(P <0.01或P <0.05)。结论 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已受到一定的辐射影响,应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改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定气溶胶中总α放射性测量实验中的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分析计算公式中的有关参数分析测量实验中的不确定度。结果 了解到该分析实验中由测量仪器带来的不确定度为8.11%,仪器探测效率带来的不确定度为6.5%。结论 气溶胶中总α放射性主要受到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及仪器探测效率等2个方面的不确定度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